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评价后,外资药企专利过期产品该何去何从?

来源: 医药魔方数据/iyiyaomofang

在10月15日举行的掰药BD黄埔学院(杭州澳亚场)会议上,拥有多年跨国药企管理经验的Stanley Lau先生分享了“从代理销售到产品收购,解读MNC和Local药企那点事”的演讲,获得了场内和线上观众的一致好评,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对新政下努力寻求发展之路的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MNC)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医药魔方对Stanley的演讲内容进行了采撷,在此分享给大家。




MNC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转型和策略调整


MNC在中国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曾经在市场上独享的一些优势已然式微:过期专利保护已成为历史,招标中单独定价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不仅如此,MNC还和本土企业一样面临各种医药市场的新挑战:一致性评价、价格谈判、两票制等等。


巨变中的中国市场迫使MNC做出战略转型和经营策略调整,其中包括,针对新老产品做出新的经营性的调整,重新组合销售团队,结合经营成本的计算,重新考虑资源的布局。具体而言,MNC已开始重新进行产品线的评估,重新审视区域的药品经营策略,很有可能会放出一部分品种与其他公司合作。





国内药企和跨国药企的潜在合作机会


本土企业和MNC的合作,可以是多样的,比如产品的引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对国外的药企和科研机构有相当的吸引力,本土企业可以借此抓住产品引进的机会。此外,还可以考虑收购单一品种或者打包收购几个品种、甚至公司,比如康哲药业早先就斥资3.1亿美元收购了AstraZeneca的一系列产品。




最后就是本土合作,分析一下国内top10的MNC的产品线,可以清楚地发现,对于大部分MNC,其占销售额68%-100%的产品专利都已过期,这一类品种都面对巨大的招标降价压力,因此也更有可能成为MNC与本土企业合作的项目。具体的模式可以是外包CSO、销售许可授权,也可以是技术转移或者整体资产的收购。




突破理念和文化差异,更好地沟通合作


本土企业和MNC之间的差异,使得相互之间的顺畅沟通一直是一个问题。合作之前需要理解这其中的差异,比如MNC的BD由于职业细分的关系,更关注公司发展的策略,会更关注市场和财务指标。而本土企业的BD通常对产品比较了解,不少人有相关的研发背景。

 

在沟通和思维模式的问题上,首先,要理解合作方的BD战略,在项目推进中找到节奏,并保持和关键决策人的沟通。另外,合规应该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这是gsk事件带给整个行业的警示之一。必须要注意的还有保密的意识,交易的相关细节不要透露给第三方。




在整个合作过程中,除了互相理解,还要保证沟通的效率。在开始沟通的时候,要将最大的分歧点找出来首先谈,这样可以避免“先易后难”的尴尬。在谈判中,双方要尽量保持关键指标上的沟通,在交易价格方面则更应保持务实的态度,不要漫天报价。双方背景不同,势必在谈判中会遇到障碍,这个时候就要解放思路,尝试共同打破传统行业的界限,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新的合作。




如想获取完整版幻灯片,请关注iiTalent官方微信(微信号:iiTalent_Offical),下载

iiTalent APP进行阅览。阅览路径“做学霸 – 图书馆 – 微课 – 市 场 – 共享咨

询”,自10月21日起限时两周免费浏览学习。


APP下载教程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