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我们分2次推送了 《日本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监管考虑》,很多同行已经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献资料。
(点击可跳转)
(点击可跳转)
我们知道日本各大公司公布的仿制药的溶出曲线十分完整,很多品种的溶出条件值得我们效仿。但是在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品种有一条或者数条溶出曲线和参比不一致的情况,让我们感到疑惑。
我们以坎地沙坦酯为例对日本原研品种和仿制品种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对比各仿制企业的溶出曲线及BE试验数据,以求发掘日本制药匠人传说中神奇的精益求精精神。同时也想验证下,支撑溶出曲线做好了,就能过BE这一在业内流传多年的观点,其相关的实际案例究竟如何?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亲自调查案例并进行总结归纳,最终与我们一直听到的观点相互印证,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还原一个品种真实的溶出情况及BE试验的真相。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对一个言论给他贴上正确和错误的标签,对此批判和辩驳,我们只想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这是逻辑推导让人信服的根本。否则泛泛而谈徒留世人背后的窃笑和口水。也是竭力避免对整个行业发展可能造成的误导。我们希望减少这个误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追本溯源的案例以求事实的真相。永远不满足是我们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充满好奇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才能让我们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不忘研发人员的初心。砥砺前行。
时间对我们尽管如此紧张,我们同行依然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连续奋战,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整理给大家呈现上一道大餐。
以一个日本原研品种坎地沙坦酯及相关的日本40个品规的仿制产品的溶出曲线和BE结果,进行了一次细致的调研。本文内容丰富,篇幅很长,感兴趣同行可拿出几天时间来细细品读。技术文章很烧脑,请各位提前做好给大脑降温措施。
下面给大家展现由齐玉威执笔、VIP熊孩子编辑、王成港老师给予审核的原创分析文章。
从日本仿制药企业上市品种---
坎地沙坦酯分析看溶出和BE关系
坎地沙坦酯为日本“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l)拮抗剂,上市剂型为片剂,规格有2、4、8、12mg四种。经查询,坎地沙坦酯为低溶高渗的BCSII类药物。
由于该品种的市场潜力,在日本除原研日本武田的普通片剂在市销售外,尚有35家普通片剂的仿制品及5家口崩片制剂获批上市。这40项后续开发的产品,均与原研武田具有一致的规格数量。
从这些厂家的相关公开资料来看,日本的仿制非常精细,在辅料、片形、重量等方面几乎做到了与原研完全一致;日本企业在仿制该产品时,均对溶出度进行了研究,有的按照日本药典标准进行了单点研究(如“あすか製薬”和“寿製薬”),而有的则根据《薬食審査発0229第10号》研究了多条溶出曲线;在根据《薬食審査発0229第10号》进行研究的企业中,大部分研究了8条溶出曲线,但也有的企业研究了7条相关曲线,如“鶴原製薬株式会社”,更有甚者只研究了4条溶出曲线,如“コーアイセイ株式会社”及“日医工株式会社”的4、8及12mg三规格【说明1】,且“コーアイセイ株式会社”12mg规格产品的溶出曲线均未使用增溶剂,终溶出量不足10%!这样来评价溶出一致性是不是太简单了……【说明2】
虽然“日医工株式会社”在其8mg和12mg规格样品溶出曲线的对比研究中使用了0.1%浓度的吐温80,但曲线差异好像还是有点大【说明3】。
根据《薬食審査発0229第10号》文件,难溶性药物需进行以下条件溶出试验的研究。
根据该文件要求,溶出介质中添加吐温80时,应从0.01%加起,如“ニプロ”、“三和化学研究所”、“日本ケミファ”、“株式会社ビオメディクス”这几家公司在其仿制该产品过程中,测定四规格产品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时均使用了0.01%浓度的吐温80【说明4】,虽然“大興製薬株式会社”在开发2mg规格时只对比了日本药典标准下的溶出,但其它三个规格也是使用了0.01%浓度的吐温80【说明5】,可见该浓度的吐温80是具有合适的区分力的;但“エルメッドエーザイ株式会社”在其资料中使用的则全部为0.1%的吐温80,是“ニプロ”等公司研究所用量的10倍!且2mg及4mg规格均有一条曲线与标准制剂差异比较大【说明6】,不知若按照0.01%的吐温80浓度来进行检测,这个介质甚至其它三条添加吐温80的介质下的溶出曲线会不会显现出更加显著的差异。
虽然“武田テバファーマ”同样使用了0.1%浓度的吐温80,但其溶出曲线并未出现“エルメッドエーザイ株式会社”资料中的问题【说明7】。
“エルメッドエーザイ株式会社”的问题并不算太突出,而“小林化工株式会社”则使用了1%浓度的吐温80,是“ニプロ”等公司使用量的100倍【说明8】!但是,其2mg及4mg规格产品也都有一条曲线与标准制剂差异比较大,难道不同企业在对几乎同样处方工艺下的产品制定具有区分力的曲线时采用的标准不同?
