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民营中医馆:“好医”还得配“好药”
来源: 中药产业/zycyzk
“好医和好药是中医馆竞争力的核心”,固生堂中医总裁办主任张宇文开门见山地表示,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秉承“良心医、放心药”的堂训, “现在固生堂的坐诊医生几乎都来自三级甲等医院,好医我们已经做到了,我们也非常看重好药,医生再好,开出的方剂再妙,如果没有好药还是治不好病。”
北京仁医堂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发展理念是“医彰圣道,药聚上品”,其运营总监吴青松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药就是医者的“善事之器”,民营中医堂馆的发展需要将一线临床专家与名药集成在一起。“不少中医专家认为,中医如果出问题,一大部分程度上可能是毁在药上”。
吴青松介绍,仁医堂目前在北京有3家医馆,每所馆日门诊量在120人次左右。药材质量好,实际上能为患者省钱。吴青松说,在仁医堂坐诊的很多专家开方小,“有时7服药才几十块钱,但疗效好,小药就能治病,这得益于我们严把中药质量关。仁医堂目前常备中药饮片600多种,能提供很多冷僻药,患者想调购一两味药的需要也能满足。”
在资本的支撑下,道地与品质成为民营中医堂馆对药材的首要追求。
张宇文介绍,中药材品种繁杂,收录药典的就多达4000种之多。在药材的选购方面。固生堂中医很谨慎,非道地纯正的药材不用。“固生堂人有一张药材板块分布图,关药、淮药、浙药、川药、南药、广药时刻铭记在心,该是关药,就不会到淮药中去采制。”
在药材监管方面,固生堂将实验室量化检测和中药专家、老药工经验有机结合,邀请药材鉴定专家阎玉凝、张丹雁两位教授带领团队分别负责北药和南药的鉴定,严把药材质量关,团队根据每一味中药的特性、产地及各地区用药的习惯,选出中药原材料。同时,每月中医药鉴定专家将已入库的中药实行二次对比复核,一旦发现不合格中药责令退回返厂注销,杜绝劣品流向市场。
中药饮片随出厂检验报告来到中转库,工作人员将抽样送到实验室请教授们进行再次检验,两份报告进行比对,确保药材不含硫磺,保证药物有效含量等各项检验指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集团还针对供应商不定期抽查、监管,对药材原产地进行把控。
君和堂在苏沪等地拥有多家医馆,颇具影响力,明确提出“明医好药”。在药材选购方面,君和堂全力找寻全国最道地、品质最好的中药,以“道地、有效、安全”为选药核心原则,产地从源头到种植、采摘,再到炮制加工等一系列制药过程,严格遵循业内标准,来选择“精品中药”。
近年来,君和堂派员到各地采购道地药材,以追求极致药材品质。浙江磐安寻访“浙八味”,云南临沧购买重楼,宁夏中宁找枸杞,湖南隆回进百合,安徽亳州进丹参、白芷等。
金陵杨氏中药加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文琪团队负责君和堂药事。杨文琪表示,传统的炮制方法至今仍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作用不可替代。君和堂除了严格管理供应商外,对于一些价格较贵而又很容易掺假的药材,如三七粉、炮甲、紫河车、乌梢蛇等,全都自己采购并炮制加工。
目前,民营中医堂馆的中药饮片来源包括“精品中药房”植入、连锁医馆集体采购等。
走进仁医堂位于北京东中街店的大堂,北京同仁堂“精品中药房”引人驻足,药房内有整洁宽大的柜台,装饰性彩绘的廊柱、悬匾,依墙而立的“精致饮片”特制药柜,统一为传统的暗红色调,在明亮的灯光下,泛着典雅的光泽。高大的药柜上每个抽屉的药名仍是传统布局,阴刻的金色大字十分醒目。
吴青松介绍,仁医堂与北京同仁堂(亳州)公司精诚合作,引进“精品中药房”,相当于把“同仁堂”搬进了医院,来院患者可以就地选用同仁堂高品质饮片,享受到名医加名药的就医服务。“精品中药房”是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股份公司致力推广的一个品牌,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设施配备、统一饮片产品配送、统一人员培训合作模式,已在许多医疗机构推开。
张宇文介绍,固生堂的药材由全国知名的中药饮片供应商直供,20多所中医门诊集中进行药材采购,进行整体性把关,根据各地医馆需求进行配送。
他认为,单体医馆药材采购方式相对灵活方便一点,连锁体系采购流程管理、架构压力很大。由于在医馆扩张方面进展迅速,固生堂中医正向中药材种植、炮制等领域布局,“最近在推进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合作,将在四川达州建立中药种植基地,实施中药材种植精准扶贫。”(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黄心)
投稿邮箱:zycyzk@126.com 编辑: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