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药物: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疾病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药动学
离子障现象:分子型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型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
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滤过、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膜转运(胞饮、胞吐)
药物进入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首过效应:从胃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之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于胆汁排泄量大,导致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成分明显减少的效应。
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因此没有首过效应。
避免首过效应的其他给药方法:直肠给药、舌下给药
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过程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及其特点:
1)与血浆蛋白结合
特点: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之后形成结合型药物,失去活性,不能跨膜转运成为一种暂时的贮存形式;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低,因此可以发生药物之间的竞争。
2)器官血流量
3)药物与组织细胞的亲和力
4)体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
特点:升高pH有助于碱性药物的跨膜转运。降低PH有助于酸性药物的跨膜转运。如升高胞外pH可使弱酸性药物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降低胞外pH可使酸性药物向胞内转移
5)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
代谢:药物作为外源物质在体内经酶或其它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又称为生物转化。肝脏为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药物代谢时相:I相生物转化、II相生物转化
I相生物转化:通过氧化、还原、水解在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或脱去功能基团(-OH、-NH2、-SH)而形成极性很高的代谢产物
II相生物转化:药物分子的极性基团与内源性物质如、硫酸、醋酸等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的水溶性产物经尿液排泄
药物代谢酶: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统称药酶。肝脏中药酶种类多含量丰富。
常见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P3A4、CYP2C9、CYP2D6
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药物本身就是其所诱导的代谢酶的底物,药物代谢酶活性增高,称为自身诱导。
排泄: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排泄、消化道排泄、其他途径排泄(汗液、泪液、唾液、乳汁)
肝肠循环:部分药物经肝脏转化形成极性较强的水溶性代谢产物,被分泌到胆汁内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随后经粪便排泄,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肝脏→胆汁→胆道→小肠→肝脏)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
公式:
消除半衰期公式:
经5个半衰期药物可从体内基本消除
零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
公式:
消除半衰期公式:
给药剂量越大t1/2越大
清除率(CL):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
公式:
(A为药物总量、AUC0→∞为曲线下峰面积)
表观分布容积Vd:药物分布达到平衡时,体内药物按照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所需体液容积。Vd越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越大。
公式:
(A为体内药物总量,C0为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时的血药浓度)
生物利用度: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公式:F=(A/D)×100% (D为用药剂量)
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
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仅取决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提高给药频率或增加给药剂量均不能使稳态浓度提前到达,而只能增加体内的药物总量(即提高稳态浓度水平或峰浓度Cssmax与谷浓度Cssmin之差)
负荷量:负荷量指首剂量加大,然后给予维持剂量,使稳态血药浓度(稳态治疗浓度)提前产生。
药物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一定范围之内成比例
最小有效剂量:又称最低有效浓度或阈剂量,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继续加大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加,该效应称为最大效应,也成为效能。
药效学
药物作用(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效应(effect):药物作用所致的机体细胞和器官功能的改变。使原有功能水平提高称为兴奋(excitation);使原有功能水平降低称为抑制(inhibition)
药物的选择性(selectivity):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而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指能改善患者异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身体状况恢复正常的作用。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
