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排泄代谢产物和药物的主要器官,容易受到损害,药物毒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和血管炎等。药物所致的肾毒性可为一过性,也可为永久性损伤。可导致肾毒性的常见药物有某些抗菌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麻醉药、碘化物造影剂、碳酸锂、氨苯蝶啶等。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能损害肾脏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生素及其它化学治疗药物:两性霉素B、庆大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磺胺等。
2、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消炎痛、布洛芬、复方阿斯匹林(APC)等。
3、肿瘤化疗药:顺铂、氨甲蝶呤、5-氟尿嘧啶等。
4、抗癫痛药:三甲双酮、苯妥因钠等。
5、麻醉剂:乙醚、甲氧氟烷等。
6、金属及络合剂:青霉胺、依他酸盐等。
7、各种血管造影剂。
8、其它:环抱霉素A、别嘌呤醇、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9、马兜铃类中草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等),也可引起多种肾损害,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马兜铃类药物还可引起肾盂、输尿管或膀胱恶性肿瘤。
因此,临床要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防止滥用或用药种类过多;尽量选择疗效好、肾毒作用小的药物;对具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与方法、剂量、疗程。对有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者,要及早发现,及时停用肾毒性药物,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由于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较高,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不易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建议在定期体检的时候留取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尿检异常,尽早在肾内科专科就诊。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