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中药,竟然搞定了战斗民族俄罗斯!

来源: 药店经理人/yaod366

来源:本文摘自《笔记杂著医事别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转自:中医书友会  编辑:王超

哈哈哈……让我再笑一会!你看清朝时候外国人也吃中药!

清朝与俄罗斯药材贸易


俄罗斯则又以中国之大黄,大黄为上药,病者非此不治。旧尝通贡使,许其市易,其入口处曰“恰克图”。后有数事渝约,上命绝其互市,禁大黄,勿出口,俄罗斯遂惧而不敢生事。(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天朝与俄罗斯交易,市口在喀尔喀之哈克图地方。庚侍郎(音)尝以主事衔充监督六年,言彼国所需内地绵布、针线、绸缎等物,概以皮张易之,惟茶与大黄尤为珍贵。大黄能愈百病,非得大黄不能生。领票当商者共七十二家,而贩易大黄,独回人穆金禄一人,曾奉部颁龙票,无敢分败者。所行之茶,必湖广所产。盖彼国人内热,非此茶无以解。至回疆以西,则多销潞安茶也。(清·赵遵路《榆巢杂识》卷上) 


大黄简介: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粱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


气特殊,味苦而微涩。


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


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


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


二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


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


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


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


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


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


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


气味较弱。


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


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


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本文系转载,药店经理人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仅作分享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