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
副作用是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反应
量效关系的表达
量反应:可用数量分级表示的效应
质反应:只能以阳性和阴性来表示的效应
效能: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效价强度: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剂量
阈剂量:刚刚能引起药效的剂量,亦称最小有效量;
无效量:不出现药效的过小剂量
治疗量:大于阈剂量能产生治疗效果,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亦称常用量
极量:较治疗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是国家药典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
中毒量:超过极量而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引起中毒的最小剂量称之为最小中毒量
致死量:导致中毒而致死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个体死亡的剂量
半数有效量(ED50): 引起半数个体出现效应的剂量.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TI=LD50/ED50
安全指数(safety index):SI=LD5/ED95
安全系数(safety margin):SM=(LD1-ED99)/ED99×100%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
药物与受体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或胞核中的特殊蛋白质,能识别和传递信息
受体特征:
饱和性:受体数目有限会出现饱和现象。
专一性:特定的受体与其特定配体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
可逆性: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可被其他特异性配体置换。
灵敏性:很低浓度的配体就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显著的效应。
多样性:同一受体可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组织,而产生不同的作用。
受体的调节
向上调节(Up-regulation):长期使用阻断剂受体数目增加,敏感性增强。
向下调节(Down-regulation):长期使用激动剂受体数目减少,敏感性减弱。
受体调节引起的效果:药物的耐受性、停药反应
受体的分类
G蛋白偶联受体: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Ca2+、K+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型受体:N型乙酰胆碱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胰岛素受体
细胞内受体:甾体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维生素A受体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剂: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部分激动剂(部分拮抗剂):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但是内在活性不如激动剂强。这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相对于拮抗剂而言为部分激动剂,相对于激动剂而言就是部分拮抗剂
拮抗剂: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反向激动剂:有亲和力但是内在活性与激动剂完全相反
竞争性拮抗药
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与受体结合
特点:量效曲线右移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
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或与受体结合后能改变效应器官的反应性
特点: 量效曲线右移和最大效应降低
拮抗指数pA2:加入拮抗药,使2倍浓度的激动药产生的效应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的反应相等,所加拮抗药的摩尔浓度负对数既pA2 。用来表示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强弱。
其值越大拮抗作用越强。
亲和力指数PD2:引起药物最大效应一半(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的药物剂量的负对数
其值越大亲和力越强
药物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使原有效应增强
拮抗作用:使原有效应减弱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因素:药物剂型、给药途径
机体因素:种族、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特异体质、病理情况(肝、肾疾病对药效的影响)
心理因素环境因素
药物总效应=药理学效应+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非特异性药物作用+非特异性医疗效应+自然恢复
安慰剂绝对效应=非特异性药物作用+非特异性医疗效应
传出概论
胆碱能神经:所有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所有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主要分布在汗腺)、运动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受体分型、分布及其效应
胆碱受体
M1—M5:分布在心肌、平滑肌、腺体、眼睛,
N1:分布于神经节、肾上腺
N2:分布于骨骼肌
M1—M5和N1的效应为:心率下降、心肌收缩力下降、血压降低、瞳孔收缩、血管扩张、腺体分泌上升、平滑肌、胃肠道、膀胱、支气管收缩
N2的效应为:骨骼肌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α1:分布于皮肤、粘膜、内脏血管、眼(虹膜)、括约肌
效应为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扩大瞳孔、括约肌舒张
α2:分布于皮肤、粘膜、内脏血管、胃肠壁
效应为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胃肠壁舒张
