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因为“鼻前庭炎”而备受困扰吗?

来源: 医药科普/yiyaokepu


一、什么是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


是指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多为两侧发病

鼻部解剖结构


 鼻由三部分组成——外鼻、鼻腔、鼻窦

1、外鼻-突于面部中央,呈底向下的三棱锥体

2、鼻腔-为一顶窄底宽的不规则狭长腔隙,起自前鼻孔,经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

3、鼻窦-是位于颅骨内含气的空腔,围绕鼻腔以自然窦口与

鼻腔相通

   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侧,每侧又以鼻内孔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鼻前庭

即鼻翼内面所对应的空间;前端为鼻前孔,后方为鼻阈,也称鼻内孔;鼻阈: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粘膜连接处。

危险三角区:是指鼻根部与上唇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血液循环的特点:

     外鼻的静脉经内眦v→颈内v,同时内眦V又经眼下v、眼上v→颅内海绵窦,加之面部v无瓣膜,血液可以反流,如, 危险三角区的疖肿→上唇及面颊部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颅内感染

二、鼻前庭炎的病因有哪些?

1、不良习惯

患者多有经常挖鼻的不良习惯

使鼻前庭皮肤损伤

致病菌乘机而入,以致发生炎症;

2、患有鼻部疾病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鼻腔肿瘤、鼻腔异物等

鼻腔内分泌物尤其是脓性分泌物

经常刺激鼻前庭皮肤所致。

3、诱因

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有害粉尘刺激鼻前庭皮肤

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

三、鼻前庭炎时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和体征?

症状:

    急性—表现为鼻前庭处疼痛不适

    慢性—表现为鼻前庭发热、干燥、发痒,用手触之有压痛感

    小儿—啼哭烦躁,搔抓鼻部,以至出血。



体征:

    急性—鼻前庭皮肤局部充血、肿胀或有皲裂及浅表糜烂,鼻毛上附有黏脓块,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

    慢性—鼻毛稀少、常脱落,局部皮肤稍增厚,表面有痂皮形成和脱皮,可见皲裂,清除痂皮后可有小出血创面。

并发症:

    鼻子正好位于脸部的“危险三角区”,这里的静脉回流直通大脑,抠、挖、挤、压鼻前庭后,手上的细菌容易导致炎症扩散。严重时,细菌会直接侵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

四、鼻前庭炎应进行哪些检查?

1、鼻前庭检查

    自我检查—用拇指将鼻尖轻轻推起

可见鼻前庭红肿,或有糜烂

或有鼻毛脱落、局部皮肤增厚

2、也可用到专科医院行前鼻镜检查

五、鼻前庭炎常与哪些疾病鉴别诊断?

1、鼻前庭湿疹:

常为面部湿疹或全身湿疹的局部表现

具有明显的渗出倾向

与过敏因素有关,多见于小儿

2、鼻部丹毒:

患者有剧痛,局部呈弥漫性红肿,境界分明,常波及面部及上唇,全身症状重,有高热。

六、如何治疗鼻前庭炎?

1、病因治疗:

 ①纠正经常挖鼻的不良习惯:

不要因为鼻腔不适,而经常用手触摸,以免引起炎症;

②积极治疗鼻部疾病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消除鼻腔内刺激性的分泌物,减少鼻前庭炎的发生;

③避免有害粉尘刺激

      —生产水泥、石棉、皮毛、烟草,工厂的车间要安装通风防尘设备;当我们出入粉尘较多环境时,一定要戴防护口罩。

2、药物治疗:

注意点:①婴幼儿涂药:用药应省、应薄,不能多而厚,以防药物堵塞鼻腔,有碍呼吸;

             ②哺乳儿童:注意勿使奶渍浸入皮损区;

             ③禁止用肥皂水洗患处。

3、中药治疗

银黄口服液,功用:清热、解毒。每日3次,每次1支。每支10ml。

黄连上清丸,功用:清热、降火、通便。用法:6g,每日2次。

牛黄解毒片,功用:清热解毒。用法:2~4片,每日3次。


4、鼻腔剧痒者

可给以针灸或穴位按摩,取穴为神门、曲池、合谷

5、鼻疖反复发作的患者

应注意寻找病因,如,糖尿病、肾炎等,积极给予治疗。

七、哪些措施可有效预防鼻前庭炎?

1、抠鼻子是健康恶习要改正:

禁止挖鼻,成人应禁止拔鼻毛,种习惯不仅不雅,还很不健康

因为—鼻腔黏膜的血管细密且表浅

      用力抠挖,很容易造成黏膜破损、出血 ,指甲缝里携带大量细菌,引发鼻内炎症,有了鼻屎还是温水清洗比较好。

2、多涕小儿及鼻炎患者:

注意随时擦净小儿鼻涕,成人及时擤尽鼻涕,使鼻腔保持通畅干净。

3、积极治疗一切鼻部疾病:

及时服药及使用外用药;不可乱用外用药,并注意其用药反应;对药物性皮炎者,禁用有致敏可能的药物;禁止用肥皂水清洗患处。

4、平时饮食注意点

①禁食:

     刺激性辛辣味食品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大蒜、大葱、胡椒、辣椒、生姜,厚腻、油炸类食物等,—以免诱发或加重鼻前庭炎

②注意多摄取:

    富含维A、维B、维C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类、豆制品、胡萝卜、南瓜、核桃、绿叶蔬菜等等。必要时口服维A、维C、复合维B片剂,以利提高机体抵抗力,尤其是鼻腔黏膜、皮肤的抗病能力

医药科普

微信ID:yiyaokepu

微博:@医药科普

动态 | 医药 | 科普 | 药店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