其它仿制厂家所用吐温80的浓度也有差异,比如“日本薬品工業株式会社”和“サノフィ”,2mg及4mg规格使用的吐温80浓度是0.01%,8mg则为0.1%,到了12mg变成1%,从简单的算术来看,2mg到12mg只不过跨越了6倍,但所用吐温80的浓度却增大了100倍,难道规格越大,所用增溶剂的浓度就得以指数级增加?
另外一些仿制厂家有的2mg和4mg规格使用0.01%浓度的吐温80,8mg和12mg规格使用0.1%的浓度吐温80,甚至有的厂家为了研究,12mg规格同时使用了0.1%和1%的吐温80(如“興和株式会社”),足足12条溶出曲线【说明9】;也有一些厂家使用的吐温浓度比较混乱,比如“サンド株式会社”【说明10】,2、8、12mg规格均使用0.1%浓度的吐温80,唯独4mg规格使用了0.01%的吐温80,虽然2、8、12mg三个规格产品的曲线拟合比较好,但4mg规格的曲线拟合还是有点费力,难道是先研究的4mg规格,发现曲线不好拟合后才提高的吐温80的浓度?
2mg规格样品只检测一条曲线的仿制企业也有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大興製薬株式会社”外,尚还有“東和薬品”、“田辺製薬”、“シオノケミカル”、“辰巳化学”、“陽進堂”【说明11】等企业。
一些厂家因为2mg规格产品的一些曲线与原研不一致,直接进行了相关BE试验,如“大原薬品工業株式会社”、“第一三共エスファ”、“ファルマ株式会社”。“第一三共エスファ”和“ファルマ株式会社”更是在其资料中对该规格产品下了“溶出不一致”的结论【说明12】。
“大原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第一三共エスファ”。
“ファルマ株式会社”。
在五家研究本品口崩片制剂的资料中,溶出曲线的对比呈现一种十分混乱的情况,如“沢井製薬”的2、4、8mg规格使用0.01%浓度的吐温80,12mg规格使用了0.1%浓度的吐温80;2mg产品所用的参比制剂为自制4mg口崩片,4、8、12mg规格使用的参比为原研的普通片;从曲线拟合来看,2mg规格的拟合不太理想,而12mg规格直接下了“溶出不一致,通过BE证明一致”的结论【说明13】。
“東和薬品”使用0.1%浓度的吐温80,2、4、8mg规格使用的参比为自制12mg口崩片,12mg使用原研的普通片作为参比。由于大部分规格的参比制剂为自制品,各规格拟合尚可。在后期研究中,只对比了12mg自制品和原研的普通片【说明14】。同时该企业也进行了普通片的仿制,自制12mg普通片也与12mg原研制剂进行了BE研究,但从公布的BE数据来看,两次BE实验中原研制剂的BE数据差异还是非常大的【说明15】。
具有同样问题的还有“ファルマ株式会社”。另外,该企业的所有规格均采用原研的普通片作为参比,但4、8、12mg三规格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差异明显,最终三规格的结论均为“溶出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仍进行了4、8、12mg这三个规格的BE实验,并获得成功【说明16】。
“小林化工株式会社”在其口崩片的开发中继续使用了1%的吐温80,2、4mg两规格使用自制8mg口崩片作为参比,8、12mg使用原研普通片作为参比,虽然溶出介质中所用表面活性剂已高达1%,但8、12mg规格样品的曲线拟合还是让人大跌眼镜【说明17】。
“エルメッドエーザイ株式会社”的产品也有明显的溶出差异,其各规格所吐温80浓度均为0.1%,2、4mg两规格使用自制8mg口崩片作为参比,8、12mg使用原研普通片作为参比,8、12mg两规格的结论为“溶出不一致,采用健康受试者进行BE研究”【说明18】,高血压为一广泛性疾病,难道胃酸缺乏者不会患有高血压?