β1:分布于心肌、肾小球旁细胞
效应为心室收缩力上升、房室结传导上升、心率上升、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分泌上升
β2: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平滑肌、骨骼肌
效应为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舒张,骨骼肌、冠脉血管扩张
β3:分布于脂肪组织
效应为脂肪组织的降解
胆碱能占优势:胃肠、膀胱、腺体
去甲肾上腺素能占优势:心血管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抗胆碱酯酶药
乙酰胆碱
M样作用(小剂量):心率、传导能力、心力下降、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胃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腺体分泌增加
N样作用(稍大剂量)
N1: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
N2:骨骼肌收缩
醋甲胆碱(M、N受体激动剂):
选择性较强:心血管作用明显
用于:口腔粘膜干燥症
禁忌症:支气管哮喘、冠脉缺血、溃疡病
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
效应:
1. 眼
缩瞳:虹膜括约肌收缩
降低眼内压:缩瞳前房角扩大房水回流
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驰;晶体变凸;屈光度变大;调节痉挛,视远模糊。
2.腺体分泌增加
3.平滑肌、胃肠、支气管收缩
用途:
1.治疗青光眼
闭角型(压缩型)前房角间隙狭窄
开角型(开放型)巩膜静脉窦血管硬化
2.治疗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
防止虹膜与晶体粘连
不良反应:其他M样效应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
2.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非去极化型肌松药过量中毒
不良反应
过量:恶心、呕吐、腹痛、肌肉震颤、肌无力加重(胆碱能危象)
禁用: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梗塞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难解离物质,时间一长会导致胆碱酯酶老化失活,使得乙酰胆碱含量增加。轻度中毒时以M样反应为主;中度中毒时以M、N样反应为主;重度中毒时出现M、N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抢救有机磷中毒时,要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交替使用(避免阿托品中毒)
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药理作用
竞争性阻断M受体
1.腺体分泌减少(汗液、唾液>泪腺、呼吸道>胃壁细胞)
2.眼
①扩瞳:括约肌松弛, 扩大肌保持原张力
②升高眼内压:前房角变窄,阻碍房水回流
③调节麻痹: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体扁平→屈光度下降→视近不清
3.内脏平滑肌松弛
取决于平滑肌其功能状态,如果处于痉挛状态则松弛明显。
选择性:胃肠> 输尿管、膀胱逼尿肌>胆囊、支气管
子宫平滑肌影响小
松弛胆道、膀胱的括约肌
4.心脏(主要表现在对窦房结、房室结的影响,而对心室肌作用不明显)
小剂量:心率下降。原因:抑制突触前膜M1受体导致负反馈调节,引起乙酰胆碱含量上升
大剂量:心率上升,传导加快 。原因:抑制突触后膜M2受体,解除迷走神经的对心脏的抑制
5.血管
小剂量:血管血压 无影响
大剂量:扩张血管(机制不明);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6.中枢神经系统
治疗量:轻度兴奋
大剂量:兴奋
中毒量:先过度兴奋后转向抑制
临床应用
1.解除平滑肌痉挛
2.制止腺体分泌
3.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眼底
4.验光(儿童)
5.抗感染中毒性休克
6.抗缓慢型心律失常
7.解救有机磷中毒
不良反应:口干、心悸、皮肤潮红、视力模糊、排便困难、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禁忌症:青光眼;前列腺肥大
N2受体阻断药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
特点:
使用初期会有短暂肌束颤动,易产生耐受
过量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救
去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
特点:
肌松前无肌颤
中毒时可用新斯的明解救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
1. 心血管系统:
心脏:心脏兴奋、心脏收缩力上升、心率上升、传导加快、心肌代谢加快、耗氧量上升;
过量时:心律失常;氟烷含量上升
血管:兴奋α1受体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兴奋β2受体骨骼肌血管、冠脉舒张
双向反应:小剂量时,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降低、脉压上升;大剂量时,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上升、脉压降低。
2.平滑肌
支气管:兴奋β2受体使支气管松弛,特别是平滑肌痉挛时;兴奋α1受体时粘膜血管收缩消除水肿。抑制α1受体则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如组胺等)
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括约肌收缩或松弛
膀胱:逼尿肌松弛,三角肌与括约肌收缩
3.代谢
血糖上升、脂肪分解加快、组织耗O2加快
4.中枢
大剂量时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用途
1)心跳骤停
2)过敏性疾病
①过敏性休克首选(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减少渗出,消除水肿;强心,改善心脏功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
②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
③支气管哮喘
3)与局麻药配伍使注射部位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延缓局麻药吸收,减少副作用,增强局麻药作用
4)局部止血
不良反应
心悸、头痛、不安、震颤、血压上升
剂量过大:脑出血、心律失常
禁忌
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甲亢
多巴胺
1.心血管
心脏:兴奋β1受体,心力上升,心率不变(大剂量:心率上升);可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
