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服务优起来 百姓看病不再贵
2月15日,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聚焦供给侧改革,“深化医改、优化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卫生计生服务,努力降低百姓看病就医支出比重”成为年度目标。
落实基层首诊 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要达九成
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百姓就医秩序才能更加合理规范。以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百姓需求之间存在供需矛盾。为此我省今年将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首诊在基层。
据了解,凡在我省常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或家庭,均可自愿选择与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室)中的1个全科家庭医生及团队签订服务协议。2017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覆盖率达到60%。
省卫计委要求,城市公立医院要将不低于20%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住院床位预留给下级对口协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家庭医生可根据上级医院医嘱开具延伸处方和长处方,一次性开具最长2个月的配药量,允许使用不超过20%的非基本药物,主要保障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探索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签约居民基层就诊可得到更高比例报销等。同时,加强城市医院和家庭医生(团队)的对接,城市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要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
到2017年底,全省实现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患者县域内就诊率在90%左右。
严控虚高价格 严处给医务人员设创收指标
今年我省将继续抓好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药品虚高价格。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和采购机制,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主体作用,探索建立医疗机构联合体、引入第三方集团采购组织等多种形式的药品采购模式,拟改“招标准入”为“采购准入”。积极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和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
今年,将健全完善医疗机构费用公示制度。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将各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及药占比、检查检验占比、医用耗材占比等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倒逼医院公开账本、控制成本。
同时,严查医院自立项目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违规行为;严处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将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耗材和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的行为。
省卫计委将加大大型医院巡查力度,对控费不到位医院,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暂停新增床位、大型设备和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暂停医院等级评审评价、科研成果申报、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申报。2017年,确保全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10%以下。
加强产科儿科建设 应对二孩生育高峰
2016年,全省共出生人口76.39万,其中二孩出生 33.79万,二孩增幅34.09%,二孩出生数量显著增加,全面两孩政策成效开始显现。省卫计委预测,今年将迎来二孩生育小高峰。
省卫计委分析,当前,我省面临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加,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反弹和出生缺陷增加的风险较大。高剖宫产率、不孕不育、重复人工流产、儿童营养性疾病、儿童心理行为疾患等已成为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优质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基层产科、儿科医务人员及助产士严重不足,孕产妇分娩和儿童就医选择服务能力较强医疗机构,导致部分医院产科、儿科“一床难求”的问题较为突出。
2017年,我省将积极调整扩增妇科、产科、儿科及妇幼保健服务资源,力争10至12所市县级妇幼健康机构纳入国家建设项目范围,实现每千分娩量产科床位达到17张;加快产科医师、助产士人才培养,省妇幼保健院完成培训助产士30名;强化危急重症救治,每县市至少有1所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医疗救治机构,全省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要创造条件设立重症监护室。
此外,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将认真做好婚前、孕前和孕产期保健。继续推进基本生育全程免费服务,全省每个市州至少有一个县市开展试点,仙桃、天门、潜江全面推开;完成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7万对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4万对;实现产前诊断机构市州全覆盖、产前筛查机构县市全覆盖;做好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听力筛查及救治工作,实现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机构市州全覆盖。
(来源:湖北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