另,通过查询各国药典,发现该相关品种的溶出方法也不尽相同。
来源
品名
溶出方法
日本JP17
坎地沙坦酯片
含1%吐温20的水溶液,900ml,桨法50转
日本JP17
坎地沙坦酯氨氯地平片
含0.1%吐温80的pH6.8磷酸盐缓冲液,900ml,桨法75转
日本JP17
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片
含0.1%吐温80的pH6.8磷酸盐缓冲液,900ml,桨法50转
美国USP40
坎地沙坦酯片(4、8、16mg)
含0.35%吐温20的pH6.5的磷酸盐缓冲液,900ml,桨法50转
美国UP40
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片(16mg/12.5mg)
含0.35%吐温20的pH6.5的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900ml,桨法50转
中国进口标准
坎地沙坦酯片
含1%吐温20的水溶液,900ml,桨法50转
韩国药典第十版
坎地沙坦酯片
含1%吐温20的水溶液,900ml,桨法50转
从汇总表格可以看出,该品种溶出方法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日美两国的标准,从所用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介质类型及搅拌桨转速等方面均有区别,也许由于两国对溶出方法关注的差异而造成。
以上是我个人对该品种在日本的仿制情况的一些了解,由于我英语只认识26个字母,日语更是不堪,翻译理解的难免有所偏僻,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海涵。
附录总结:坎地沙坦40家品规仿制药溶出曲线和BE试验详细的总结,供大家参考,建议你在电脑上打开观看。
附录说明:
【说明1】
IF文件:
【说明2】
IF文件:
12mg溶出介质未加表面活性剂,或许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未公布相关数据;2、4、8mg规格添加了表面活性剂
【说明3】
溶出曲线差异虽然大,但BE还是过了
8mgBE:
12mgBE:
【说明4】
ニプロIF文件:
三和化学研究所IF文件:
日本ケミファIF文件:
株式会社ビオメディクスIF文件:
2mg溶出曲线:
4mg溶出曲线:
8mg溶出曲线:
12mg溶出曲线:
在“株式会社ビオメディクス”相关公开资料中,IF文件显示所有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介质使用0.01%浓度吐温80,但各规格的“”文件显示:2、4mg使用0.01%浓度吐温80,8mg使用0.1%浓度吐温80,而12mg则使用1%浓度吐温80。
【说明5】
IF文件:
【说明6】
IF文件:
【说明7】
IF文件:
【说明8】
IF文件:
【说明9】
IF文件:
【说明10】
IF文件:
【说明11】
東和薬品IF文件:
田辺製薬IF文件:
シオノケミカルIF文件:
辰巳化学IF文件:
陽進堂IF文件:
【说明12】
大原薬品工業株式会社IF文件:
第一三共エスファIF文件:
IF文件:
【说明13】
IF文件:
【说明14】
IF文件:
東和薬品自己的高规格只对比了高规格参比制剂的溶出及BE,低规格和自己的高规格对比溶出,其口崩片2mg、4mg、8mg、12mg规格片重分别为62mg、124mg、210mg、315mg,2mg、4mg规格处方片重成比例,8mg、12mg规格处方片重成比例。
【说明15】
12mg普通片BE数据:
12mgOD片BE数据:
【说明16】
IF文件:
4mgOD片BE数据:
8mgOD片BE数据:
12mgOD片BE数据:
【说明17】
IF文件:
【说明18】
IF文件:
目前学英语的同行要比学日语的同行多的多。翻译起英语文文献资料显然不是问题。看日文的资料,我们绝大多数人只能借助谷歌翻译看看了,没学过日语的相对就困难了些,羡慕能用双外语看世界的同行。作为研发人员不会简单轻易接受人云亦云的观点。我们还是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严格和细致的分析和推导,经过反复交流讨论和的确认总算能拿出点东西给大家分享。我们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日本IF文件中吐温用量0.01%0.1%1.0%不同厂家和品种标的五花八门,是笔误?还是马虎?还是其他原因这个等有机会我们再细细道来了。感谢王成港老师给本文进行了细致的审核和指导。
我们所表达的观点都有详细的EXCEL表格汇总和【说明】作为依据。希望我们这番探索能给各位同行以启示和思考。从而以正确的思考方式来应对一致性评价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欢迎各位大师对我们做出分析给予点评和指导。你的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引发争论,而只是给大家展示日本再评价品种不同仿制药厂家对同一个品种进行仿制时溶出和BE之间呈现的不一样的“烟火”。作者和编辑并没发表他们对此的看法。我国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只有几年,且成果不多,也没有橙皮书参考,因此只能靠我们这一代人在摸索中前行,参考先进国家的经验是比较快捷的方法。日本再评价品种阿托伐他汀钙等诸多品种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大家可以效仿我们这样的总结归纳去整理一番,看看你有什么额外的发现。这也提示我们同行和监管部门在中国一致性评价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有所心理准备!
这篇文章凝聚了翻译者、校对者的心血,非常辛苦,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可以点击一下“阅读原文”到研如玉的原创文章,拉到最下面打个赏,也算是对作者辛勤工作的一种认可。谢谢!
本文已经原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及本群所有,转载须联系群主!
投稿请联系群主(邮箱:9111628@qq.com)或微信编辑(1642214@qq.com)。
请欲加入本群同行仔细阅读本群首页介绍了解本群加群要求和群规则。
查看以前的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之后查看历史消息。
——研如玉——
药研人的网上家园
QQ1群号:185255786已经满员停止加人
QQ2群号:555352622开始接受申请加入目前已经突破1000人
申请加群:单位+姓名+电话申请,否则一律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