血管:小剂量(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血管和冠脉扩张;大剂量兴奋α受体使血管收缩
血压: 大剂量时血压上升
2.肾脏
低浓度兴奋D1受体使肾血管扩张,肾血流量上升,肾小球滤过率上升;
直接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钠,排钠,利尿。
临床应用
1. 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尤其是伴有肾功能不良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更为适宜;
2. 急性肾衰:与利尿药联合应用
麻黄碱
直接:兴奋α和β受体;
间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舒张支气管;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特点
作用温和、缓慢、持久;易快速耐受;受体饱和/递质耗竭(促进NA释放,耗竭了NA)
临床应用
1)腰麻或硬膜外麻引起的低血压
2)鼻粘膜充血致鼻塞
3)支气管哮喘(预防或用于轻症)
4)过敏反应的皮肤粘膜症状,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去甲肾上腺素
1.血管(对α受体的作用强于β受体)
兴奋α1受体,使血管收缩(皮肤黏膜、肾、肠系膜、肝脑,外周阻力明显增高);
心肌代谢产物增多导致冠脉舒张;血压上升,脉压减少,组织血流灌注减少。
2. 心脏
①兴奋β1受体,使心力上升、心率上升、传导速率加快;心排出量上升;在整体动物中总外周阻力增加
②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降低,心排出量不变或略降;大剂量时自律性增高,心律失常。
3. 其它
妊娠子宫收缩
大剂量:血糖上升
间羟胺
直接:兴奋α1、α2受体,对β1受体的兴奋作用较弱
间接:促囊泡肾上腺髓质素释放
特点
1)升压作用温和、持久(不易被MAO破坏)
2)快速耐受
3)不易引起心律失常、不易肾衰(对肾血管的收缩作用弱)
4)用作为去甲肾上腺素代用品,用于休克
α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
1)兴奋α1受体,高浓度时兴奋β1受体
2)升压作用小于去甲肾上腺素, 但持久,用于低血压状态
3)反射性降低心率,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
4)收缩肾血管作用大于去甲肾上腺素因此休克少用
5)开大肌收缩用于扩瞳 (眼底检查,比阿托品作用弱),不引起眼压升高和调节麻痹,快速短小缩瞳剂
6)收缩鼻粘膜血管用于解除鼻粘膜充血
临床应用
休克:早期急救;神经原性休克等
低血压:嗜铬细胞瘤切除引起的低血压;药物中毒引起的低血压
上消化道出血(口服)
不良反应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用酚妥拉明对抗)
急性肾衰(避免长期使用)
突然停药,易引起BP剧降(改用其他升压药)
禁忌证: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器质性心脏病
β1 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1.心血管系统
①心脏兴奋
兴奋β1受体使心力、心率、传导速率、心排出量、耗氧量上升;过量时心律失常,主要兴奋窦房结,较少产生室性心律失常
②血管舒张
兴奋β2受体使骨骼肌/肾/肠系膜血管舒张;冠脉舒张
2.支气管
兴奋β2受体使支气管舒张;β2受体被抑制时,引起组胺释放
3代谢:
血糖上升、脂肪分解(β3受体)、组织耗氧量上升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2)房室传导阻滞
3)心脏骤停,具有起搏作用,不引起心律失常
4)感染性休克(改善微循环),注意补充有效血容量
不良反应:心悸、头晕、潮红;心律失常(过量)
禁忌:冠心病、心肌炎、甲亢
β1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药理作用
兴奋β1受体,使心力、心排出量上升
正性肌力>>正性心率
临床应用:急性心梗、心衰短期治疗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1.血管
抑制α1受体,扩张血管,血压下降
2.兴奋心脏
①抑制突触前膜α1受体引发负反馈调节,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②低血压引发反射性机制(交感兴奋),使心率、心力、耗氧量上升
3. M样、组胺样作用、抑制5-HT作用
临床应用
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雷诺氏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伤后遗症)
2)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外漏时急救
3)休克(感染/创伤/心源性),与NA联用
4)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
5)心梗/心衰
6)其他: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症、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
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诱发溃疡
严重: 心律失常, 心绞痛
β受体阻断药—洛尔类药物
1.抑制心脏(β1受体):心力、心率、传导、心排出量、耗氧量均降低
收缩血管 (β2受体,反射性交感兴奋)
降低血压
收缩支气管 (β2受体) :诱发或加重哮喘
代谢:脂肪分解减慢,血糖降低
肾素释放减少(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
2. 内在拟交感活性
3. 维持膜稳定 (较大剂量,无临床意义)
4. 其它:降眼压(减少房水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减少儿茶酚胺引起的震颤
非选择性: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纳多洛尔、吲哚洛尔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
兼有α、β1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临床应用: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甲亢、青光眼(噻吗洛尔)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失眠、心动过缓、传阻、急性心衰、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外周血管痉挛、停药反跳
禁忌症:糖尿病慎用、支气管哮喘、房室传阻禁用
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
作用机制:促进GABA与GABA受体结合,增加氯离子通道开放频率,增加氯离子内流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小剂量时,具有抗焦虑作用,用于焦虑症的治疗
