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投资与中国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来源: 医药之梯/yyztsmile

医疗健康产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更低,但创造高收益倍数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医疗健康行业是目前中国市场各大行业中最受到资本青睐的领域。医疗健康产业包括了制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软件等,在这些细分领域中,制药投资的回报率最高,高出行业整体5.5%。




最活跃的创新投资领域


在并购方面,近年来我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并购规模和金额也是稳步增长,并且中国企业的跨境收购对象也开始向高科技、医疗等行业扩大,全球并购总额里中国企业占比急速增长,2016上半年就完成了并购达到1225亿美元,创下新高。



新药研发


中国的原料出口很多,但是从新药研发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制药业很弱。一个是因为中国的医药研发机制没有国际化的标准来进行指导;另一个是因为多年来中国基本上都在做仿制药,创新能力不足。现在新药改革让很多本土企业开始创新,众多的海归也带来了许多海外的发展套路和经验,未来将出现新的趋势变化。


从研发成本的角度来说,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投资新药研发,因为投入很高、时间很长。早期,国内药企多采取一次买断和转让的模式来获取成果,包括临床前及后续阶段;近年来,开始更多采取国际通行的交易模式:首付+里程碑+未来销售提成。这种新的趋势可以降低风险,对于不缺乏资本的中国来说,问题在于较差的新药研发基础。



生物技术投资热点


精准医疗时代,靶向药物、单抗双抗、细胞免疫疗法以及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等成为热点。虽然很多的机制和通路还没有研究清楚,但是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对未来会很重要,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目前已知的药物作用分子学靶点已经有约480个,并且新的靶点还在不断出现。分子靶向药和免疫治疗仙子阿比较受到投资人的关注,但是新的难题还在不断出现,比如癌基因的突变、寻找特异性靶点、出现耐药性等问题,所以人们在不断寻找新的方法。


多靶点药物的研发是创新药物设计的重要思路。因为药物靶标通常处于多个信号通路中,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过分激活或抑制体内某一生物靶标分子,在干预其一种生物学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影响其它正常生物学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其它生物大分子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毒副作用的发作,而多靶点药物则可以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小分子多靶点药物“索拉菲尼”的成功,就显示了多靶点药物的优势。


还有靶向药物的联合用药,或抑制同一作用靶点,或抑制通路上下游,或抑制具有代偿功能的不同通路,这也是现在的新尝试。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如今在国内也非常火,很多公司都在研究,虽然CAR-T近来好像出了一些事件让大家倍受打击,但是它依然是近年来真正能够看到治愈效果的重大进展。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够用于实体瘤,市场和商业机制的限制让这项技术的未来存在疑问,因为要使用这项技术需要在医院里进行,主动权无法掌握在医药公司手上。当然,新型CAR-T疗法在治疗实体瘤上也有进展,所以虽然未来存有疑问,但CAR-T仍然是重大的进步。



中国的新药创新时代


从整个药物市场来说,未来几年仍将是生物药的天下,在权威机构预测的2020年最具价值的十大药物中,生物药占据六成,最高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5亿美元,从投资的方面来反映生物医药的情况,投资生物医药最多的VC,其资金投入达到140亿美元。




对中国来说,我们的医药发展很快,完全有可能赶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就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医药市场,但这仅是从体量上来说,我们的问题还在于创新,只有能够自主创新,才能决定是否可以走出国门。


中国的人均健康支出占GDP的比例仅有5.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日本的10.3%和美国的17.1%,因为中国在创新基础上投入相对很少。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处在一个“me too”的模式,不具备创造力,随着许多专业海归的到来,我们要进行源头创新,现在很多科学院校也都在做新药研发,整体趋势都在逐渐向好的“me better”方向发展。


早期的公司并不是说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才是成功的,其实像Biotech在美国的使命就是在一个阶段生存下去,然后通过转让、合作和并购等商务运作,就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使命,被并购之后,团队还在,可以转战其他的创新,不断产生新的成果。


我们现在推崇一种模式,叫做VIC新药开发模式,即VC(风险投资)+IP(知识产权)+CRO(合同外包),尽量减少人员、设施和工厂,形成更加细分的产业链,每个环节专注于完成每个环节的工作,大大提高研发的效率,这也将成为主流的研发模式。

来源:火石创造


关注后,可结交行业牛人,加业务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