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从何而来

来源: 制药工艺论坛/ZYGYLT

广而告之:第二届制药工艺论坛定于10月21-22日召开,敬请期待!


【摘要】由结晶过程中的conglomerate概念和大爆炸(Big Bang) 宇宙理论结合,推导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而非教科书上说的化石燃料。


近日收到朋友转发的微信文章《煤炭真是来源于森林吗?~煤炭成因新解》【什么,煤炭竟不是植物变的?看完之后,三观都毁了。作者:马双忱】。(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为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提供了许多论据,这里不赘述了。总之,表达了一个观点,石油、煤炭不可能是动物尸体、植物残骸变的,教科书上的说法太不靠谱!

读完之后,心有戚戚焉,但觉得尚不过瘾。趁单位高温假期间,我将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些想法略为整理,与各位切磋交流。


网上资料“煤炭,简称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层下,经过地壳隔绝空气,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长时间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主要被人类开采用作燃料。而石油和天然气呢?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体,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之后,氧元素分离,碳和氢则组成碳氢化合物"。

首先为了表达我的观点,先要介绍一个概念—conglomerate【基础有机立体化学,E.L.伊莱尔,P.181】。这个概念是手性化合物拆分中一个重要概念,是说一对对映体比如(R)和(S)一对映体,不用任何拆分剂,可以自动分开,也意谓光学纯度较好比如ee98.0%的手性化合物,在结晶过程中有自我纯化的功能。这就意味着部分结晶过程不仅可以除去杂质,而且对映体可以各自分开,左旋的聚集在一起,右旋的聚集在一起,太神奇了!

举例来说:1848年,Pasteur(巴斯德)先生小心将消旋的酒石酸(结构如图所示)结晶。Pasteur先生观察到,消旋的酒石酸结成两种形状不同的晶体。Pasteur先生借助放大镜,用镊子把不同的晶体分开。由此开创了“有机立体化学”!


具体说来:晶体外消旋体有3种类型,外消旋混合物、外消旋化合物和假外消旋体,如图所示。外消旋混合物是两种相反构型的纯异构体晶体的混合物,在结晶过程中两个异构体分别各自聚集、自发地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外消旋化合物是两个相反构型的对映体成对地出现在晶体中,取其部分晶体测旋光度仍然是零;假外消旋体则是不同构型的对映体分子混乱无序的排列,类似于冻干溶液。


晶体的外消旋类型

为什么我们强调conglomerate这个概念,因为conglomerate具有自发拆分性质,可不使用手性试剂或手性柱实现拆分。据统计,conglomerate占手性有机固体的5%~10%。即使一个特定外消旋体不以conglomerate形式结晶,它还有可能经过衍生化后转化为conglomerate,例如,大多数氨基酸不是conglomerate,但其衍生物是conglomerate(丙氨酸、色氨酸和亮氨酸的苯磺酸盐是conglomerate,组氨酸的盐酸盐也是conglomerate),进一步拓展了conglomerate的应用范围。

结晶过程中如果加晶种叫做诱导结晶,又叫优先结晶。优先结晶只适用于符合conglomerate性质的物质。我们熟知的氯霉素中间体就没有使用任何的拆分剂,通过诱导结晶就可以实现拆分。

这种现象背后是什么道理呢?晶体从溶液或是液体结晶析出的过程中,由于形成的晶格整齐完美,能量处于最低状态,晶体最稳定(专业人员可以“吉布斯自由能”来理解)。因此结晶不仅可以纯化产品(将杂质留在晶格外),甚至与之呈现镜像的对映体也可以被排除在晶格外。

试想,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极其相像,居然不用任何拆分剂就能分开。这说明“物以类聚”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其次,我要介绍另外一种理论:大爆炸(Big Bang) 宇宙理论【万物简史】。不知何时何因,宇宙中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奇点)轰的一下爆炸开来,整个空间充满像灰尘一样的东西,到处都是,而且温度奇高,达100亿度以上。这些灰尘旋转旋转,温度渐渐冷却。气云体积够大,温度足够高称为恒星比如太阳,由于温度很高,仍在发生核聚变,光芒四射。体积小一点称为行星比如地球。地球形成之初,沸点低的比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上升,熔点高的比如硅酸盐矿石下降成为地(中国的神话故事也有类似表述“清气上扬为天,浊气下沉为地”),而水的沸点居中,凝结在地球表面成为海洋。而地球内部温度仍然很高,几大洲像煎饼一样漂浮在熔浆上(而非漂在海洋上!),这也是地球上有地震、火山、温泉等自然现象的原因【费曼物理学讲义】。而月亮已冷透了(如果有人说,月球上也有地震,你完全可以鄙视他~没知识!)

