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本能诱惑,不抱侥幸心理

来源: 君山制药/jszyyxgs

制度约束

 

情感,本能,理性,这三者有着不同的逻辑。当这三者发生冲 突时,如果没有外在约束,仅凭当事者自我控制,大多数情况下, 情感会葬送理性,本能将主宰逻辑。因为,理性可能打盹,本能无时不在,情感具有发自内心的动力。


在关乎生命、感情、金钱等问题上,人类理性很难战胜即兴本能。汶川地震时,有位男士因为恐惧而顾自逃命,一下楼才意识到妻子还在家,马上回家接应。事后,妻子没能谅解这种本能反应,认为他太自私,还以此为由提出了离婚。


当有人声称自己觉悟高,可以经得起诱惑时,最好不要相信,或许实际上只是诱惑还不够。因为,本能无时不在,很难自察,会在不经意间击败理性。战胜本能诱惑,不能抱侥幸心理,要靠外部制约,借助制度流程,还需长期努力。

 

不要和诱惑较劲

 

据说,某公司拟高薪聘用一名小车司机,最后只剩三位候选人, 主考官问:“悬崖边有块金子,若开车去拿,距悬崖多近才好?” 第一位答:“二米。”第二位说:“半米。”第三位说:“离悬崖愈远愈好。”结果第三位被录取。


面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不要和诱惑较劲,选择尽量远离才最好。 一般地,在多属性决策中,有些属性稍有不足,无关大局,而另有些属性则存在底线要求,一旦逾越,就将产生严重后果,如企业破产等,对此就绝对不能心存侥幸。


例如,最多能承受5亿损失的企业,若有投资项目,50%的可能获利4亿,45%的可能获利 2 亿,5%的可能亏损6亿。尽管项目的期望获利为 2.6 亿,似乎可投资,但注意到有 5%的可能会致企业破产,这属于不可承受,仍不该投资。

 

不相信自己的雅量

 

不要和诱惑较劲,对于每个人,尤其是身处高位的人来说,需要有特别清醒的自我认识。据说,有一次武则天私下问狄仁杰,你在外地当官时,有人经常到我这里打你的小报告,想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听后,赶紧表示自己不想听。


武则天有点诧异,觉得狄仁杰不相信自己所说的。狄仁杰解释说,不是我不相信您所说的,而是我不相信我自己的雅量。的确,有人在背后说坏话,自己不知道时,可以当大家都是好朋友,而一旦知道了,再要做到这一点就难了。


人是无法管住无意识的。身处领导岗位,知道有人曾打过你的小报告,尽管有意识中,可以看成这是对事不对人,表现出不计较,但是无意识中呢,还能做到心无芥蒂吗?由此看来,只有不相信自己有雅量,才可做到真正有雅量。

 

担心自己忍不住

 

与以上狄仁杰的自知之明相似,清道光年间进士、刑部主事冯 志沂,任京官时,很喜欢碑版字画,但在赴外任时,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一次,有下属把宋拓碑帖放在名贵木盒中,用古锦包裹着送给他,他看都不看马上命人退回。


有人劝他,打开看看后再退回,这样也无妨。他回答说:“这种著名珍宝奇物,不打开看过,还可想象它是赝品,若打开看到真正的精品,我又怎么能忍住不收?收下就被人利用了。不见可欲, 其心不乱,所以,还不如不见为妙!”


许多情况下,追名逐利、权迷心窍、为情所困,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等到人们清醒地意识到问题时,往往已经大错铸成、不可追悔了。因此,处高位者,不展露自己所好,可免诱惑出现;不看可唤起欲望之物,可免被贪欲左右。

 

禅者、渔夫与蝎子

 

故事说,有位禅者在湖边打坐,听到声响,见一只蝎子正在水中挣扎,就伸手捞起它,但被蝎子蜇了一下。坐在他旁边的渔夫叹 声说:“何必呢?”过了一会儿,禅者又听到声响,蝎子再次掉入水里,他又捞起它,手再被蜇了下。


