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科技】膏方生产工艺改进有新法

来源: 中药产业/zycyzk


膏方制作的现状

膏方具有神奇的的滋补养生和治疗功效,备受人们的青睐,被誉为 “贵族的养生佳品”。从医生开具方子,到一料膏滋的制作完工,自始至终无不体现出“精贵”二字,此话怎讲?请听笔者慢慢道来:

一是膏方的用药选料极其讲究。一料膏方用药几十味,最重可达十几公斤,医生在膏方里选用的中药材有好多都是名贵中药材。单是膏方中必须的、兼具药材与赋形剂作用的胶类,如阿胶、鳖甲胶、龟甲胶、鹿角胶等,也都价格不菲。二是制作工艺复杂。传统膏方的制作要经过配料(半小时到1小时)、浸泡(一般需8小时以上)、过滤(中间要过滤3次,大约需要1~2小时左右)、煎煮(煎煮3次共需3~5小时)、浓缩和收膏(4~8小时)、凉膏和封装(5~8小时)等多道工序,特别在浓缩、收膏、阶段要不停搅拌,是个很累人的活。

笔者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中药师深切体会到:长期以来我国的膏方制作过程,属于落后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凭借师傅经验,工序繁琐,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多数生产车间环境与卫生条件差,没有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质控手段,很容易产生造假与质量安全隐患,而且还对中药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因此,很有必要对膏方生产工艺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原料药与生产工艺的改进

纵观整个膏方制作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整个过程耗时最大的是在浸泡、煎煮、浓缩与收膏这三个阶段(步骤),三者相加占据总工时的一大半,大约占70%,因此笔者认为生产工艺改进的关键是围绕这三个阶段展开。那么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在保证膏方药效不变,甚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使这三个阶段的工耗与能耗大大减少呢?多年来本人一直在研究、思考这一问题,直到最近几年,随着我国中医药科技水平的进步尤其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炼、萃取等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我终于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就是从改变膏方制作的原料药入手,即把原来的原料药中药饮片改成中药颗粒剂或者是破壁饮片,那样,许多难题即可迎刃而解。

我们知道:膏方制作步骤中,上述最关键的三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无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再浓缩其精华制作成膏方,这三个步骤共需耗时17小时左右。 生产膏方的原料药采用颗粒剂或是破壁饮片后,制作膏方的时间,由原来的20~30小时,能缩短到1~2小时,时间缩短了15~20倍。并且从理论上讲,膏方成品的疗效与质量应该比采用中药饮片制作的膏方好得多,这是因为:制作膏方的原料药是采用经GMP质量管理、有效成分含量标准化的颗粒剂生产的,并且颗粒剂的杂质含量少,避免了以中药饮片为原料药在制作过程中,因长时间高温加热而引起的有效成分的氧化分解、水解,焦化等原因而降低药效。用中药颗粒剂制作膏方,不是偷工减料,而是把浸泡、煎煮、浓缩的那大部分时间交给了生产颗粒剂的中药厂而已。再者,采用颗粒剂制作膏方后,对于矿石类和贝壳类中药材,还免去了先煎20~45分钟的工序。

改进后的新方法省掉了煎煮环节的设备,节约了设备费用和能耗费用以及厂房占地费用,既可以采取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也适合因地制宜地在药房内进行小规模生产;最明显的是大幅度减少了生产时间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可以实现全行业的集约化生产。

新法还有一个较大的优势,就是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因为采用中药饮片生产膏方,在煎煮时,一方面会产生难闻的浓烈中药味污染空气,另一方面是煎煮后会产生大量的的中药残渣和多余的药液、洗涤污水,污染环境,因此一般比较大的医疗机构的煎药房兼膏方作坊都设在离主城区较远的偏僻郊区,而各医疗机构的中医门诊部一般都设在主城区的繁华地段,这样一来就给膏方的配送增加了一大笔物流成本,增加了企业负担。

采用中药颗粒剂制作膏方的第三个重要优势是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膏方制剂的中药材有效成分利用率(中药饮片汤剂只能煎出有效成分的50%~70%,而破壁中药饮片可以使中药材的使用量降低1/4到1/3),减少了对中药资源的浪费;还节约了传统膏方制作过程中因长时间煎煮而消耗的能源。因为中药颗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比较均匀,溶出度高,不需要煎煮,可以使膏方制作按量化比例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膏方质量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采用中药饮片制作膏方时,虽然经过了3次煎煮,还是有许多有效成分没有被提取出来,许多脂溶性、挥发性的有效成分用这种方法根本提取不了,利用率最高只有25%。还有一个不被外行知道的秘密是,大多数开膏方的医生因没有制作膏方的经验,因此在开具方膏方的处方时,对于像阿胶、龟甲胶、鳖甲胶、鹿角胶、蜂蜜等这类的辅料,应该以多少比例配比,都是粗略的估算,用量一般都偏大。膏方师傅按照处方中的辅料用量来制作膏方,肯定会浪费许多胶类辅料,要知道,这些辅料按目前行情也价格不菲呀。再者就是在配料抓药阶段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由于膏方中的中药品种多,药量大,配方员一天下来要抓好多中药,用戥称称量成百上千次,难免会产生较大误差,更何况个别医馆因为业务量大,有时忙不过来,干脆用手代替戥称抓药,误差更大。

最后一个浪费现象体现在成膏灌装阶段,这一阶段浪费最严重:一料膏方成膏后标准质量是3000克左右,如果是用陶瓷罐装的话是一料一罐,若是用玻璃瓶装的话一料4~6瓶,若是采用自动分装机分装的话,一料膏方要分装60袋,每袋20克。就是再熟练的膏方师傅,对于这一约定俗成的装膏标准都无法百分之百地做到成膏时的质量正好是以上数字。为此,膏方师傅都会留有有比上述标准大的余量,因为如果成膏时小于上述标准,会被顾客误解为偷工减料,那么多出来的余量怎么办?只好倒掉。于是就造成了巨大浪费,假如我们用中药颗粒剂做原材料的话,这一量的比例经反复实验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精确的数据。

或许有人会问,说了那么多颗粒剂制作膏方的好处,难道你不知道中药颗粒剂的成本要比中药饮片大好多倍吗?笔者当然知道,可是,若把采用颗粒剂制作膏方能够节约的成本全部计算进去,再权衡利弊,笔者还是认为,用中药颗粒剂制作膏方的成本低。

至于是否采用破壁中药饮片制作膏方,因目前成本确实太高,笔者认为可以从贵细品种或药用价值高的品种(如参茸、虫草、石斛、灵芝等),或君药开始小批量试验,待以后技术成熟,成本降下来的时候,再普及推广到所有品种。 (作者吴锡俊  单位为杭州应德和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zycyzk@126.com   编辑: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