当初宇宙中只有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组成化学元素,化学元素组成各种单质或化合物。单质或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会以各种形态呈现。比如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三种形态,石墨、金刚石和煤炭。无定型的叫煤炭,呈层级网状的叫石墨,呈立体形状的叫金刚石。用石墨来做人造金刚石早已变为现实。

从以上大爆炸宇宙理论,结合结晶过程中的“物以类聚”原理,我们可以大胆假设煤炭是地球形成过程中就产生了,换句话说煤炭与天地同时产生,而非植物变化而来!

至于金刚石,石墨,煤炭在某些地方分布比较多的原因?我们可以用类似conglomerate的道理来理解。

用“物以类聚”原理同样也能解释为何澳大利亚多铁矿,为何南非多钻石,为何中国多稀土......顺便说一句,物以类聚是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

 

至于石油如何产生,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和物以类聚原理也可解释。每种元素性质各异,有些元素与某些元素就喜欢结合在一起,“臭味相投”。

比如C喜欢与O“疯狂地啮合在一起”生成COCO2;再比如SiO结合在一起形成SiO2,构成地球上岩石的主要成分【费曼物理学讲义】。

同样可以大胆推测C也喜欢和H在一起,CnH2n+2是各种烷烃的化学通式,这类物质我们称之为“石油”!天然气(CH4,又名可燃冰)只不过是最简单的CH化合物。

尚有以下证据可以支持上述论点:

1,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丰富,而东海油气田的主要成分是低级烷烃和甲烷。

2,可燃冰埋藏在大洋底部,如果硬要说是木材变来的,还牵强附会“沧海变桑田”,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3,近年页岩气开发取得很大突破。页岩气其实就是甲烷。根据前面的理论,我们认为页岩气(甲烷)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就形成了,只不过分散在岩石缝隙中。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比如稀土元素性质十分相近,所以稀土都是伴生矿。CS性质相近,所以煤炭中易伴生硫磺,含S量是煤品质好坏的一个标准,需要脱硫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

5,煤和石油是有密切关系的。现在煤制油技术进步很快,随着石油化工技术发展,“碳一”化学备受关注,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甲醇、乙酸,甲醇可以转化为乙烯、丙烯......


       6,煤炭与生石灰加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与氮气反应生成石灰氮(又名氰氨化钙),进而衍生出多种工业产品。



7,再回头说conglomerate,本意就是砾岩。为何形成砾岩?部分硅酸盐在高温(几千摄氏度)结晶的过程中形成conglomerate

 .......


本人曾撰写过两篇科普文章,其一“阿司匹林是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的”【公众号:制药工艺论坛】,说的是有机化合物阿司匹林中的C原子来自碳酸钙,说明无机和有机的界限不是那么严格的。其二,“神药”二甲双胍从何而来?【公众号:制药工艺论坛】,说的是二甲双胍来自空气中的氮气和煤炭。多神奇啊!

所谓“绿色工艺”,其宗旨在于发扬工匠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最理想的莫过于将原料中的所有元素“搬”到产物中,资源得到极大利用,不产生任何污染。果真如此,就离我们老祖宗的“道”越来越近了!

写到这里,突然记起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取之于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如此而已!

 

有人会问:想这些有啥用呢?吃饱饭闲的发慌么?!我也反躬自问。后来逐渐明白:煤炭和石油实乃人类主要的能源和资源!人类战争大多为了资源和能源。可以预言一旦能源问题得以解决(寄希望于核能),人们或许可以冲出太阳系,进入广阔的太空世界。

 总之,我们认为钻石、石墨、煤炭、石油、天然气,甚至二氧化碳、碳酸盐......都有“亲戚”关系,都是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是老天爷(称之为“上帝”也未尝不可)给予我们的礼物,需要我们好好珍惜,合理利用!

 

 

本文为作者原创,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