渔夫见了,再次叹声说:“何必呢?”禅者答:“蝎子蜇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救它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会因为它的本性而改变。”后来,蝎子又掉进水里了,渔夫递给禅者一根树枝,禅者用 树枝捞起蝎子,这回他的手没被蜇到。


蝎子如本能,树枝如制度。本能很难变,制度却可调。如何运用制度方法,管住人性情感?有勇还要有谋,好心还需好招。正如反腐制度设计所考虑的,觉悟让人不愿贪,法律让人不敢贪,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贪不成。

 

制度以他律为基础


防微杜渐,小处着手,远离诱惑,才可真正做到抗诱惑。相对于个人道德自律,建立在外部他律基础上的制度约束,是更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例如,反贪引入网络举报,采取上级下派巡查,立案不看案值,采用“零容忍”标准。


考虑到个人的自我理性,有时战胜不了即时的情感反应。组织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隔离或限制个人可能受到的各种诱惑,强化外部的监督和制衡。例如,外部暴光和民众举报等。如此坚持下去,深入人心,形成常态,方可见效。


制度,要以他律为基础,需采取切实措施,防止诱惑出现。例如,给蝎子上口罩或笼套,给助人者提供必要的“树枝”。这正如古人所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不生气的秘诀

 

考虑到制度是人建立的,制度设计者也可能受情感影响,甚至受认知水平所限,任何制度都不可能绝对完美,因而必须经过时间 迭代,以不断修订完善。考虑到这一点,通过长期习性修炼,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决策洞见,仍有必要。


据说,有位藏人,年轻时,和别人吵架、争执、生气,心灵失 衡了,便跑回家,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随着年纪变大, 也仍然坚持这么做。一次,小孙子不解地问:“爷爷,您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是为什么呀?”


他回答说,“年轻时,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和别人生气呢!老来时,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别人去计较呢?”如此既锻炼又消气,多么美妙的自我疏导!

 

爱因斯坦的境界

 

爱因斯坦从小饱经苦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名后,面对各种荣誉和优厚待遇,仍淡泊名利。据说,他曾应邀到荷兰某大学执教, 对宿舍提出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 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即可。


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他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他,他却说:“能否少一点?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他解释:“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他认为:“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安逸与享乐与我无缘,照亮我前进并不断给我勇气的是善、美、真......除此之外,在我看来都是空虚的。”他立下遗言:不发讣告,不搞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

 

修炼达成于习惯

 

对于不习惯的人、事、物,起初都会产生情感不适,接触多了、久了,慢慢适应了,也就感觉自然而无不适了。由此看来,情感本质上是一种习惯反应,如果能通过修炼,改变习惯反应的模式,也就有可能改变情感响应,从而影响决策。


许多时候,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同,可能并不涉及绝对的是非对错,而仅仅只是习惯上的不同,结果导致感觉分歧,态度分歧,做法争议,最终严重到引发情感对立。此时,怎么做的客观标准不再重要,由谁说了算才是关键。


化解此类情绪对抗,要在冷静时理性思考,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流程与原则行事,这样达成共识,按其付诸实践,不断重复强化,直至变成习惯,成为人们潜意识反应的一部分。如此,在遇到同类事情时,人们才会形成相似的感觉。

 

借鉴查尔斯·杜希格《习惯的力量》一书的观点,习惯形成涉及“线索、惯例、奖赏”这几个要素。线索提供刺激、暗示,惯例 让人采取行动,奖赏给人回报体验,如此不断重复,慢慢形成习惯, 一旦遇有刺激线索,就会自动循环。


这样久而久之,对奖赏的预期会成为渴求,行动响应可以自然完成。这种对于习惯循环的看法,经过行动实践的强化,如果最终成为人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就可使习惯扎根于本能,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大脑记忆刻痕!


一种习惯不能凭空改变,只能被新习惯所取代。改变或提供新的刺激线索、奖赏回报,就可影响行动惯例,形成新习惯。新习惯的具体形成,可从初始的勉强入手,只需不断坚持,就可逐渐适应,最终变得自然,直至形成新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