2.剂量增大时,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用于延长非快速动眼睡眠2期,缩短3、4期从而减少夜惊和梦游症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用于缓解大脑损伤所导致的的肌肉僵直
5.较大剂量可引起暂时性记忆缺失
巴比妥类
作用机制:增加氯离子通道的开放时间,增加氯离子内流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镇静催眠
2.抗惊厥、抗癫痫作用。用于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3.麻醉
注意:
1.巴比妥类药物可改变正常的睡眠模式,引起非生理性睡眠。久用停药后会引起睡眠障碍。现已很少用于镇静催眠。
2.巴比妥类药物是肝药酶的诱导剂,可以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影响药效。
中毒解救
1)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吸氧,行人工呼吸,甚至气管切开
2)应用中枢兴奋药
3)为加速巴比妥类药物的排泄,可用碳酸氢钠等碱化尿液的药物,严重者可采用透析疗法。
药物相互作用
巴比妥类药物是肝药酶诱导剂,诱导提高药酶活性。加速自身代谢的同时,还可加速其他药物经肝代谢,如性激素、皮质激素类、口服避孕药、强心苷、苯妥英钠及四环素等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苯妥英钠:
作用机制:1)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2)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3)抑制钙调素激酶活性,降低突触传递功能。
药理作用:降低细胞膜对钠离子和钙离子的通透性,抑制其内流导致动作电位不易产生。从而防止异常放电的信号扩散。
临床应用:治疗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注意:苯妥英钠选择性地阻断哺乳动物的L型钙离子通道而不能阻断T型钙离子通道,因此对癫痫小发作无效。苯妥英钠是肝药酶诱导剂。
卡马西平
作用机制:与苯妥英钠类似
临床应用:治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的首选药物
苯巴比妥
药理作用:1)抑制病灶异常放电;2)抑制异常放电扩散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乙琥胺
药理作用:抑制T型钙离子通道
临床应用:癫痫小发作
丙戊酸钠
药理作用:阻止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
临床应用:广谱性抗癫痫药,但是由于肝毒性而不作为首选药物
硫酸镁
作用机制:镁离子可以特异性地竞争钙离子受体,拮抗钙离子的作用,干扰乙酰胆碱的释放使得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减少,导致肌肉松弛。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缓解子痫、破伤风等引起的惊厥。
抗精神失常药
氯丙嗪
药理作用及机制
1)中枢神经系统:拮抗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受体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拮抗黑质-纹状体系统的D2受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拮抗延髓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达到止吐的效果;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引起人工冬眠,使人体温度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拮抗肾上腺素α受体和M胆碱受体。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拮抗结节-漏斗系统中的D2受体,引起催乳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增多而促皮质激素减少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3)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冬眠合剂:氯丙嗪、哌替啶、异丙嗪)
注意:
1)氯丙嗪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因此对晕动症(晕车、晕船)无效
2)氯丙嗪能降低正常的体温,而解热镇痛药可以降温但是不能降低正常体温
3)氯丙嗪能阻断α-受体和M-受体,因此中毒时不能用肾上腺素升压
药物相互作用
1)可以增强其他一些药物作用,乙醇、镇静催眠药、抗组胺药、镇痛药等,联合使用时注意减少剂量。
2)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可以加快氯丙嗪的代谢。
碳酸锂
作用机制:1)在治疗浓度抑制去极化和钙离子依赖的NA和DA从神经末梢释放而不影响或促进5-HT的释放;2)摄取突触间隙的儿茶酚胺,并增加其灭活;3)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酯酶C所介导的反应;4)影响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的分布,影响葡萄糖的代谢
临床应用:狂躁症的治疗
注意:碳酸镁安全范围窄,不良反应多。使用时应该监测血药浓度,超过1.6mmol/L时立即停药
丙咪嗪(三环类抗抑郁药)
作用机制:阻断NA、5-HT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
临床应用:1)治疗抑郁症;2)治疗遗尿症;3)焦虑和恐惧症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左旋多巴
作用机制: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的不足而发挥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帕金森病
注意:
1)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病无效(因为这一类药物抑制了D2受体)
2)不能单独使用,因为左旋多巴在外周被氨基酸脱羧酶降解,因此常与外周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一起使用
石杉碱甲
药理作用:强效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临床应用:老年性记忆功能减退及阿兹海默病的治疗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NSAID)
NSAID药物作用机制:抑制诱导型环氧酶COX-2活性。
