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告诉你这些机遇和挑战

来源: 内蒙古医药圈/nmgyiyaoquan

精彩内容


  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价格和采购成本,三明采购联盟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当然采购工作的负荷和难度也会随之加大,最终或许不得不求助于独立而专业的第三方采购机构。所以,随着法治环境的日趋成熟,发展健康和有序的第三方采购应是大趋势。


正视中医药发展问题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强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重大疑难病、危急重症临床疗效。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

  

  目前,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滞后于中药,主要是因为其价格虚低和人才匮乏。因此,现在应该以多种手段大力推广成熟、优质和高性价比的适宜技术,比如合理定价和培养人才;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中医服务在社区的可及性;实施“互联网+中医”技术,不仅可提高中医技术的可及性,还可有效整合和强力推介服务项目和医疗资源,可谓一石三鸟。


  推出中医文化作品,也是不错的推广方法。比如刚刚出版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便系统介绍了中医药的发展脉络、特点,以及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文化特点。全文9000余字,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出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最近坦言,中医或毁在中药上,表明政府在正视中医药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生产工艺水平低、中药材管理滞后等。相信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逐步消除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避免相关问题削弱中医药的优势及其推广。



整治和改革流通体制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规范医药电子商务,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建设遍及城乡的现代医药流通网络,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导致药市和楼市价格乱象的源头之一,在于传统销售中介的乱作为,因此整治和改革流通体制确实迫在眉睫。医药行业不仅要大力倡导采购“两票制”或“一票制”,还要积极发展医药电商,旨在提高医药购销和监管效率、降低购销和监管成本、挤出价格水分。


  电商是个好东西,只要管好法治和技术这两个要素。在法治方面,要积极制定和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规范医药电商服务、加强社会监督、维护消费者权益。在技术方面,要实现服务技术(仓储、包装、冷藏、运输等技术)和管理技术(质量追溯、信息保护、全程监管等技术)同步升级,严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三明采购联盟作为医药产品的团购方式,是流通改革的必然产物之一。倘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价格和采购成本,采购联盟的规模还会越来越大,当然采购工作的负荷和难度也会随之加大,直至最终或许不得不求助于独立而专业的第三方采购机构。所以,随着法治环境的日趋成熟,发展健康和有序的第三方采购应是大趋势。


  关于允许医方向商家“二次议价”以及允许医方赚取医保支付与实际销售的价差,笔者认为都不可取,因为它们与给予医院药价补贴一样,都是让医患和商家再次陷入价格游戏的怪圈,让医院与产品的利益关联死灰复燃,让医院重走“以医药产品为中心”的老路,最终只会问题丛生,或让问题复杂化,最大的输家则是患者。


  比如,厂家或商家或许会事先悄悄涨价,制造价格虚高,以抵消被“二次议价”所带来的损失;“二次议价”还会助长黑幕交易,譬如卖家或许会私下提出同意二次降价的条件,比如要求医院多买和多用相关产品,这就会助长医院不合理或滥用该产品;如果允许医方赚取医保支付与实际销售的价差,出于利益驱动,医院会优先购买或多购买价差更大的产品,而忽视了合理需求。


成功和彻底的医改应该让医院转变观念、摒弃陋习,倒逼它们向服务和管理要效益。与此同时,政府要为医院排忧解难,予以合理补偿,包括解决医院的历史遗留问题。


  当前,已有著名快递企业计划涉足医药产品配送。笔者以为,这是合理的发展格局,它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与国际接轨(澳大利亚便是这种发展模式)。快递企业拥有无可比拟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包括有自己的快递队伍和运输工具、有丰富的快递管理经验、服务覆盖区域广、拥有可提高效率的信息技术、服务价格不高,甚至有自己的仓储,它们确实有能力完成高效和繁重的医药产品配送任务。



提高医疗质量

  

  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出一批国际化标准规范。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实现全行业全方位精准、实时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再住院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主要医疗服务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

  

  医疗质量参差不齐,是导致患者看病贵和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在医疗服务全面调价的同时,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必须同步提升,这样价改才算得上成功。


  提高医疗质量,需要医生自律与他律并重。医院全面引入临床路径,加强医生职业培训,规范医疗服务,是提升医生自律的有效方法。


加强他律,方法包括:出台更多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和相互监督;将医院和医生绩效考核与质量挂钩;医保按病种支付;医保在线监督;逐步引入国际质量标准,优先引入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常见病的国际诊疗质量标准;增加质量评价指标,比如复诊率、再住院率、院内感染率、手术感染率、误诊率或医疗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或满意度等等,实现质量数据共享;医院还可引入质量评价软件,实现质量评价智能化;引入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等等。


  质量评价难、质量数据获得难和共享难,已成为我国医疗质量管理的短板,这让医院和医生往往重数量轻质量、重学术轻临床、重收入或费用而轻患者满意度。复旦大学版的最佳医院排行榜,因为找不到医疗质量数据,令其价值大打折扣。作为中国医改风向标的三明医改,因其质量数据不充足,现在还难言成功。


  引入第三方服务评价,无疑可缓解质量评价难的问题,具有很大的需求潜力。第三方服务评价,独立而专业,有效率和质量,能够得到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利于政府科学决策、合理补偿和监管精准,也利于医院和职工的绩效考核,所以政府决策者和监管者、医疗服务管理者等可择机购买该服务。


  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要废止那些效率极其低下、几乎流于形式的质量评价方法,比如体检者要求受检者就“是否对体检满意”当面表态,这显然得不到更真实的调查结果。道理很简单,受检者通常会因怕得罪人而不敢讲真话,当着医务人员的面只能对服务持肯定态度。



优化多元办医格局

  

  优化多元办医格局。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

  

  多元办医,医疗服务多样化,增加患者的选择机会,确实能够缓解患者看病贵和看病难。笔者看好险企办医以及医院与互联网相结合。保险企业办医,保险企业可与商保客户、患者构成利益共同体,提供或获得物美价廉的医疗服务是其共同意愿,因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保险企业和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取得共赢。


医院与互联网携手,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做到医院服务外延,直至到达消费终端,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形成服务闭环,最终兑现健康全程管理的理想目标。


  近日,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与平安万家医疗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平安万家”)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协议中约定,以平安万家诊所为合作切入点,双方充分利用各自医疗优势和金融优势,探索针对平安商保用户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健康保险与医疗机构的打通;合作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双向转诊,实现病患渠道与医疗机构的打通;共建医疗机构,搭建专科医生创业平台,实现医生集团与医疗机构的打通。


  海外医疗互联网服务第一平台春雨国际与英国最大私立医院集团合作,为中国患者赴英就医再开绿色通道。朗玛信息拟募资6.5亿元,用于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升级扩建,深入实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战略。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