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中医五行,远离亚健康

来源: 三河吉康药店/liaoxiaoqing099

小编导读: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看似虚无的概念在我国文化中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不断有人提到它们,却很少有人能确切地表述出它们的真实面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它们究竟代表什么?为何与中医紧密相连?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脏腑调理就是这些问题最好的答案。


随着现代生活的飞速发展,“亚健康”这个词早已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亚健康是指一种健康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却会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没有明确疾病”,实际上是一种西医的界定方式,因为各项检查结果均在合格的范围内。然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医看来却并不是“健康”的。

与西医理论的“对抗式治疗”相比,中医理论更讲究一种整体上的平衡,其治病原理是调整人体的能量动态,使之归于平衡的常态。这种能量状态的消长变化体现在构成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上。接下来,我们就从中医五行学说入手,来讲讲如何调理我们的身体,远离亚健康。

早在战国晚期,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中就形成了一种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平衡观念。如此抽象的理论要如何表达和阐释呢?这就需要借助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来加以指代,而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就成为中国古朴哲学理念的载体。

简单来说,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东、南、中、西、北也可以从五行中找到各自的归属。当然,五行学说的内容不仅限于此。它能够从 2000 多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必定有其实用之处。中医就是五行学说非常重要的一项应用。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将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根据五行学说,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分别对应五行中木、火、土、金、水的属性。五行和五脏之间的关系为:依次相生,隔一为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照这一理论,如果人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机体的某个局部出了问题,而是五脏六腑之间失去了平衡。比如木生火,当火属性的心脏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调理木属性的肝脏来帮助心脏恢复健康。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肝的疏泄升发也有助于心阳的旺盛。此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就能强化心主神志的功能,使得血气和顺,心情舒畅。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亚健康与中医身心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佟欣 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