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故事|“辛勤园丁”讲述两代东药情

来源: 东北制药/nepharm

当年的学生来信,师生毕业及聚会时的合影,关门山的红叶,刊登过自己写的诗歌和学生多篇随笔文章的10余份《东药报》,技校赠送的《教师手册》《简明历史辞典》,视为珍宝一样保存着……在第32个教师节之时,笔者和当年的东药教育中心李桂华老师开心交流,感受到了浓浓的东药情谊。


李桂华(图中左4)和其他老师在教育中心校园留影

“在东北制药70年的创新发展中,离不开东药人的拼搏奉献,有很多的‘东药之家’。我们家就是其中一个。”李桂华回忆起在东药的职业生涯,包括其子姜君的工作表现,还有姐夫王宝林的非凡经历,构成了独有的两代人的东药记忆。故事缓缓展开,温情弥漫开来。

“执着在教育事业中是一生的宝贵财富”

今年73岁的李桂华,1964年参加工作,1969年成为一位“园丁”。李桂华于1983年12月来到沈阳,开始在刚刚成立的东药职工政治学校(以下简称政校)工作,继续她的教育事业。当时,东药为贯彻执行《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纲要》,不断提高职工政治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成立了政校,时任党委副书记 述勤兼任校长,孙靖武为支部书记,李景玟为副校长。主要通过讲课、听录音、看录像开展教学。“当时,厂办学校很有吸引力,在这上班挺令人羡慕的。在政校工作的3年时间里,开展了对全厂广大青工的政治轮训。曾用周总理编的‘中国政区歌’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为实现‘使学员增长知识,提高觉悟,转变思想’的政校办学宗旨而不懈努力。”李桂华回忆道。

“1987年,我来到位于张士村的东药教育中心,先后担任东药职工大学哲学教师,职工中专和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师。”工作期间,李桂华敬业爱岗,教案全部手写,工整度全校有名,经常被选上公开课……留下了太多难忘记忆。东药职工教育工作受到国家医药局、省市主管部门的赞誉,多次被评为“职工教育先进单位”。1996年,李桂华破格晋升为“高级讲师”。她的课学生爱听,她也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同学们给我买了一面美容镜,使用20多年了,还是舍不得扔掉。” 

“300立方米大罐擎起万吨VC发展之基”

“我姐姐曾在东药家属大队工作。姐夫王宝林1957年参加工作,是大学毕业生,高级工程师。先后担任过设计科副科长、教育中心副主任、培训处处长等职务。” 

在东药万吨VC项目中,为了保守技术秘密,生产工艺中的发酵罐自行设计,并拟一步发酵罐由原100m3到300m3,这样减少设备台数,从而减少建筑面积、简化操作。“王宝林主动请缨承担了这项设计任务,前后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包括一本《设计计算书》,和大小不等十几张图纸在内的一步发酵罐设计,终于在1993年3月如期完成。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共加工制造10台。经安装、试车、投产验证,发酵罐完全符合工艺要求,达到预期效果,并节省了百余万元的投资,因而受到嘉奖,厂报专访撰文赞誉,一时间名传全厂。“1993年末,姐夫超龄自愿退休后,工厂继续聘用,先后参与万吨VC、污水处理、山梨醇扩产等工程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生产骨干奋发进取 走在复兴路上”

“1993年,我儿子姜君考上了东药技校,3年后参加工作,开始和维生素C打交道,备料、接醇、包装、溶解、班长……一直在生产第一线岗位。后来他娶个媳妇儿是原料检验中心的。姜君现在是207分公司五工段的一名调度员。”姜君,今年40岁,是李桂华夫妇的独子,他敬业、勤奋、踏实的作风,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几年前,在一次清场过程中,一名年轻员工在下罐作业时遭遇有害气体的熏呛,情况十分危急!正在值班的他积极配合领导,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儿子常和我交流,感知他对东药的一份深厚情意,他愿意为东药的复兴发展尽智尽力!很多时候我也受到了他的感染。”

“东药,我想对您说,‘为国制药’功劳多;良心入药七十载,科技领先称楷模。东药,我想对您说,创新、环保再开拓;为民健康创品牌,覆盖全球结硕果。”临别时,李桂华老师用一首诗表达了一位老东药人对企业最真心的祝福!








关爱身体健康,关注东北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