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大医生”升职记

来源: 浦东卫生计生/pdwsjs
     

  “大医生”黄大志不大,是个“80后”,任职于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百姓口碑中得名“大医生”,纯粹是因为他解决了一个老龄化社区的老问题。




导尿导出来一个“大医生”


  前列腺肥大属常见病,“我老头子躺在床上十几年,每个月都要叫救护车送到大医院更换导尿管,来回花钱不说,搬上搬下实在是苦得不得了,这种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黄大志常听到这样的叹息。


  五村的杨阿姨老两口是黄大志的老患者了,看老人不方便,他便主动提出上门更换导尿管。一天中午,电话传来老妈妈焦急的声音:“我家老头子导尿管堵住了,憋得不行,麻烦你来看看吧!”当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跑出门的黄医师整个小腿都浸泡在水中。当他赶到时,全身衣服都湿透了。顾不上多说,他很快就给老人家更换了导尿管,看着老人症状明显缓解,才松了口气。


  一来二去,远近社区那些行动不便、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都找上门来,亲切地叫他“黄导”“大医生”。一个小技术,被黄大志做成了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的大事,他成为患者心中的“大医生”。



小技术需要“大情怀”


  手术后拆线、更换导尿管……相当多的病患家庭只知道回医院操作。其实,换一个思路就解决了:一可选择门诊人数少一点的医院;二可选择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最方便的是选择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可以避免很多辛苦。


  事实上,做一个社区里的“大医生”需要“大情怀”。出生于1980年的黄大志,为了成为全科医师,到新华医院参加了3年规范化培训;2015年他考取了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去年,他又开始攻读上海交通大学在职硕士学位;2015年10月,黄大志还被选送到芬兰大学学习交流。


  社区里的医师灵不灵?“大医生”的很多签约居民走过鲍阿姨一样的路。


  鲍阿姨住在敬老院,患有严重的肺心病,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吸氧。黄医生每次都到老人家的床边帮她检查身体,并询问各种情况。刚开始老人看不起这位社区“小医生”,而经过一段调理后,鲍阿姨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对黄医生的态度也随之有了很大改观,还特意把自己编织了4个月做成的手工花瓶送给了“大医生”。她说:“这是我这个老太太对你的感谢!”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医生”的付出让敬老院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快大家便完全接受了这个来自社区医院的小伙子,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也已深入民心。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浦东卫生计生”公众微信,每天都会有准确、精彩的健康资讯推荐到大家哦!





小卫和小薇,祝您健康每一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浦东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