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必学:茯苓

来源: 北京同仁堂西宁药店/bjtrtxnyd2014

清朝时慈禧患病,御医们都治不好,后得北京香山法海寺老和尚医治,老方丈来了以后给慈禧开了一个简单的方子,就是茯苓夹饼。当时众人皆不解,但当慈禧吃了茯苓夹饼以后,没几天身体就觉得轻松了。于是御厨们就开始在清宫里做茯苓夹饼了。帝之所喜必为民之所好,到民间后就成为了北京的一个特色小吃。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大家去北京各大超市一定可以买到零称的茯苓饼。


唐宋时代,人们服食茯苓相沿成风,宋人黄庭坚有诗为:“汤泛水瓷一生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唐《道藏》载有:“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之人参、百二十年之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为中华九大仙草。”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形如甘薯,皮肤黑心里白的茯苓。


千年古松,下有茯苓。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故谓之伏灵、伏神也。在古代“茯”字可以没有上面的草字头,直接写作潜伏的“伏”,“苓”写作灵气的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古人认为松有坚贞劲直之灵,松树死亡后松的灵气就伏结于根部,茯苓寄生在腐烂了的松树根上所以称为伏灵。有的松树根从茯苓的中心穿过,这样的茯苓就叫做抱木而生,中心包有树根的部分被称作“茯神”。盖阴之精气为灵,阳之精气为神尔。

 

茯苓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载说:“茯苓味甘平,主胸邪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名医别录》云:“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八月采,阴干。”《新修本草》云:“今太山亦有茯苓,白实而块小,而不复采用。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者。”《本草图经》有:“今泰、华、嵩山皆有之。出大松下,附根而生,无苗、叶、花、实,作块如拳在土底,大者数斤,皮黑,肉有赤、白二种。”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今之茯苓即是古之茯苓。


药材茯苓系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为兼性寄生菌,生长在野生在海拔600-1000m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上的马尾松、黄山松、赤松、云南松、黑松等树种的根际,其孢子22-28℃萌发,菌丝18-35℃生长,于25-30℃生长迅速,子实体18-26℃分化生长并能产生孢子。茯苓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生长最快,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产地采收多是在7到9月采挖,在茯苓外皮呈黄褐色时采挖,如色黄白则未成熟,如发黑则已过熟。择晴天采挖去泥沙,堆集在室内分层排好,底层及面上各加一层稻草使之自行发汗,每隔三天翻动一次。待茯苓皮起皱时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亦可削去外皮即是药店里销售的黑乎乎的茯苓皮,或将鲜茯苓去皮后切片称为“茯苓片”;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称为“茯苓块”;切片中间抱有松根者,称为“茯神”;去皮后靠近外皮显淡红色部分为“赤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为“白茯苓”。传统认为,赤茯苓偏于清热利湿;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茯神木则有平肝熄风、安神之功。

 

茯苓,味甘性平,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大阳,足太阴、阳明经,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其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于烦渴亦解。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茯苓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间痰气。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配伍得当皆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药有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面并没有淡,其实是淡归到甘里了,淡乃甘之余味,茯苓这味药实际上就是没有味道的也就是所谓的“淡”,由于这种甘淡并提的传统,也就是把淡也归到了五味之中,大家都知道淡能渗能利,可是同样是利水化湿,渗和利天壤之别也,渗在于缓,利在于急,渗是把分散的湿邪集中起来再排除,利是直接把水湿排除,但总体来说能渗能利就是西方医学的利尿作用,而茯苓是利水渗湿要药,盖因茯苓有显著利水渗湿作用,加上本身药性平和无伤正气,水湿病证之寒热无选择性,真假寒热皆可应用,且虚实皆宜,兼可健脾扶正,所以茯苓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上上之药也

 

我国历代道家大师都对茯苓情有独钟。《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道教医家陶弘景辞官归隐后,梁武帝每天赐他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供他服食,可见当时已把茯苓看作了珍贵之神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是制作茯苓饼的行家,他在著作《东坡杂记》里详细记述了茯苓饼的制作方法和服食的好处,苏东坡一生坎坷,到六十岁时还能保持很好的记忆力和强健的体魄应该和他常年服食茯苓饼有着必然的联系。清代茯苓更是养生要药,在慈禧太后养生补益药中茯苓是使用最高的一味,而且她常让御膳房做茯苓饼赏赐大臣。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三苏之中的苏辙,苏辙不但在文坛上享有盛名,而且在用中药养生方面也颇有造诣。皆因其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治肺则病脾,治脾则病肺,服药而不愈。苏辙32岁时学习气功,频食茯苓一年疾竟愈。故其言有茯苓乃补肾脾之养生珍品,可解急难于俄顷,破奇邪于邂逅,松脂流入地为茯苓,茯苓千岁,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倘久服则能安魂魄而定志,颜如处子,神止气定,浮游自得,然后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乎无穷。

