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品种其体质也不尽相同,这关系到饲养管理、防病方式和诊病与用药类别和用药剂量。正确认识自己所饲养鸡的体质,了解体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就能针对性的管理和用药,对提高饲养效益,防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雏鸡阶段
一般为第一次换羽阶段之前。此时雏鸡为纯阳之体,稚阳稚阴,机体的各脏器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无论外感和内伤都易热化致病。风、寒、湿、热侵袭机体,痰、郁、滞等内伤机体,气血皆可化为热。所以雏鸡的饲养管理相对复杂细致。雏鸡的脾胃功能较弱,而由此带来的肝气常有余,卫阳不足,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较高。如果饲料营养、用药失误等伤及脾胃,导致内虚,极易遭受外邪侵袭。在六淫邪气中,容易遭受风寒、湿外邪,尤其是风邪对机体的影响最大。
这个阶段最易发生风寒(寒入表)和中寒(寒入脏腑),以及脾阳虚证,可用美尓健治愈。
何谓风邪,温差即为风邪。从环境处理上要注重保温,以避免伤害肾阳,避免温差伤害肺脏等,更不能单纯的保温而忽视通风。清新的空气是保证雏鸡机体发育卫阳的重要条件;从雏鸡机体上,要把健康脾胃,培育充足的脾胃阳气为最大任务;在用药选择上以温补为宜(小柴胡、感清、瘟毒清、杨树花、理中散等)。避免大苦大寒之品,伤及肾阳和脾胃。非用大苦大寒药,以邪去即止为宜;在用药剂量上宜轻不宜重。
成鸡阶段
雏鸡的生长发育进入成年期以后,即第一次换羽结束以后,鸡开始发育骨骼与生殖系统。应关注体成熟与性成熟,育成鸡12周龄是体质变化的重要转折期、18周龄体重与其终生的产蛋量与蛋重呈强的正相关,所以,在育成阶段,要做好日常管理如光照管理,调控好体成熟与性成熟,保证开产的整齐度。
这个阶段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在管理上注重通风,防止温热病。
对于快大型肉鸡,由于生长发育较快,心阳脾阳不足,采食加快时,容易造成脾胃壅滞,肝肺气机失调而发湿热、温热病。因此生长速度相对快的肉鸡,在外感邪气中尤其要重视风邪和温邪,更要重视通风。在内伤机体上防止瘀滞尤其重要,这与生长速度快导致的气虚、食郁有关。
产蛋阶段
蛋鸡进入产蛋期,精血耗费。精为肾生,血为肝藏,保证肾之精气和脾胃之气,以生肝血,防治生产性能的提高而引发的虚劳证,从而产生瘀滞,伤及肝脾。尤其是肾脏和肝脏,疏和补相结合,对于进入产蛋高峰的蛋鸡用药特别关键(保肝护肾散)。
蛋壳表现出来的信号有:
◆薄壳蛋、软壳蛋,显示应激、钙磷比例失调;
◆褐斑蛋,显示输卵管炎症、蛋壳腺疾病等;
◆裂纹蛋,显示有效磷缺乏、应激等;
◆沙皮蛋,显示输卵管炎症、钙过量而磷不足;
◆蛋壳颜色变浅,显示病毒感染或营养不足导致色素沉着受阻;
◆双黄蛋,显示育成期营养不调或管理不善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
粪便的观察要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去观察:
针对粪便的形状,正常形状的粪便是成堆形,上面附有一层白色的尿酸盐,如果落下来后成细条状、发干,这是由于肠道有热,出血造成蠕动变慢,或者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过多造成的,鸡群一般伴随着采食量低下;水样便,这是由于水液运化失常不能吸收水分所致,需要健脾运化水液。
要注意球虫和坏死性肠炎,肠道保健应该清热燥湿。
应当指出的是鸡的体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外环境、疾病、营养等外因和内因的影响。特别是机体长期的阴阳不平衡导致的病理产物,血瘀、痰饮、气郁等的影响,这一点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