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那些不得不说的事:本草命名

来源: 陇脉中药/gslmyc
※敬请关注 “陇脉中药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在《漂泊者们》一文中,写他游历海外时对于中药的感悟:“才探头,一股甘草、薄荷和其他种种药材相交糅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是一种再亲切不过的香味。在中国,不管你到了多么偏僻的小镇,总能找到一两家小小的中药店。都是这股气味,一闻到就放心了,好像长途苦旅找到了一个健康保证。尽管并不去买什么药。这股气味把中国人的身体状况、阴阳气血,组织成一种共同的旋律,在天涯海角飘洒得悠悠扬扬。”虽然这段文字着眼于作者的漂泊
,乡情主题,却也娓娓道出了中药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中药大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其形态、色泽、气味千差万别,产地有东西南北、山泽燥湿之殊,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异,再加以古代传统文化氛围(包括民俗文化、讳饰文化、宗教文化)的熏染、渗透,使中药命名的途径、方法呈多元化。

1.据形、色、气味命名

   

这反映了古人对客观事物的体察入微,及善用类比形喻的联想。如“牛膝”,《本草纲目》云“: 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又如“狗脊”,《本草纲目》云“: 根长多岐,状如狗脊。”后人又因其根皮上有一层金黄色柔毛,故称“金毛狗脊”。以上是据形、色命名。又如“木香”原名“蜜香”,李时珍云:“因其香气如蜜也。”这是据气、味命名。草药“金牛胆”,形似牛胆,色金黄,味甚苦。此乃兼以形、色、味三者命名。


2.按特性、功用命名

 

按特性命名:例如“凤仙花”功能活血通经,其色红,多汁,妇女常捣其汁涂染指甲,故又名“指甲花”。其子也可入药,名“急性子”,因其结荚成熟后,稍加触碰,即果荚进裂,褐色细子蹦出,状似急不可耐,故而得名。体现了古人对药物本身特性的体察入微,对药物主治功效的掌握详熟。按功用命名者,如伸筋草舒筋络、益母草疗妇疾、决明子可明目、合欢安神志、防风御风寒,皆以功用得名。按特性、功用命名,如“王不留行”通经下乳之力特强,李时珍释曰“: 性走而不住,虽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主要根据其性善走窜之特点而得名。


3.采故事传说命名

 

这反映了古代民俗文化对药物命名的影响。例如活血通经药“刘寄奴”,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传说他上山打猎时,坠马摔伤,疼痛难忍,有一条蛇衔来一根草,用后痛消,此草便得名“刘寄奴”。此例近于神话故事。又如“使君子”,《本草纲目》卷十八引宋·马志《开宝本草》“俗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是独用此物,后医家因号为使君子也”。又如“蛇衔(草)”,《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刘敬叔《异苑》:“有田父见一蛇被伤,一蛇衔一草着疮上。经日,伤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蛇疮,皆验,遂名曰蛇衔草也。”此二例则为民间传说。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与医药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些故事传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4.冠以特别标记命名

此类命名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反映药物的产地及生长环境,往往在药名前加上产地、环境字样。例如“高良姜”,《本草纲目》引“陶弘景曰:‘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时珍进一步考证“: 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则高良当作高凉也。”另一种则反映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来文化的渗入,古人往往在这些外域药物名前冠以“胡”、“海”、“番”、“洋”等特别标记。从这些不同的标记中,我们可以了解药物传入的时代及方域。



5.避讳改易其名

避俗雅化其名这反映了古代君主独尊的思想及避粗俗求风雅的民族心理与风尚,是古代讳饰文化在药物命名中的具体表现。如“玄参”、“玄明粉”,为避清圣祖玄烨名讳,改名“元参”、“元明粉”。

   



※※敬请关注 “陇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