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医疗问题。有研究统计分析了我国60家医院1997-2008年肺栓塞诊治情况,发现诊断例数增加了10~30倍,住院病死率由25.1%降到了8.7%。这说明我国肺栓塞诊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说明了肺栓塞极大的危险性。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以内科治疗为主,其中抗凝与溶栓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常用溶栓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链激酶等。以上这些药物通过抗凝、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起到治疗肺栓塞的作用,而其最大不良反应即是各种出血,包括伴有严重后果的大出血、以及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等。
那么肺栓塞诊治过程中合并出血,我们要不要止血?该不该抗凝、溶栓?以下笔者将通过几个病例谈谈肺栓塞合并出血的一些临床处理体会。
把握治疗获益与出血风险的良好平衡
病例1
患者男性,57 岁,因胸痛、气短 1 天入院。 1 天前,患者解大便后突然出现胸 痛、气短,伴嘴唇紫绀,D-二聚体 29.98 mg/L,考虑肺栓塞可能性大,遂来我院 (2015 年 11 月 28 日)。CT 肺动脉造影(CTPA)示动脉主干栓塞、双肺动脉多发充盈 缺损(图 1),确诊急性肺栓塞,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入院时测血压为 115/86 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 年,血压最高 180/100 mmHg,未规律治疗。1 个 月前(2015 年 10 月 29 日)发生脑出血,此后长期卧床至今。患者诊断肺栓塞,结合其收缩压较基础值下降>40 mmHg,将其归为高危病例。
按指南推荐,高危肺栓塞应该进行溶栓治疗,但患者近1个月有新发脑出血,一旦溶栓可能导致脑出血复发或加重。考虑患者当时血压尚在正常范围,无休克表现,在平衡出血与治疗获益之后决定不进行溶栓,而采用严密临床观察下逐渐 增加抗凝药物剂量(依诺肝素第 1 天 4000 U,q12 h;第二天日间 4000 U,夜间 6000 U;第 3 天 6000 U,q12 h),最终达到治疗量。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症状逐渐缓解,在治疗约 2 周左右复查 CTPA(图 1)提示血栓大部分溶解。
在溶栓、抗凝治疗前 须充分评估,包括溶栓、抗凝的必要性与出血的危险程度,把握治疗获益与出血风险的良好平衡。
对于出血风险大而有必要进行治疗的病例,严 密临床观察下的谨慎治疗尤其重要 。
肺栓塞继发的出血:严密观察下进行抗凝治疗
病例2
患者女性,75 岁,间断意识障碍 14 小时入院。患者 14 小时前上台阶时出现意 识丧失,双眼紧闭,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当地医院测血压 80/60 mmHg,测 D-二 聚体 7.35 mg/L,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具体用法用量不详)后意识恢复,转我院急 诊。患者既往于 2 年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诊断肺栓塞,并予服用华法林,规律监测,1 年后自行停药。我院急诊查B型钠尿肽(BNP)55.5 pg/ml,肌钙蛋白(cTnI) 1.38 ng/ml,D-二聚体大于 5000 ng/ml。心电图示III导联出现 Q 波、T 波倒置,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右心扩大,右心功能减低,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 收缩压 58 mmHg),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考虑急性肺栓塞高危(复发),当即 给予阿替普酶 50 mg 静脉溶栓治疗,血压、血氧逐渐恢复后行 CTPA 检查(图 2),证实肺栓塞,并提示卵圆孔开放。患者于搬运时再次突发意识丧失,血压、血氧饱和 度测不出,立即予以气管插管有创辅助通气治疗,病情稳定后转我科。行磁共振 成像(MRI)示双侧小脑半球、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双侧半 卵圆中心部分梗塞灶较新鲜,左枕叶、右顶叶混杂信号影,亚急性晚期出血灶。
此时发现患者合并脑出血,不禁让人担心,是否是溶栓或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是否还能继续抗凝治疗?
最后我们邀请放射科、神经内科相关专业医生会诊讨论,进行如下处理:1患者有肺栓塞并有卵圆孔开放,同时有脑梗塞情况,考虑为矛盾性栓塞,应继续抗凝治疗;2 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临床情况逐渐稳定,治疗有效,因而更倾向于脑梗塞后继发出血,在治疗1周后再次复查,出血病灶较前吸收,提示抗凝治疗有效。
对于肺栓塞继发的出血,或矛盾性栓塞继发的脑出血,栓塞是其基本病变,抗凝治疗获益更大,但仍应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
抗凝治疗继发的出血:针对出血部位相关原因处理
病例3
患者男性,84 岁,双下肢皮肤紫绀,伴活动后胸闷 2个月余。患者 2个月前无 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紫绀,伴活动后胸闷。患者 2年前因胃痛行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间断服用抑酸剂治疗。行CTPA(图 3)示右下肺动脉分支可见充盈缺损,考虑肺栓塞。入院后给予低分子肝素,并重叠、过渡至华法林治疗。在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行腹部CT提示十二指肠穿孔、 急性腹膜炎,遂紧急行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
对于抗凝期间出现的出血,应积极寻找出血部位,针对相关病因进行处理。另外,对于可能出血的患者,抗凝治疗前进行 相关预防处理(例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抑酸、 保护胃黏膜等)有助于预防出血事件的发生。
小
结
对于肺栓塞患者在溶栓或抗凝治疗之前,需要进行治疗必要性与出血风险的充分评估,对于潜在可能出血部位,在实施治疗前做好相应 的预防处理,一旦启动治疗,须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在肺栓塞抗凝期间出血,需要甄别出血原因,若为栓塞继发出血,严密观察下的抗凝治 疗获益更大;若非栓塞继发,则应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全力处理出血病灶。
肺栓塞的抗凝治疗可以说是一门极考验临床医生综合能力的艺术,特别是在同时面临出血时,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抗凝、 在抗凝与出血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一直是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参考相关指南的前提下,根据每个患者的特殊情况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第一届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学术年会”报道
↓↓↓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2016.12.8,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