 

《世补斋医术》: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水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侵入我们体内长时间停留的风湿,还有一种是短时间停留的,如暑湿感冒。内湿是中医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现代人很多都是内湿体质,内湿产生的原因跟大家现在的生活密切相关。首先是现代人运动少。脾的功能弱化以后水湿就容易留在体内。第二个原因是现代人吃寒凉的东西特别多,容易伤到脾胃阳气,冷饮会直接中伤脾阳,因而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脾胃是人体的水利枢纽,脾胃一弱整个水利系统也就运行不畅通了。第三个原因是饮食过于甘腻,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会导致脾脏运化不及时,水湿凝结成痰。同时食物吃进去代谢不出去也会变成痰,恶性循环下我们的脾胃就变得越来越虚弱。

 

水湿重的人舌体一般都是胖大的,而且舌头边上有齿痕(大多数齿痕是因为舌体胖大被牙齿长期挤压而形成的),舌苔厚腻,脸上有黑斑,而且黑斑一般都分布在嘴唇周围,因为嘴唇周围是脾的反射区域。水湿重会遏制脾胃阳气,所以人就会感觉酸软,无力,不愿意动弹。体内有水湿的人还会有胸满痞闷、小便不利的症状。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一个张仲景在《伤寒论》的一个祛湿方叫五苓散。处方为猪苓(去皮)10克,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去皮)7克。加工成粉一天服用三次共9克。五苓散的功效是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水湿内停、痰饮等病症。五苓散中主要的药物就是茯苓,然后配上猪苓、桂枝,再配上白术和泽泻。猪苓茯苓祛水湿;桂枝温阳气,振奋体内阳气。五苓散虽只五味药且药量不大,但是效果却是非常好的。

 

现代中医名家岳美中认为头发脱落跟体内水湿有关。如果阳气控制不住水湿,水湿就会上泛,气血本为滋养头发,但水湿上泛以后气血就不能上行于头滋养头发了,头发失其养就会脱落。岳老师创制了一味茯苓饮,就是把茯苓研成粉末,每次用6克冲水服。每每患者吃两个月以后头发就会开始生长。水湿脱发可用一味茯苓饮来治疗。

 

茯神是茯苓抱着松树根的部分,有安神之作用,治疗失眠、惊悸、心神不安等症状。治疗失眠时可以用10克茯神泡水,加入10克酸枣仁粉冲服,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现在药理证实茯苓能降血糖,患者可以在馒头中用茯苓粉部分代替粗粮,500克粗粮中加90克茯苓粉和在一起,蒸做馒头,这样蒸出的茯苓馒头一来有茯苓药效,二来减少主食摄入。热量低了兼顾到了血糖问题。亦可煮粥,《遵生八笺》中有白茯苓粥的制法:“茯苓为末,净一两,粳米二合,先将米粥煮熟,下茯苓末同煮起食”。

 

现在七白散药店比较热销。其是由白芷、白蔹、白术、白茯苓、白芨、白蒺藜和白僵蚕七味中草药制成,有祛斑、美容、养颜之功效,但是七白散不适宜频繁使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肌肤不耐高密度物质频繁使用,这样反而会带走皮肤水分,令美白效果大打折扣。

 

茯苓有一种特殊的炮制方法叫做“朱砂拌茯苓”,即把朱砂研成很细的粉末,把它染在茯苓的表面,现在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炮制方法。朱砂是非水溶性的药物,不入汤剂,但朱茯苓最终是要入汤剂的,在汤剂中朱砂不可能发挥作用因为其不能溶于水。另外朱砂较重在汤剂中会很快脱落,因其密度大会很快沉在药锅底部,而药锅底部温度最高,朱砂会分解变成二氧化硫和汞,这样会有中毒危险。

 

野生茯苓通常在海拔500米以上,生长在地下20厘米左右的腐朽的松树根或松树段上。由于野生资源的日渐枯竭,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靖州茯苓人工栽培,这是全国最早开始运用茯苓人工栽培技术发展茯苓产业的县市之一。目前靖州是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2011年“靖州茯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州被誉为“中国茯苓之乡”。


