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实用移动医疗APP盘点:视频问诊强势出线

来源: 医药电商/drugbox

1月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贯彻“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精神,而过去的几年里,在政策利好和资本催化的双重作用下,移动医疗发展迅猛,并成为医疗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一片蓝海之下,普通大众的就医方式也渐渐发生着变化:从不得不起大早甚至提前几天去医院排队挂号,到打开手机就能轻松约上号;


从在诊室里跟医生一两分钟掠夺时间式的仓促咨询,到坐在家里就能跟医生进行详尽的视频问诊,移动医疗带给大众太多惊喜。


为了帮助更多患者在功能多样的移动医疗APP中找到最直接最实用的,笔者对市场上最热门的几类APP进行了盘点。


医院挂号难题由来已久。一方面医疗资源供求不均,号源渠道单一,再加上黄牛党有组织的资源抢占,很多外地来的病人几乎空手而归。


2016年年初一段“外地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黄牛党曾将一个300元的专家号炒到4500元,映射出供需矛盾再次加剧的现实。


但现在,为了缓解挂号难的困境,很多医院开始实施多渠道的放号政策,即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放网上预约挂号通道,以此分散线下门诊的挂号压力,如百度医生、就医160等。


这类线上挂号平台操作简单,点击预约挂号,选择医院科室医生,填写就诊人信息(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在线支付挂号费,一气呵成,省去医院排队挂号的大把时间。


不过,当互联网平台成为挂号的首选渠道,预约挂号也不可避免产生“网上排队”的现象,尤其知名医院专家号,更是经常被“秒抢”。


以就医160为例,下午17:00平台三甲医院专家号刚一放出,仅过5秒,所有号源就被约满,火爆程度堪比春运抢票。


图文/电话问诊|代表:好大夫在线、微医

优势:时间最早、用户群体最多

劣势:医患沟通不及时、难建信任


以好大夫在线、微医为代表的图文问诊是互联网医疗最原始的形态,通过建立医生数据库,搭建医患互动平台。


用户通过文字和图片描述病症,医生利用闲暇选择性回复,简单直接。但另一方面,医生的碎片化时间并不能使得用户的问诊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以微医的免费问诊功能为例,笔者初次输入病症咨询时响应很快,但想再次深入沟通时却久久得不到回音,随后,问诊便自动结束。


这不禁让笔者猜测,图文问诊系统的后台是否将对应的病症关键词设置为自动回复,如此,没有发生有效沟通的图文问诊功能显得鸡肋。


而另一种能够弥补沟通时效短板的问诊形式——“电话问诊”也相应的需要付出更高成本,并逐渐显露出沟通时间过长、问诊价格过高的弊端。


笔者在好大夫在线搜索北京朝阳区妇科医生时发现,大多数电话问诊价格较高,更有副主任医生级别的问诊费用高达998元/10分钟!


高昂的问诊费用背后也让笔者产生怀疑,仅依靠文字和声音根本无法确定对方是为医生本人,这种客单价和高利润的电话问诊模式的发展需要平台注入更多可信赖元素。


视频问诊|代表:汇医在线

优势:医生面诊,效率高、适合异地就医

劣势:普及率和推广程度较低


视频问诊是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更为创新的一种问诊模式。以汇医在线APP为例,患者在平台建立电子病历,描述病症的同时上传医院检查影像资料,按需可以预约一家或多家医院的专家医生,完成支付便可在预约时间段与医生进行视频问诊。


视频问诊的时长一般为15分钟,患者有充足的时间表达问诊诉求,而医生根据患者的沟通描述和上传的病理资料可以给予较为全面的治疗意见。


笔者登录汇医在线APP发现,视频问诊费用在60-300元/15分钟不等,这与医院里专家号的费用相当,价格还算公道。


根据汇医在线的官方公开数据显示,平台已经上线全国200多家公立医院,超过100家为三甲医院,覆盖科室也较全。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汇医在线APP约到百余家涵盖北、上、广三甲医院的医生并直接问诊。


笔者体验发现,视频问诊这种新兴的问诊模式是将线下挂号和排队问诊的就医场景二合一,并整体转移至线上。


未来,对于不确诊的病症,用户只需在APP上传检查资料便可约到上游医院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如此一来,视频问诊不仅打破能就医的地域限制,还能避免盲目就医和异地就医产生的大笔交通、食宿及时间成本。笔者坚信,在可预见的未来,视频问诊会成为移动医疗的主流问诊方式。


“十三五”期间,国家首次提出深化医改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移动医疗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等待挖掘,但目前移动医疗平台也面临着竞争壁垒不坚固,用户群不稳定的现状。


因此,在拓展就医渠道的同时不降低就医质量,并提高就医服务体验或许是各家移动医疗平台尚待完善的问题。


医药电商(ID:drugbox):传统药企拥抱互联网的必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