各种理化和生物致病因子可以诱导COX2表达,增加炎症因子前列腺素(PGs)的合成。抑制COX-2的活性可以抑制PGs的形成,达到解热镇痛的效果。NSAIDs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与抑制COX-2有关而抗血栓作用及多数不良反应则可能与抑制COX-1有关
NSAIDs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人无影响。仅影响散热过程,不影响产热过程。
机理: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加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COX2)活性,从而抑制该部位前列腺素(PG)的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定点恢复正常
2.镇痛作用
有效:慢性钝痛
无效:创伤性剧痛、内脏绞痛
部位:主要在外周。
镇痛机制:抑制局部PG合成,减轻PG致痛作用,且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
3. 抗炎作用
PG是致炎、致痛物质,抑制PG合成达到抗炎作用(苯胺类药物无抗炎作用)。
4.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小剂量阿斯匹林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PG合成酶,抑制血栓形成;
大剂量抑制血管壁的PGI2,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
①降低发热者体温而不影响正常体温。
②对炎症性疼痛有明显疗效。
③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和痛经等。
2.抗炎抗风湿
大剂量(3-5g/d)有明显消炎抗风湿,使急性风湿热患者退热,关节红、肿、痛缓解,血沉下降,主观感觉良好。
3.抗血栓形成
①低浓度时不可逆抑制COX-1的活性,影响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的保护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胃溃疡;饭后服用本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2.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罕见过敏性休克和“阿司匹林哮喘”(与抑制了COX及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3.凝血障碍:大量、长期使用抑制凝血功能,延长出血时间。
4.水杨酸反应:过量时出现的中毒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力障碍等综合症。
解救: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5.瑞夷(Reye)综合征(发生概率低):
对象: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
表现: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可致死。
6.肾损害:老人及肾功障碍者易致肾损害
药物相互作用
1.与香豆素类抗凝药、磺酰脲类降糖药、氯丙嗪等合用,发生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置换作用,能增强上述药物的作用;
2.与呋噻米合用,竞争肾小管分泌系统而使水杨酸排泄减少造成蓄积中毒。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特点:几乎无抗炎作用,临床仅用于解热镇痛;无明显胃肠刺激作用,对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的头痛、发热患者(如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适用本药。
不良反应
1.偶见皮肤粘膜过敏反应;
2.极少数患者可致肾毒性;
3.过量误服可致急性中毒性肝坏死。
药物相互作用
1.长期饮酒或应用肝药酶诱导药如巴比妥类患者,长期大量服用本药,易发生肝脏毒性反应
2.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合用可增加其毒性
吲哚衍生物及类似物—吲哚美辛
特点: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强大的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临床应用:关节炎、腱鞘炎、强直性脊椎炎、痛经等。
不良反应
1.眩晕、前额痛、精神障碍等发生频率最高;
2.诱发或加重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3.出现过敏反应、哮喘发作、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特点:抗炎作用突出,胃肠反应发生率低,应用广泛。
临床应用: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痛经等的治疗
镇痛药
镇痛药与解热镇痛药的区别
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镇痛效果强
解热镇痛药:作用于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镇痛效果弱,同时兼有解热、抗炎作用
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作用部位在Ⅲ、Ⅳ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脊髓胶质区的阿片受体,会产生欣快感;
②镇静、致欣快作用:致精神依赖性;
③抑制呼吸(急性中毒时的致死原因):激动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抑制脑桥呼吸中枢减慢呼吸频率,减小潮气量;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④镇咳:激动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减轻咳嗽反射。
⑤其他作用
缩瞳:兴奋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针尖样瞳孔(中毒表现);
恶心和呕吐:兴奋延髓脑干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的阿片受体;
抑制促性腺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的释放。
2.外周作用
①消化系统:便秘;抑制胆汁、胰液和肠液的分泌;兴奋胆道奥狄括约肌(引发胆绞痛)
②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促进组胺释放,扩张血管,外周阻力下降 ,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颅内压增高:抑制呼吸导致CO2积蓄使脑血管扩张。
③抑制免疫
④ 其他:排尿困难、尿潴留;哮喘;降低分娩子宫收张力,延长产程。
临床应用
1.镇痛
①用于各种原因的疼痛,特别是对其他镇痛药无效的疼痛