茯苓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和菌核形成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松木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繁殖大量的营养菌丝,当菌丝越积越多时就成菌核,到形成菌核阶段时栽培上称为结苓阶段。人工培育茯苓目前常用有栽培方法为窖栽法,首先应培养纯茯苓菌种,然后再选地挖窖。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向阳坡地及未种过任何作物的生荒地、林地,冬季将窖挖好,窖长80厘米,宽45厘米,深30厘米,窖与窖的间距为30厘米,开好排水沟。以松木为栽培料,在农历12月份砍下松树,去树杈削去形成层的外皮,露出木质部,削皮留筋,锯成60到80厘米长的木段,堆码后干燥,约40天后,无松脂分泌,木心干燥后即可接种,这种方法存在以下弊端:需要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上未开垦过的新鲜山地,开挖窖穴,每窖需要损耗10到15年生长期的松树段木1米,成本较高,影响生态环境加快山地水土流失,所以在2004年起一种直接在砍伐过的废弃松树蔸上种植茯苓的办法逐渐流行起来,完全不用浪费林木资源了,茯苓生长过程中,会充分吸收松木蔸的营养成分,加速树蔸的腐烂速度。一般情况下,采伐后松木蔸要三四年才会腐烂,而种植茯苓后只要一年就全部腐烂,腐烂物质化解为营养成分,促进林地的良性循环。但存在操作工艺过于复杂、结苓地点不稳定等问题。

 

《滇海虞衡志》: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曰云苓。先入林,不知何处有茯苓也。用铁条斸之,斸之而得,乃掘而出。往往有一枚重二、三十斤者,亦不之异,惟以轻重为准。已变尽者为茯苓,变而有木心存者为茯神。往时林密茯苓多,常得大茯苓,近来林稀茯苓少,间或得大者,不过重三、四斤至七、八斤,未有重至二、三十斤者。自安庆茯苓行,而云苓愈少,贵不可言。李时珍、汪讱庵之书,尚不言云苓。云苓之重当在康熙时。《伪药条辨》:茯苓当取整个切片,照之微有筋膜者真,切之其片自卷,以洁白为上。

 

个苓:呈不规则圆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以体坚实皮细,断面白色无杂质、霉变者佳。体轻泡皮粗质松者较次。茯苓有大如斗坚如石者,绝胜。


白苓片: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薄片。白色或灰白色,质细,厚度1厘米左右,成品长宽不得小于3cm。茯苓片对着光看,可见云彩花纹,又称冰纹。其中较大较整齐的称为天字片。


白苓块: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扁平方块。白色或灰白色。厚度0.4~0.6cm,成品长宽多为4~5cm。


赤苓块:赤黄色。赤苓一般加工成赤苓块。


茯神块:含有松木心。现今茯神其实已经是徒有其表难副其实,市场上大多数的茯神不是抱木而生,而是一树根穿身而过,真品松根不易脱落,即是脱落松木上也粘有茯苓残留,或者是松根皮粘在了茯苓里。松根若是新鲜的必假无疑,松根腐烂不一为真。还有就是劣品了,有是有松根,但是四周茯苓切得甚大,就像一个豆子掉在了一张大饼上,这样茯苓就卖出了茯神的价格。


骰方:又称方苓,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立方形的块。白色质坚实,长、宽、厚在1cm以内,以均匀整齐者佳。市场上此类货一般间有不规则碎块,多为过筛后再次平均加入。骰方多为机器加工,其效率高而且均匀统一。


茯神木:为茯苓中间生长的松木,多为弯曲不直的松根,似朽木状。色泽不匀质松体轻。

 

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

 

后记

《医学衷中参西录》:友人竹芷熙曰:“嵊县地固多山,有葛溪口,嵊东山名也。本层峦迭嶂,峰回水绕之所,吴氏聚族而居,约四五十家,以种苓为业,其种苓之法,秘而不宣,虽亲戚不告焉。新嵊药肆间,茯苓皆出于是。春间吴氏之媳病,盖产后月余,壮热口渴不引饮,汗出不止,心悸不寐,延余往治,病人面现红色,脉有滑象,急用甘草、麦冬、竹叶、柏子仁、浮小麦、大枣煎饮不效;继用酸枣仁汤,减川芎加浮小麦大枣,亦不效;又用归脾汤加龙骨、牡蛎、萸肉则仍然如故。当此之时,余束手无策,忽一人进而言曰:‘何不用补药以缓之’,余思此无稽之谈,所云补药者,心无见识也,姑漫应之。时已届晚寝之时,至次日早起,其翁奔告曰:‘予媳之病昨夜用补药医痊矣。’余将信将疑,不识补药究系何物,乃翁持渣来见,钵中有茯苓四五两。噫,茯苓焉,胡为云补药哉?余半晌不能言。危坐思之,凡病有一线生机,皆可医治。茯苓固治心悸之要药,亦治汗出之主药。仲景治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可知心悸者汗出过多,心液内涸,肾水上救入心则悸,余药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镇之。是证心悸不寐,其不寐由心悸而来,即心悸亦从汗出而来,其壮热口渴不引饮,脉滑,皆有水气之象,今幸遇种苓家,否则汗出不止,终当亡阳,水气凌心,必当灭火,是谁之过欤?余引咎而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