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人格和气质

来源: 皇隆制药/huanglongzhiyao

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稻盛和夫


01

早年有一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我也不止一次听到朋友说:“我先做着这份工作,等过几年,我积累了一定的资源,我就潇洒潇洒,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人们这样说的时候,颇像一个男人满脸嫌弃地提到自己的糟糠之妻的语气。当下的工作,往往被当作用来走向未来的垫脚石,想起来的时候总有那么多不情不愿勉为其难。


我们的内心,对它是多么不忠啊。


在这个鼓吹天才的时代,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够聪明,却愿意以一副不踏实不勤奋不忠诚的态度来为自己的失败开脱。


好像只要换一个地方,换一份工作,换一种生活,我们就会过得比现在好很多。


我们极力地让人相信:“工作不出色,不是我的错,而是我眼前的工作压根配不上我。”


这种态度从何而来呢?


大约是起源于小学老师说“你孩子不笨,就是不用功读书”,然后做家长的听了心里很舒服吧。


一个“不笨”的孩子,带着他沾沾自喜的小聪明,一路轻浮到底,最终一事无成。


这是很多人的人生写照。


02

在美国,有一个女孩19岁就被魅力杂志评选为“全美十大最佳着装大学生”,她叫玛莎 · 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


出身于贫民窟的玛莎10岁就做保姆补贴家用,直到15岁因相貌出众成为时装模特,19岁出现在香奈儿的舞台上。


玛莎因其优雅精致,一度成为美国高端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可谁也没有想到,因为股票经济纠纷,这位绝世美女竟然锒铛入狱,人生直转急下。


在女子监狱服刑的玛莎被分配打扫卫生,这听起来和她从前的工作有天壤之别,简直是直接从云彩上掉下来。


然而玛莎对这份工作毫不懈怠,她拿出做明星的劲头做了一名清洁工。在监狱里,无论原来怎样脏乱差的地方,只要经她清理都会变得一尘不染。


她清理的,不仅是地板,还有自己的心。


当她出狱的时候,人们看到,玛莎的腰杆依然笔直,笑容依然灿烂。这是一个忠于工作的人应有的坦然。


03

工作是一种修行。


这是日本韬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观点。


他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无独有偶,日本实业家铃木正三说:“工作坊就是道场。”基于对禅宗智慧的深刻体会,他希望人们能够吸取禅宗的智慧,把劳动看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需求,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心性,借助劳动来证悟自身的价值,并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他们所说的,都是一种在日本倍受推崇的“工匠精神”。


乍听“工匠”一词,有人觉得它专指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人对工作执着,忠诚,精益求精的精神。


其实这种精神,我们不必去向日本学习。翻一翻文史书,我们会看到屠夫庖丁怎样游刃有余地杀牛,驼背老人怎样那些竹竿告诉孔子粘捕知了的诀窍,也会看到卖油翁怎样地让油从钱眼里穿过而不溅出一滴。


原来,早在瑞士手表和日本马桶之前,中国是“工匠精神”的时候发源地。


曾经,对于工匠精神,我们也是津津乐道的。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尊重你手中的工作,并把它做到极致。


04

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平凡的你将变得不平凡。


一个人最悲哀的事情是:他能够做好的事情,他却不愿做。

人之所以会被人尊重源于两种东西:梦想和素养。梦想的现实存在,其实就是你每天要做的事情,而素养决定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敬业、诚信这些道理谁都明白,知不等于行。所以“知易行难”。

人的一生可以是平平淡淡,但绝对不能糊弄自己,作贱自己。

可能,你最好的事业就是你当下在做的事,只是,你没有用心和珍惜。

一个人对他所选择的事业,爱就要爱得深,干就要干得好!

我深深的尊重每一个全情投入工作的人,其实,工作并没有好坏、贵贱之分。不为任何人,自己就是最大的理由,不苟且、不应付、不模糊,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当做与世界对接的接口。这样,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我们与其抱怨生活,不如试着全神贯注于一件事,然后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锻炼自己的灵魂,进而培养具有深度的人格。


工作是一种修行。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会实实在在影响你的人格和气质。


长久地做下来,没有一份工作不是枯燥的。然而,有些人退了休还抱怨不止,一脸的疲惫不堪,而另一些则表现得精神十足,意犹未尽。这是因为他们在同样的工作中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不要总打算用业余时间发展兴趣,休闲娱乐,不要把工作当成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把眼前的小事做好,是对自己,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