②胆绞痛和肾绞痛:应加用M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
③心肌梗死性心前区剧痛—镇静和扩血管
2.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需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
①镇静和欣快,减轻病人的烦躁和恐惧。
②抑制中枢对CO2敏感性°呼吸由浅快变深慢
③释放组织胺,扩张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3.止咳止泻
不良反应
1.治疗量:恶心、呕吐、呼吸抑制、 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体位性低血压和免疫抑制等 。
2.连续多次给药机体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
禁忌:疼痛原因未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产妇、哺乳妇止痛、颅内压增高、肝功能严重减退、失血致血循环不良
急性中毒
原因:用量过大
表现: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紫绀、少尿、体温下降,甚至呼吸麻痹。
抢救:人工呼吸,给氧。
呼吸抑制:用纳洛酮治疗,加人工呼吸。
药物相互作用
1.镇静催眠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新斯的明、乙醇等可增强吗啡的中枢抑制效应,延长其作用时间
2.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可增强吗啡的镇静、镇痛及心血管作用。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心力衰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交感神经的激活与β1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
2.内分泌的异常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负向因素)
AVP(精氨酸加压素)释放增加(负向因素)
内皮素(endothelin, ET)(负向因素)
心钠素(心房肽,ANF)(正向因素)
其他内源性调节物
3.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治疗心衰的药物分类(ABCD)
A: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氯沙坦)
B:b-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C: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硝苯地平)
D:利尿药(噻嗪类)
其他治疗CHF药
强心苷类:地高辛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b-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钙增敏剂:匹莫苯
血管扩张药:硝普钠
血管紧张素AngⅠ转化酶抑制药
作用机制:
1.抑制AngⅠ转化酶的活性:抑制AngⅡ生成;降低儿茶酚胺、加压素、内皮素含量,上调b1R受体;缓激肽含量上升,促进NO生成;醛固酮生成减少;恢复心钠肽含量及清除自由基。
2.改善血流动力学: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心排出量上升,室壁张力降低,肾血流上升。
3.逆转心肌的重构肥厚
强心苷
特点:甙元中甾核上的羟基数多者发挥作用快,持续时间短。
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对心肌有选择性的直接收缩作用,加强正常心肌或衰竭心肌的收缩力。
①使心衰心肌的收缩更敏捷,收缩期缩短,舒张期延长,利于心肌充分松弛及静脉回流。心博出量、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收缩力增加,心率下降,心室容积下降)。
② 对正常心脏的心输出量反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反而增加。
2.负性频率作用
交感神经活性:直接抑制、反射性降低,取消其激活的代偿性作用
迷走神经活性:直接增强,增加窦房结对迷走神经的敏感性,增加心肌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地高辛的迷走效应是其减慢心率和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主要依据。
负性频率作用是强心苷的毒性作用和抑制心肌传导系统的直接结果也是正性肌力间接作用的结果。
强心苷的作用机制:抑制细胞膜钠钾ATP酶的活性,使得钠离子只能通过钠钙交换的方式排出,导致钙离子进入细胞,诱导肌浆网放出更多钙离子,使心肌收缩。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是中毒早期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应注意与因强心甙用量不足,心功能不全未被控制所致的胃肠道症状相鉴别。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视觉障碍,有眩晕、头痛、疲劳、失眠、谵妄等。还有黄视症,绿视症及视物模糊等。
3.心脏反应,为最严重的毒性反应。
①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室性早博及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最多最早见的是室性早博(约占33%),严重的发展为室颤而导致死亡。
②抑制房室传导,可致各种程度的传导阻滞,轻度部分阻滞,严重房室传导完全阻滞。
③抑制窦房结,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引起窦性心动过缓,但窦性停搏少见。
防治措施
1.避免诱因:低血钾、高血钙、低镁血症、缺氧。
2.注意个体化的用药方案,结合严密的临床药效学观察和血药浓度监测(>2ng/ml)
3.握停药的指征。
药物相互作用
1.考来烯胺、新霉素在肠中与地高辛结合,防碍其吸收,降低血浓度;
2.奎尼丁从组织结合处置换地高辛,减少其分布容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提高一倍;
3.胺碘酮、维拉帕米、丙胺太林、四环素、红霉素等可使地高辛血浓度升高。
合用上述药物时应予以调整强心苷剂量。
抗高血压药
调节血压的神经体液因素
1.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3.血管舒缓肽-激肽-前列腺素系统
4.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收缩因子系统
利尿药(噻嗪类、呋塞米、吲哒帕胺)
特点:作用温和、持久,长期用无耐受,可降低心、脑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降压机理
短期:排Na+利尿,降低细胞外液和血容量。
