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于基因编辑大咖张锋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前不久,年仅34岁的他,因在基因编辑领域的卓越工作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授予终身教授,这打破了我国“两弹一星”元勋,大家熟知的科学家钱学森35岁在该校晋升为终身教授的华人纪录。但众所周知,张锋也一直深陷CRISPR专利权之争的漩涡。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其身后的团队、学校的影响力以及相关的巨大经济收益,而且也关系到未来诺贝尔奖项的归属之争。
而话说好事成双,就在今日(2月15日),美国专利审判部门(The U.S. Patent Trial and Appeal Board)宣布,认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Broad研究所张锋团队拥有其开发的CRISPR基因编辑工具的专利权。这也意味着一直纷争的CRISPR专利权之争有了结果,对此,《Science》、《Natur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不过,此次的裁决结果可能会遭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ennifer Doudna团队的反对,并可能提出上诉,因为他们比张锋早七个月提出了一项相关专利申请,其中提及了一项与张锋团队专利大致相同的技术,他们认为发生了“专利冲突”。
美国专利审判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Broad研究所张锋团队已经说服我们,他们提供了不同的素材,以证实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申请的专利主题不同,所以并不冲突。具体来说,Broad研究所和合作者们被授权的专利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包括人类细胞)的基因组编辑,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合作者申请的专利是关于将CRISPR技术用于到cell-free系统中,并不是涉及真核细胞的基因组编辑。”
Broad研究所
近些年,“基因魔剪”CRISPR-Cas9作为生命科学领域最闪耀的明星,火爆整个生命科学领域。这一技术弥补了传统基因编辑技术的诸多不足,使得基因的“任意编辑”变得越来越容易。如今,科研人员有望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清除每一个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或是治疗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等经典的遗传疾病。甚至,科学家们已经在尝试利用它来攻克癌症的可能。
该技术被媒体评为21世纪最有影响的十大技术之一,也被认为是最有潜力获得贝尔奖的技术之一,因此,众多实验室纷纷加入开发CRISPR/Cas9技术的行列中。除张锋团队之外,还有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dna,以及当前任职于德国Helmholtz感染研究中心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George Church等团队。
从左自右依次为CRISPR 先驱人物 (from left to right): George Church, Jennifer Doudna, Feng Zhang, and Emmanuelle Charpentier
据张锋此前接受美国媒体STAT的访谈中提到,2011年2月,他在一场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接触到CRISPR,随即和当时的学生丛乐决定跳过原核生物,直接在老鼠和人类的细胞中研究CRISPR系统的有效性,并在2012年春完成基础工作,但为有更重大的进展突破,暂时没有发表。
2012年6月28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Jennifer Doudna和瑞典Ume? 大学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确认CRISPR-Cas9系统在体外实验中能“定点”对DNA进行切割。
2012年底, Broad研究所的张锋团队以真核生物为基础开展广泛的实验,并通过缴纳70美元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申请了快速追踪审核通道( fast-track review)。
2013年1月3日,张锋和同事们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在体外将实现CRISPR基因编辑这一精确切割方法应用于小鼠和人类细胞的论文。
2014年4月15日,张锋凭借能证明自己比Doudna更早做出实验的实验记录本,得到了关于CRISPR的首个专利授权。专利权限包括在真核细胞或者任何细胞有细胞核的物种中使用CRISPR。这意味着张锋拥有在除细菌之外的所有生物,包括老鼠、猪和人身上使用CRISPR的权力。
此前,有报道称,截止到2015年11月,张锋团队以及Borad研究所关于CRISPR-Cas9的相关专利在美国已经有14个被批准,在欧洲也有4个已经被批准。2016年5月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文章盘点了近期CRISPR技术相关的十项专利,其中有6项与张锋相关,具体见下表:
图片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张锋
2016年1月,关于谁首先发明了CRISPR技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oudna团队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展开交锋,双方各持一辞。Doudna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为,张锋只是诸多Doudna论文的跟进者之一,将CRISPR运用到老鼠和人类细胞上只需要常规技术。但张锋一方的理由是:Doudna只是预测CRISPR会在人类细胞上有效,自己是第一个将CRISPR运用到人类细胞中的人。美国专利商标局宣布重判CRISPR-Cas9的关键专利,正式启动了“冲突”解决程序,三名专利法官组成的小组将决定张锋是否应该继续拥有CRISPR专利以及其他与此项技术有关的专利。
Jennifer Doudna
本次专利纠纷不仅将决定相关名誉的归属,还将决定哪位科学家和哪所科研机构将获得这项潜在价值达数十亿美元的专利权。波士顿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包括张锋创立的、已经公开募股的Editas Medicine和Doudna创立的Intellia Therapeutics在内,这些公司在过去两年中已经吸引了逾10亿美元风险投资。
2016年12月6日,在这场专利之争的听证会上,张锋一方已经占得优势,据《Nature》杂志报道,相比之下,法官对博德研究所代理律师Steven Trybus的盘问要宽松得多。听证会期间,Trybus援引了当时Doudna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正在“艰难地”将CRISPR应用在真核细胞上。
2017年2月15日,虽然美国专利审判部门将这项革命性基因编辑工具CRISPR的发明权,判归隶属于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Broad 研究所张锋团队,但是对于这一决定,Doudna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电话会议中表示, “我并不认为这一裁决很有道理,之后将可能迫使公司需要为开展CRISPR 项目而需支付Broad一笔许可费。”“我们将考虑所有的可能性推动当前的法律纠纷,他们有一个“green tennis balls”的专利,而我们将可能有“all tennis balls”的专利。”
关于张锋
据了解,张锋于1982年10月22日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1994年随家人移民到美国,读高中时开始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于2004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张锋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系统功能与疾病。他在自然微生物CRISPR系统用于真核细胞(包括人类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方面做出了最前沿的探索。通过CRISPR及其他方法,张锋深入研究了基因和遗传机制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紊乱方面。
张锋于2011年加入MIT,同时在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大脑与认知科学部门,以及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从事科研工作。2013年,他的实验室开发出创新性CRISPR/Cas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编辑基因的可靠性和效率,引起国际关注,因其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获得了众多荣誉。
2014年,张锋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5年获得“年度波士顿人”提名,2016年三月获得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
关注后,可结交行业牛人,加业务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