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代价:看在你长得不错的份上,就不帮助你了

来源: 华润医药/crpharm


在现代这个颜值既是正义的时代,颜好仿佛变成了一把无往而不利的武器。连食堂帅气的打饭小哥哥都会吸引很多慕名来吃饭的迷妹。屏幕上满屏小鲜肉的广告,似乎商品也会卖的更好。小鲜肉们伴随着迷妹的呼声,哪怕犯了错都可以被原谅,谁让别人长得好呢?妹子同理,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妹子似乎总会收获更多的帮助与关心。这是为什么呢?

  

美即是好的

 

人们通常认为漂亮的孩子比平凡的孩子更聪明,更受欢迎,更会社交,更有适应力,这些孩子也会受到许多与众不同的照顾

 

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发现美丽漂亮和天真、美好、道德有联结 也就是说当看到漂亮的姑娘小伙时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判断他一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迪士尼动画深谙这一点所以几乎所有的公主都美丽动人反派都丑出天际

 

 因此有一些慈善网站也会采用一些漂亮可爱的孩子来进行善款的募捐,觉得这样一定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心,拯救这些小天使。现在筹款网站,越来越泛滥,什么样的图像更能引起大众的同情心变得至关重要。

 

吸引力与捐助行为

 

看了上文大家是不是都觉得美就是正义呢?大家不要灰心,颜值并不是一切。在针对慈善网站的研究发现,在人们进行捐助行为时,在情况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反而会选择长相普通的孩子。

 

那么研究者们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呢?

 

实验一:实验者告诉参与者他们要为救灾机构在慈善网站上选择一个看起来需要帮助的孩子的面孔,给出的图片都是同一个女孩。告诉一部分参与者有1000人评分这个女孩很漂亮;告诉另一部分参与者有1000人评分这个女孩相貌平庸,甚至有点丑。 同时,告诉一部分参与者孩子的房子被毁了,她的父母因海啸而死亡。告知另一部分参与者,孩子的家人和房子不受灾难的影响。这是对严重情况的控制。

 

结果显示,在情况并不严重的条件下,参与者会选择给相貌平庸的孩子更多帮助;而在情况严重的条件下,相貌是否漂亮并没有区别,人们都会选择救助。

 

实验二仅仅把文字描述换成了孩子的照片,用PS软件给孩子的鼻子和研究添加微妙的不对称,来降低孩子的吸引力。结果和实验一相同。

 

实验三在实验材料中增加了男性,其他条件都相同。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女性更柔弱,更需要帮助,而男性则是强壮的代名词。结果证明,性别在其中不起作用,和实验一的结果相同。

 

实验三采用了不同孩子的图像,还测量了参与者会不会实际去帮助这些孩子。参与者被导航到一个儿童捐助网站,他们会看到三个男孩和两个女孩的图像,图像有的漂亮可爱,有的平凡。情况的严重程度和之前实验的方式一样。在实验结束后,询问参与者们愿意给孩子们捐赠多少他的被试费。

 

结果同样发现,在情况不严重的情况下,人们对长相平凡的孩子捐助更多金钱,愿意帮助孩子们的人也更多。

 

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不再看颜值说话,反而捐助长得不那么好看的孩子呢?

举个例子,同样是援建图书馆,大家更愿意给下面哪个活动捐款呢?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人们认为长相漂亮的孩子更具有社会竞争力,也就是说,人们认为长相漂亮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各种帮助,从而在社会生存下来。同样是需要图书,穿着破旧衣服的孩子读着书总比衣着整洁的孩子读书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感动。这个时候美就是好对我们的大脑就不起作用了。我们会认为前者更需要帮助。脑内活动是天啦噜,这些孩子这么艰苦还在读书,我要帮他!然后赶紧拿出支付宝支付。

 

因为漂亮的孩子相比于不漂亮的孩子被认为具有更高的社会竞争力,反正脸这么好看为什么还要靠才华。所以漂亮=有能力=不需要被帮助。

 

但是当情况十分严重时,人们是不会厚此薄彼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孩子都值得救助。就好像在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对于四川灾区的同胞是无差别地进行帮助的。在面对重大天灾时,因为情况过于严重,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只有当情况不那么严重时,我们才会有闲情逸致去思考到底谁更需要帮助。

 

看了上述的实验是不是感觉心里好受多了。颜值并不是一切,颜值低的时候会有好心人士捐助你呀。如果没有人捐助,那只能说明我们颜好无所畏惧。

 


参考文献:

 

Fisher, R. J., & Ma, Y. (2014). The price of being beautiful: Negative effects of attractiveness on empathy for children in need.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1(2), 43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