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年。当日22点11分,在山东省立医院医护人员的朋友圈里,刷出这样一条状态:“小年夜你们堵在路上,我堵在手术室,妊娠合并夹层,母子平安”
发这条状态的是山东省立医院体外循环灌注师孙连功,此时,他和他的同事们还没有离开手术台。
2017年1月20日下午16:30,接到产科来电时,王安彪主任正在进行的急症手术接近尾声。听到电话的第一时间,王安彪主任立刻回复:“马上准备手术,不能耽误!”很快,由王安彪教授带领的心脏外科治疗组、左常婷教授带领的产科治疗组、满敏副主任带领的麻醉组迅速到位,经过前期严密的术前讨论、检查和专家组集体知情告知,患者及家属对手术风险完全知情和理解,病人立即被安排到复合手术间进行手术。
原来,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的危急重症,因其起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生命,占产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14%。有文献显示,小于40岁的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约有50%在妊娠期间发病,尤其在妊娠中晚期。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壁薄弱易撕裂,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而当时的这位患者孕龄已超过38周,胎儿对母体缺血缺氧极为敏感,因此麻醉诱导及维持必须平稳,不容半点闪失。为此,麻醉团队充分准备,周全策划出一套既能达到满意麻醉又对胎儿影响最小的麻醉方案,以确保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对胎儿的呼吸抑制最小。最终,在麻醉团队强有力的保障下,患者剖宫产手术得以顺利进行。胎儿娩出后啼哭的一瞬间,现场的医护人员开心地笑了。
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单,胸部正中切口入胸,主动脉插供血管,右心房插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开始转机……专注在手术台上的时间总是过得格外快;胸骨后和心包腔放置引流管两根,缝合切口,延迟关胸……经过六七个小时的手术,当晚23:40,病人安返ICU。大人孩子都保住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是小年夜里最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成果,他们累并快乐着。
主动脉夹层修复术后、胸骨闭合术前这两天的开胸监护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笔者在去监护室探望患者时,护士正在为她整理头发,监护仪上工整有力的心跳节奏一边诠释着患者的希望,一边告慰着医者的付出。患者治疗单的一侧夹着一张手写的治疗护理交接单,字迹工整,条理明晰:“1.心率90次/分左右,血压110~120mm/hg左右;2.每0.5~1小时向下按摩腹部;3.乳房胀,用芒硝回奶,剩余芒硝在左侧抽屉;4.产妇,注意保暖……”每一句话都凝聚着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字都洋溢着对职业的热爱。
在护士长的安排下,笔者在办公室匆匆见了一眼王安彪主任,他刚刚查完房,正赶往手术室开始新一天的手术。“这个患者诊断明确,病情复杂危重,救治风险极高,已辗转多家医院,家庭条件比较差,能走到这里,已经是最后的希望。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是个比较复杂的手术,多学科协作非常重要,这个手术很成功,母子平安!”当笔者提及他和团队在手术室度过的小年夜,王安彪主任风趣地说:“不但如此,那天的小年饭是一碗坨成块的面条儿……母子平安就好!”
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洒进病房的长廊,在这个无节无休的岗位上,生命的嘱托永远都是最高的使命。岁月嬗递,光阴荏苒,患者的信任是医者最大的幸福,患者的健康是医者最大的最求!2017,平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