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露彩朝遇冷,始惊三伏尽

来源: 生物谷药业/YN-biovalley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秋季开始的划分有几种:

二十四节气中以“四立”中的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天文学上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把“秋分”作为秋季的开始;

气候统计上,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的开始;

日平均气温上,把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在≤22℃~≥10℃时,首日作为秋季开始的日期。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昼夜温差,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立秋节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在汉代,“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啃秋
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瓜棚里、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为肺“补水”
立秋以后,天地的阴气逐渐增长,阳气则收敛。大多数地区天气仍较炎热,降雨量相对减少,这种燥热会伤害肺部的阴液,因此润肺、除秋燥成为养生的重点。
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平,能清肺、生津、止渴,可用于治疗肺热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病症。
枇杷中含有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等,都有增加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均有作用;其中的膳食纤维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枇杷核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镇咳祛痰。
增酸疏肝
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
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用,对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食入过量盐分时,可吃苹果来帮助排除,所以吃苹果或饮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泻。


刷牙对心血管也有影响?
立秋后,天气将逐渐趋向凉爽,在夏秋之交,更要注重养生,尤其是慢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状况的人群,除日常起居应有所注意外,口腔卫生也不容忽视。
若口腔清洁做得不好,牙周炎、牙根炎等口腔内炎症会造成一些厌氧菌的生长,形成身体的慢性炎症反应,炎症通过血液对血管造成威胁,严重的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成为冠心病等疾病的诱发因素。
预防牙病这样做:
漱口不能除去牙菌斑,所以饭后和睡前应认真刷牙。
选择牙刷头略小的牙刷,牙刷毛硬度适中,采用竖刷法,绝对避免拉锯式的横刷方法。
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坚持2-3分钟,注意牙齿的各个牙面均应刷到。
尽量用棉、麻、丝、尼龙等材质制成的牙线代替牙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