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高位截瘫患者刘小丽完成13万字纪实文学《如果,嫦娥坐在轮椅上》,讲述自己笑对人生的心路历程,被授予“中华身残志坚优秀人物”称号。
天生残疾注定与轮椅为伴
1987年4月,刘小丽在曲沃县一户普通农家出生,然而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她就被医生诊断为先天性重度脊椎裂。这意味着,她这辈子都只能坐在轮椅上,无法像常人一样站立、行走。
倔强性情激发对学习热情
从8岁至24岁长达16年的黄金时光里,她从未踏出过家门。她的天空,只有自己家院子上方看到的那么大。当父母去种地、家里就只剩下刘小丽独自一人。不过,她却从未因为只是一个“小小的我”,而放弃自己、放弃生活。
每天看着弟弟妹妹背着书包上学、放学,她异常羡慕。每逢弟弟有不会做的题,从不找她,只找二姐。在弟弟眼里,她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这深深刺激了刘小丽的自尊心,她发誓,这辈子绝不做文盲!
13岁时,刘小丽偷偷拿起弟妹们的课本,从拼音学起,直到学会查字典,能看懂高尔基的《在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生活态度,即便我不能出门,也可以日复一日地学习、阅读,直到走出自己给自己打造的枷锁。”
阳光心态征服自己影响他人
除了阅读,她最爱看电视新闻,这让她觉得自己与世界的距离并不遥远。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小丽看到天津卫视的一档节目《沟通无限》,里面讲述了两个残疾女孩的励志故事。“我以为残疾人都和我一样,呆在家里,没有朋友,从不出门,只能生活在孤独里。她们让我发现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她鼓起勇气拨通栏目组的电话,要到了两个女孩的联系方式。从此,她在世界上有了两个好朋友。
此后,小丽又从网上认识了公益组织“心灵史诗”的志愿者张老师。张老师在简单了解了她的身体状况、学习状况以及最大的愿望之后,向她推荐了一家网络学校。从此,她也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只是,她的教室不是学校的课堂,而是父母专门为她购买的电脑。除了吃饭睡觉,她几乎整个白天都坐在电脑前上课。晚上,由于身体太过疲累,她会忍不住不断地翻身。为了不吵醒父母,她只能硬扛,尽量减少翻身的次数。
2008年,当刘小丽从电视里看到汶川地震的新闻后,便用家里的电话,经过多方打听,与一些地震孤儿取得联系。“因为我是从孤独里走来的人,所以我了解那种内心的孤独是怎么回事。”刘小丽说,那些地震孤儿的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她无法靠一个电话说服他们,她只能告诉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们自己是如何面对挫折与孤独的,“我希望他们能因此得到启发。”
之后,刘小丽开始自学心理学,2010年还在网站上申请了一个名为“知心姐姐”的账户,利用电脑、电话做公益:为那些像自己一样走不出家门的残疾人朋友答疑解惑,让他们像她一样走出身体的囚笼,走到心灵的阳光下,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说:“无论是面对面,还是打电话、网络聊天,我都希望对面的人能认为我是一缕阳光,而不是一团乌云。”
纪实专著述说励志“嫦娥”
在很多熟悉她的人心里,都记得刘小丽曾说过的一句青春宣言:“学会在废墟里欣赏完美,大胆欣赏自己的美。”她的坚强,令他们动容。
2016年年初,她完成了一部长达13万字的纪实作品《如果,嫦娥坐在轮椅上》,被誉为“曲沃张海迪”。
2016年10月28日,刘小丽在荣膺一连串的各项荣誉之后,又荣获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社会新闻工作部、中华大地之星征文评选活动组织委员会等联合颁发的第二十六届中华大地之星“十佳新闻人物”,并被授予“中华身残志坚优秀人物”称号。
2016年11月23日,刘小丽在曲沃县特教中心举办了自己的新书《如果,嫦娥坐在轮椅上》首发仪式。这本书成稿于2014年,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位自幼高位截瘫的女孩,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笑对人生的心路历程。由于书的内容真实而感人,成稿之后迅速引起曲沃县残疾人联合会及当地一些公益人士的关注。在他们的积极奔忙、赞助、筹备之下,书稿得以由北京的团结出版社出版,山西省著名作家张锐锋题写书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部兼学术部原主任、高级记者阮观荣作序。
“我只想把自己的真实经历讲述给我的读者们,让大家了解一个高位截瘫女孩儿的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很多极为平常的事也许对于常人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带着先天性残疾的女孩儿来说,却意味着极大的困难。我6岁的时候就明白,从座椅上摔下来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在父母从地里上工回来前,一定要用尽全身的力气重新爬回去。我不想让我的双亲伤心。”刘小丽操着一口很是标准的普通话,平静地对记者说出这番令听者动容的话。
11月23日当天,来参加刘小丽新书首发仪式的人很多,除了100余位曲沃当地的志愿者和公益人士外,还有来自曲沃县团委、妇联、残联、文联的相关领导。当刘小丽为每个人在每本书的扉页上签下自己名字的时候,她的内心忍不住升腾起一种感觉:她这样一只曾经幽居在笼子里的小鸟,终于可以像嫦娥一样,飞向自己向往的天空了。刘小丽说,嫦娥是她的偶像,正因为此,她才将自己的新书命名为《如果,嫦娥坐在轮椅上》。
(文字:张瑾)
(供图: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 杨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