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科的未来,逃不掉这个话题

来源: 建东医药/jiandongyiyao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医疗个体化、精确化的时代,放射治疗科医生也要跟上这样的步伐。




“可以肯定的说,放射治疗是更强调精准医学理念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王平院长不知多少次触碰这个话题,作为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领军者,他必须站在高领地,前瞻、引领和不断传达这样的观点。




放疗,靠经验靠文献积累怎么行!


医疗个体化、精确化的时代,放射治疗科医生也要跟上这样的步伐。


“因为射线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能杀死肿瘤细胞,用不好,带来的就是副作用。”


放射治疗学领域,医生除了明确肿瘤组织位置、大小、范围以及和正常组织的关系,还必须去了解肿瘤生物学行为,从这个角度探索与把握肿瘤对射线的敏感度、反应性,以及周围组织耐受剂量等。这是从宏观向微观角度的延展和深入。


“过去,放射治疗科医生根据自己或同行的经验,通过国内外期刊杂志、书籍获得专业知识,或根据试验数据指导治疗,得到的只是经验的积累。但从生物学角度讲,哪些患者选用哪种射线、多少能量的射线最合适、用怎样的分割方式等是要在精准治疗时代解决的。这样的精准,除了勾画肿瘤靶区、照射范围,还要真正明确用哪种射线最佳、每日的放疗次数、一次射线的剂量,并保证准确实施计划、随时关注患者变化。


数据库让放疗越来越科学


怎样实现精准?


建立大数据中心成为发展精准医疗的强大助推器和战略性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库会让医疗、让放疗越来越科学和准确,越来越接近人类生命规律。


王平院长说,以后患者除了做现有的临床检查,还会做生物数据分析包括突变基因、重排基因的检测等,所以同样疾病会有不同的基因分型,各基因分型需要怎样的治疗或放疗、反应性如何等都会明确,这是医学的趋势,也是肿瘤放射学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在2016年,天津市肿瘤医院已建立了我国首个肿瘤精准医学大数据中心,开始对肿瘤医疗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规范的收集、分析、利用,他们希望最终建立包含生物样本库、组学数据、临床数据、随访数据、知识库、文献库在内的“肿瘤精准医疗联盟网络”。


“未来,当输入患者临床和生物学信息后,如果他和过去某一类患者的信息是契合的,并能查询到这类患者通过哪些手段得到最有效的治疗,我们也会将这种治疗用于他,这是大数据以后的应用模式。”


不论放疗还是肿瘤治疗的其他方式,在“精准”加“大数据”洗礼后,经验性、千篇一律的治疗模式或许会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肿瘤治疗方式。


采访中,王平院长也推荐了他们医院为推动学术发展而举办的会议--“第二届肿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作为大会主席,他希望参与医生能享受最前沿的肿瘤知识盛宴,收获该领域的最新理念和进展。


注:“第二届肿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将于8月19-21日在天津召开,大会由天津市肿瘤医院主办,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韩国癌症中心医院、美国墨菲特癌症中心、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美国路德维得癌症研究所韦伯斯特·卡维尼等多位全球最顶级肿瘤学专家将分别就肿瘤预防、发生发展机制、放射治疗与分子影像、免疫治疗、外科治疗、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治疗等多个当下热点话题进行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