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招收研究生的经历

来源: 生物医药科研助手/OumeyBio

半年前,我路遇一位青年教师,他告诉我,今年他没有招到博士生——虽然有3名考生报考,但无一人通过专业笔试。今年我也没有招到硕士生,这是我成为研究生导师6年来的头一回。这两件事情使我体会到:青年教师要维持课题组的正常运转,不仅需要申请项目、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要明白研究生招生的那些事。而在这方面,我走过不少“弯路”。

1.想招研究生,却没有“兵权”

我回国任教之前,想象着自己一入职就有几名研究生。但200912月入职时,发现自己错过了当年10月学校增选研究生导师的时间。到了20109月,有个硕士新生想进我的课题组,但由于我当时还不是研究生导师而未能成功。

2.意外地招到了研究生,却是别人挑选过的

2011年年初,我成了硕士生导师。20119月开学后有一个复旦本科直升上来的学生找我。她原本想跟她读本科时的科研指导老师读研,但那位老师在开学后告诉她,系里“导师多、学生少”,每位导师最多只能招一名硕士生,而该老师已经收了别人,只能请她去别的课题组。于是,她进了我的课题组。

3.不喜欢“忽悠”学生,导致“没有下文”了

2011年,我遇到了新情况。那年夏天,我们系组织了大三升大四学生的“夏令营”,即让其他高校有意读研的相关专业学生到我系听学科介绍、参观实验室,并接受面试。夏令营结束后,有3位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表示要跟我读研。我很高兴,但我不想“忽悠”他们,便如实相告:“我们系研究生名额有限,一个老师一年只能招一个硕士生。现阶段,硕士生导师没有权利直接招收推免生,也没有权利决定要谁。你们应该和我们系专门负责招生的老师联系,等拿到你们学校‘外推’资格,再和我们系签‘预录取协议’,师生关系要在入学后才正式确定。”可我这么一说,就没有下文了。

4.峰回路转,因为系里空出了名额

虽然通过2011年夏令营我没有预定到2012年入学的硕士生,但2012年9月,我还是招到了2名硕士生:当年一位老师离职,还有一位老师不愿意招生,空出了招生名额。2013年和2014年,我又分别招了一名硕士生。

5.招收外校学生的困惑

但我也有困惑:招的硕士生大多是从外校进来的,他们哪怕本科期间读的专业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但那只是进入了一扇“大门”。一旦进我的课题组,还得进入环境催化这一扇“小门”,但这对他们来说有些困难,很多知识得从头学起。并且,他们是入学后才确定导师的,而他们班级里有些同学本科就在复旦读的,本科二年级就开始做实验,不但熟悉仪器和科研课题,而且还积累了很多实验数据。所以,入学后才确定导师的研究生,并没有和别的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给我指导他们、确保他们能达到毕业要求出了一道难题。

6.大胆尝试——预先敲定

有鉴于这些情况,我开始思考:在招生方面,能否再“大胆”一点。2014年9月底,一位外校学生联系我,想跟我读硕士生。她主动到上海和我面谈。我当场拍板:“只要我们系收你,你就能进我的课题组。”我把一些专业书籍和科研文献发给她,让她提前学习。无奈的是,她本来申请读的是三年制学术型硕士,但我们系给她的是两年制专业学位硕士名额(这就意味着花一年时间上课后,还没怎么做科研就要毕业了)。并且她读大四时忙着做本科毕业论文和复习出国英语,没时间读我给她的专业文献。

7.不出场宣传,只能等着喝西北风

今年我没有招到硕士生,原因在于几点。首先,我没有参加2015年“夏令营”师生见面会。其次,“夏令营”过后,有两个学生联系我的,但其中一个学生在填报推免志愿时联系了我们系招生人员,没有得到及时回复,而其他大学则让他“当场签约”。等签了约,我们系招生人员才联系他,但已经来不及了。另一个学生报考的是两年制专业学位硕士,而我抱着“再等等看”的心态,没有直接答应他,他便报考其他大学了。再次,我们系环境工程方向录取的研究生大多对水处理感兴趣,而对我所在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很少。

8.形势逼着教授出场宣传

这样的困境,给我们的招生工作带来了挑战。这就“逼”着我积极地参加夏令营进行专业宣传,并“放下身段”,利用各种机会,和有意在我课题组读研的学生反复交流。这么做了以后,我已经“预定”好了明年入学读硕士的学生。

9.一位同事“稳坐钓鱼台”

而我的一位同事就没有这样的窘境。他早早地招收本系的大二学生进他课题组做科创项目。有的学生中途退出了,但总有学生留下来继续跟他读研究生。可这是“长线投资”——导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本科生做科研。

10.招收博士生:一种妥协

在招收博士生方面,我并没有太多的困难。我们系博士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即考生提交材料后,参加专业英语笔试,并由几名老师对一名学生进行面试,不需要参加专业课笔试。每年都有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联系我,我觉得哪个人值得进一步了解,就让他/她提前过来面谈,我看准了,就让他/她来报考,并回绝别的申请者。这样做,是一种妥协,也是不愿意让别的考生浪费时间。

11.青年教师招收研究生的困难小结

回顾入职后7年的经历,我总结出青年教师招研究生的困难在于以下几点:1)入职后不能及时成为研究生导师;2)系里老师多、招生名额少,青年教师不容易招到学生;3)导师往往没有独立招硕士生的权,而是由学生和院系直接联系,进校后再确定导师;4)学生报考时专业兴趣不明确,录取后又很少能提前开展课题研究。这里面有机制的原因,也有导师自己的原因。这就促使我们的管理者和导师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来使得课题组的招人和科研更顺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