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调整、增补招标、GPO二批——上海药品集采三箭齐发的背后还藏有大招!

来源: 医药地方台/yiyaoguanchajia

10月底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魔都上海市药品采购动作频频:

先是开展了上海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部分药品集中采购。
步入11月初,GPO第二批在第一批争议不断的背景下,在凛冽的寒风中毅然起航。
随后,2015年度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结果动态调整(第三批)又如一颗深水炸弹轰然而响。

探究,探究,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是否还会有大招出现?

新科医改试点城市桂冠落户“魔都”,医改办要求上海率先取得新突破

2016年,上海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省级综合医改试点,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上海,终于在雷声阵阵的潮催声中,一个大步跨进医改前锋的阵营中。

就在今年5月上旬,上海市召开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大会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以及上海市领导出席讲话。李斌在讲话时指出,作为国家第二批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上海市深化医改工作扎实有效,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李斌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综合医改试点的重要意义。今后一个时期,是深化医改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到2020年建立起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的关键时期。今后几年,上海要重点在基础性、关联性、标志性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一是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包括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稳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是在提升群众获得感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在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上取得新突破。希望上海瞄准改革最迫切、利益最复杂的关键环节,主动作为、善谋勇为,真抓实干,确保各项政策和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为全国医改树标杆,为人民健康谋福祉。

会议强调,要着力破解医疗卫生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分级诊疗,推进医药分开,加强卫生人才制度建设。

《新五年规划》打响发令枪,医改前沿高地再掀降价浪潮。

今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16-2020年)》、《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围绕提高市民群众和医务人员两个“获得感”,立足于破瓶颈、求实效、强管理、补短板,聚焦体制机制,强化联动改革,提出了若干改革举措。 

笔者注意到,在《十三五规划》中,特别突出强调:

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医药分开改革,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综合补偿机制。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降低到30%左右,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卫生材料占比降低到20%左右。

那么,究竟如何降低药占比?根据目前医疗机构实际运行实际,不外乎以下几个措施:


控制药物滥用,重点监控抗菌、营养药、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优行配备使用基药(增补)、补充药品、低价药
最大程度限制输液使用
从严进行临床路径管理

因此,新一轮的上海集采,无论是动态调整还是GPO,这频频发力的关键目标就是:在长三角的核心地带掀起降价的浪潮。

上海药品集采“双线发力”,超皖赶闽指日可待

纵观各省药品集采,安徽和福建相对来说,比较具备特色。安徽的双信封、2012年的县级招标、2014年的基本用药招标、2015年的全省带量采购令人印象深刻。福建九标开创性地实行了“省级入围、片区确标”模式,杜绝了价格高地的产生。

但实事求是而言,虽然上海药品集采近年来一直不愠不火,但随着GPO的推进,上海药品集采呈现出了“双轨推进、双线发力”的趋势。

上海市药品集中采购,一直是由具备人社背景的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所推进。包括低价药、自费药、医保类药品、带量采购,从国家7号文及70号文的要求来看,其实上海近年来已经提前开启了分类采购模式,在小火慢炖中,降价于无形,润物细无声。既引不起反弹之声,又逐渐达到降价的目的。

进入2016年,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下属的上海医健卫生事务服务中心则开展了GPO的集团采购。第一批GPO虽然充满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上海GPO的靶向性更强:第一次药品“团购”选择了药品分类中连通性最强、使用量大、而且几乎没有死角的抗菌药物。同时,上海GPO,充满着浓重的卫计委背景。

放眼国内,福建开启先河,集中集聚资源。今年9月28日,在福建省财政厅下设立的专门医疗保障综合职能机构——福建省医保办正式成立,统筹管理原属于人社、卫生、发改、民政等部门的医疗保险、药品阳光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救助等事务。但与上海相比,当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福建更容易惹出争论。

而上海,则采取双轨模式,通过隶属不同系统的药品集采、药品团购双线推进,力求做到价格下调呈现出“层次感”、“递进感”,这样来看,上海药品集采的做法,对节奏的控制虽然少了些血腥气息,但无疑更容易杀价于无形。

三箭齐发的背后,还有哪些大招未出

根据《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16-2020年)》要求,下一步,上海还将继续“优化药品供应链管理”。

利用“阳光平台”,实现医疗机构医药货款网上集中统一支付,实现对医药采购“资金流”的有效监管。鼓励医疗机构公开招标选择银行开设账户,由银行提供医药周转金服务,缩短医疗机构付款时间,确保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超过30天。进一步规范药品结算流程,鼓励医疗机构与医药生产企业直接结算医药货款、医药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有没有一种“浙江一票制”的节奏)。

同时,上海更将“加强药品采购供应信用监管”。

建立健全涵盖药品采购供应全流程的信用管理机制,与市级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强化信息共享、联动奖惩机制。加强医药企业的信用分类管理,完善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完善药品领域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与相关责任人员重点监管制度。加强临床用药监管,健全医生医德档案,将严重违规处方、私自采购药品、收受药品器械回扣等作为违法违规行为,与医师定期考核、职称晋升等挂钩,加大医生执业行为惩戒力度。

可以看出,医药从业者作为医药行业链条上的各个角色都面临着“绞杀”的合规之力,当“跨部门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加大对违法失信企业的联合打击力度,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环境”到来之时,大家可以憧憬一下,那将是意味着什么? 

魔都上海药品集采,招外有招,够狠!

*本文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内容来源:医药地方台(yiyaoguanchajia)
作者:山东风轻
医药地方台
微信号:yiyaoguanchajia
了解各地最新政策与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