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普通门诊真要被关掉了?

来源: 江苏颐海药业/jsehai

近日,郑大一附院门诊的壮阔景象在业界可是传得沸沸扬扬,300多医生一天内看了两万病人,更有人笑称这简直堪比春运了!


当然,小编并非只注意到这人山人海的医院门诊现象,还联想到了日前业内疯传的一则消息——大医院普通门诊将被关掉。一度被称为“全国最大”的郑大一附院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医院,普通门诊还没关已经人山人海,万一真被关掉了,这一大波病人怎么办?众多药企的市场销售怎么布局?后果难以想象。

 


什么是普通门诊?

 

普通门诊是诊者自觉或他觉躯体或精神上有异常表现而来就诊的人群,其病情允许在门诊时间里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检查和处理。

 

如果是初次就诊应挂普通门诊,让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判断,确定是否该看这个专科,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根据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已经在其他医院就诊但仍未确诊,或者虽然确诊但是疗效不佳,慕名来到大医院初次就诊时,也务必挂普通门诊。

 

由此可见,普通门诊在大医院也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可是,现在却说要被关掉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因为“分级诊疗”

 

在2015年底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里,医改方面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近日,据朋友圈流传出的信息,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在中华医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大医院普通门诊要逐步萎缩至消失,普通门诊资源回归中小医院至社区医院,下大决心把医疗卫生重点放到基层去,未来卫生工作主战场在基层和社区。

 

且此前,央视新闻也作出相关报道,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国家将把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和病人分流到基层。未来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将逐步减少,甚至最后取消一般门诊服务。

 

有专家认为,像郑大一附院这种“巨无霸”存在弊端。首先,大医院吸走了本应下沉基层的医疗人才,造成基层医护资源的稀缺和断层。其次,大医院吸走了基层医院的病源。第三,大医院不自觉地垄断了医疗资源,导致新的“看病难”困境。第四,打乱了分级诊疗的节奏。第五,大医院忙于完成自身业务,无暇指导区域内其他医院,影响了区域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不管从哪方面看,本质上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所以,分级诊疗不仅是政策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还是目前类似郑大一附院这种大医院的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却没有用到实处的改革需要,也是未来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

 

未来,基层市场将成为新的发展重点

 

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分级诊疗政策对其影响最大的是资源的重新支配,原来活力全开主攻各大三甲医院,基层市场只是附带跟进的做法即将要发生改变。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不断推进,将逐步减少大医院普通门诊量,增强社区医疗服务能力。

 

这一发展趋势,就是要改变现在被大家诟病的就医难、看病贵。在国外,一般是80%的医疗服务由基层提供,大医院仅提供20%。在我们国家,却倒了过来,80%的医疗服务由大医院提供,基层医疗成了配角中的配角。

 

如今,从政策到市场需求,由国家到地方,都在分级诊疗都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未来,基层才是医疗服务的主角,基层市场也有望成为众多药企争相抢夺的黄金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