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收官年 11项重点工作医院必看
来源: 榆树市人民医院/yushurmyy
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新11条”出炉,临床路径成热点,速速来了解>>
“2017年是第一个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一方面,我们希望将切实有效的举措向固定的制度转化;另一方面,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探索新的举措,力求在预约诊疗、日间手术、急诊急救、诊区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相关工作等方面取得新成效。”2017年2月8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召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情况说明发布会,国家卫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了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工作重点。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重点工作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内容,保留下来的工作重点内容也在侧重点上有所调整。焦雅辉透露,2017年将在以城市三级医院为重点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继续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并确定了以下11项重点工作:一、科学实施预约诊疗,逐步扩大实名制预约诊疗试点,探索开展检查检验集中预约;二、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根据就诊情况,灵活调配机构门诊、住院、药房等医疗资源;三、推行日间医疗服务,加强日间手术精细化管理,探索开展其他日间医疗服务;四、持续提升医疗质量,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重点做好分级诊疗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并加强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五、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充分发挥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具的作用;六、创新急诊急救服务,鼓励探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多学科诊疗模式;七、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提供信息查询与推送、信息化结算支付服务,搭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保证分级诊疗服务的连续性;八、深入推进优质护理,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九、加强药事管理和药师队伍建设,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探索建立中医综合治疗等模式,满足患者中医医疗服务需求;十一、加强诊区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为医患双方提供良好诊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行业良好风气。焦雅辉介绍,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全国医疗卫生战线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并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工作中获得了通报表扬。
各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截至2016年底,1378家医疗机构提供移动支付结算方式,同比增加710余家;1445家三级医院建立信息库,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推送服务,同比增加200余家;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达到38.6%,同比提高6.5%,3329家医疗机构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有效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各地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认真落实优质护理要求,不断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截至2016年底,7700余家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其中三级医院1953家、二级医院5792家,同比分别增加354家、1229家;所有三级医院、6000余家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1507家三级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医院通过推行日间手术、专病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等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截至2016年底,396家医疗机构设置日间手术中心,同比增加近300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11%;680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覆盖了1330个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医疗责任险和医疗风险互助金参保医疗机构近7万家,覆盖超过90%的二级以上医院,“三调解一保险”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理机制作用日益凸显。五、平战结合做好儿童医疗服务 着力提升患儿家庭“安全感”各地按照《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合理调配儿科医疗力量,缓解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的供需矛盾。来源:健康界
【免责:本平台部分文章改编自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重在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