长期:排Na+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含量下降,Na+-Ca2+交换降低,Ca2+内流速度减慢,血管舒张;对去甲肾上腺素等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降低。
临床应用
1.噻嗪类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合用后可抵消其他降压药因血压下降而引起的水钠潴留不良反应。
2.呋塞米用于高血压危象和伴肾功不良的高血压
不良反应:长期用可致电解质紊乱、 脂质紊乱、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血中尿酸水平及肾素活性。
吲达帕胺
药理作用:利尿;降压:扩小动脉;阻滞Ca2+内流;促血管内皮产生NO;抗心肌肥厚
临床应用: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伴水肿者更宜。不致血脂改变,适用于伴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
降压特点:降压稳定、可靠(降压15%~25%);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不影响电解质和脂质代谢,并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肾脏,减轻肾小球损伤;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
临床应用:各型高血压
不良反应:干咳、低血压、高血钾、血管神经性水肿、肾功能损害等。
禁忌:孕妇、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AT1受体阻断药
临床应用:用于各型高血压
β受体阻断药
降压特点:生效缓慢、降压平稳;用量个体差异大;长期用药可逆转左心室肥厚;不致水钠潴留,无耐受性
降压机理
1.阻断心脏b1受体,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出量减少
2.阻断肾小球旁细胞b1受体,肾素释放减少,儿茶酚胺类物质活性降低
3.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b2受体,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4.阻断中枢b受体,促进扩血管因子PGI2合成
临床应用:各型高血压,伴有高心排出量及高肾素活性者、伴CHF、AMI、心绞痛者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可升高血脂,降低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可降低糖耐量。
禁忌:伴有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宜用卡维地洛
钙拮抗药
降压特点:降压确切,并可逆转左室肥厚;硝苯地平可反射性兴奋交感,加快心率,不宜用于伴心肌缺血者。
降压机理:选择性阻滞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减少Ca2+内流,松驰血管平滑肌。
临床应用:各型高血压。尤适用于伴心绞痛、糖尿病者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
特点:降压作用中等偏强,并有镇静及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作用,适用于兼患溃疡病者。
降压机理
1.激动延髓腹外侧核吻侧端的I1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张力;
2.激动孤束核a2受体,致外周交感活性降低;
3.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的a2受体,降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临床应用:中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口干、便秘、嗜睡、抑郁、眩晕、血管性水肿、心动过缓、食欲不振。
药物相互作用:可加强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的作用,合用时应慎重;三环类抗忧郁药可取消其降压作用,不宜合用
抗心绞痛药
产生心绞痛的原因:心肌耗氧量大于供氧量
硝酸酯类
药理作用
1.血管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对静脉明显),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肌作功;对血压的影响较小,但静脉注射NTG可控制高血压
2.若扩张大冠状动脉,则可产生“窃血”现象
3.有助于缩小梗塞范围,但对心肌梗塞的复发和死亡率并无明显作用
体内过程
1.口服时在肝脏首过效应强,生物利用度<1%,故不宜口服给药。舌下含服经口腔粘膜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达80%,
2.生物转化:在肝脏中可被谷胱甘肽-有机硝酸酯还原酶代谢为二硝酸或单硝酸甘油酯。
代谢产物最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排出。
不良反应:快速耐受性、头痛,低血压,皮疹;大剂量有反射性心率过速,心肌耗氧时增加;
过量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眼内压升高
b-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作用机制:
1.对抗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兴奋b受体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肌耗氧量减少.
2.有利于血液从心外膜流向心内膜;对非缺血区冠脉血管有收缩作用,而缺血区阻力血管因缺氧而舒张,促使血液向缺血区流动
3.促进氧自血红蛋白的解离,而增加心肌及全身组织的氧的供应。
4.抑制ADP、肾上腺素、胶原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使冠脉血流畅通,有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防治
禁忌: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左心室功能障碍、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撤药反应;不宜与钙通道阻断药合用
钙通道阻断药
特点: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佳;阻滞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尤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兼有抗高血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临床应用:适合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最适用
优点:较少诱发心衰;能扩张外周血管,故适用于伴有外周血管痉挛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