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拷】野蛮并购行将消失

来源: 医药经济报/nfsyyjjb

单纯盲目开展产能并购一定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负担,优质标的本身必须顺应市场、符合临床需求、具备未来潜力;市场竞争加剧和顶层政策革新,正促使企业重新审视产品研发的重要性。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中,围绕提高药品质量疗效、加速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是不折不扣的仿制药大国,但大量仿制药在研发环节同原研药的对比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粗劣仿制行为严重;创新药研发基础研究薄弱,临床转化同样难以满足医疗需求。新政策强调了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性,从顶层设计层面力图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改变中国制药工业低端产能过剩的尴尬格局。

    

整合资源:

上下游合作“各尽其能”

    

  无论是面对正在推进中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还是探索创新药研发,抱团取暖、协同攻关以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工业企业积极寻求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都是一条重要的解决之道。

  

  “千人计划”专家、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表示,很多大型跨国药企至少有一半的产品是通过产业链合作,或收购中小企业的产品甚至团队,甚至整个公司买断,整合发展。“中国很多人认为做新药是要‘养儿子’,其实从研发、注册、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亲力亲为并不合适,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专长,资源可以共享。”

  

  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促进形成一批临床价值和质量水平高的产品,将随着传统产业链壁垒被打破而逐渐成为现实。无论是并购、投资、合作,全新产业链多元化合作的核心还是围绕产品端。尤其是在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围绕品种的许可、授权、合作开发、委托生产等,会极大加速优质产品在行业内的流动。而这正符合《若干意见》提出的积极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已有产能对接的深层内涵。

  

  “现在已经有一些工业企业拿一两百个批文目录找到我们,委托我们筛选哪些品种适合做一致性评价,提出评价之后就把批文转让给我们,让我们通过MAH委托给他们进行代加工生产。”“千人计划”专家、力品药业董事长叶英指出,在制剂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的品种,如晶型较难掌控、杂质控制要求比较高、吸湿性特别强对生产环境管理严格的品种,都是中小型技术企业可以凸显自身优势的领域,也是开展多元化合作的底气所在。

  

  依托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优势,整合资源的前提无疑是企业核心实力。广州帝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分析认为,无论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还是创新药研发都是系统性工程,产业转型将加剧市场供求关系及商业模式变化。“技术好的产品线将成为企业竞争取胜的保障,优质的合作机会对中小企业十分重要,中小企业利用技术、品牌、特色资源等方面的专长,与有批文的企业、有资金的投资机构合作,将更加高效地推动产品研发。”

    

产能并购一去不复返:

戮力优质标的

    

  优化产业结构、工业板块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推动落后企业退出,着力化解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支持药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简化集团内跨地区转移产品上市许可的审批手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目前产能并购已不是主流,业内充分意识到单纯盲目开展产能并购一定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负担。而并购一定不会停止,产品依然是药企最为关注的核心,但其重要前提是产品本身必须顺应市场、符合临床需求、具备未来潜力,拥有优秀产品的企业一定会成为上市公司、资本、上下游企业争抢的优质标的。

  

  事实上,市场竞争加剧和顶层政策革新,正促使企业重新审视产品研发的重要性,从而给资本及并购带来机会。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欧阳静波表示:“现在CRO公司越来越成熟,研发机构和产业资本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把研发和战略互动起来重新考虑: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原创新药?怎样面对工艺改进二次开发?并购来的品种未来销售渠道怎么理顺?产品筛选和并购既有机会也有挑战。”

  

  产业转型带来的资本融合机会,不仅使中小企业通过转让品种或并购获得跨越式成长机会,更令国内众多大型药企看到了布局未来的崭新契机。大型药企或上市公司从整体上看产能和资本规模并不匮乏,但具体到研发层面同样面对着投入周期长、成本高以及失败风险,尤其是面对需要持续投入的创新药研发,客观而言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说“不差钱”。

  

  天士力研究院商务发展中心主任佟玲坦言,企业年报公布的科研经费投入5亿元,一部分用于已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一部分用于新品种项目,新药的投入大概3亿元,目前在研的新药和仿制药60个左右,共涉及9个治疗领域。“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这么多项目肯定有侧重点,我们也希望能够整合资本、技术等外部资源,凭借开放的理念和灵活的合作方式,与国内的企业合作开发,也可以买断药物;好的项目大家可以一起推动,包括联合产业资本或并购,通过更大的投入扩大项目源,注入更多资金分摊研发风险,加速临床和市场转化。”


■编辑 余如瑾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