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卸下“高冷范”,助力精准医疗

来源: 陕西科教卫生报道/sxrbkejiao


红外成像仪、3D打印技术、达芬奇机器人……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或因医疗而生、或被医疗应用,科技与医疗的频繁交互不断迸发出惊艳的火花。那么,如何借助高科技的发展使医生有更好的手段来精准判断病情并实施治疗方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科技如何助力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


(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王虎清大夫正在向患者家属描述新型取栓支架在血管内的工作原理。)

本报记者 王国星 文/图 
    2016年12月9日早晨,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付军科主任带领的胸外一科达芬奇机器人团队,在麻醉手术部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实施一台肺癌根治手术。这是达芬奇机器人一年来完成的第300例手术。 
    回溯人类医疗史,显微镜的发明,让人类对细菌、病毒、细胞的形态有了认知;青霉素的发现,让人类不再惧怕感染性疾病;麻醉技术的应用,让外科手术成为可能。 
    可见,科技与医疗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关系。 
    不久前,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2030年前,在医疗领域投入科技项目资金600亿元。 
    可以预见,国家政策的扶持势必将带动医疗健康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对所有患者和整个医学行业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机器织就一张更细密的糖尿病筛查网 
    “全国糖尿病人有1.3亿,然而针对其并发症治疗的眼科医生只有3.8万。”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张乐告诉记者。 
    2016年大半年时间,张乐都在咸阳彬县下基层,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筛查糖尿病人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这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致盲、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我国82.71%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定期检查眼底的观念,80.36%的增生型糖网病患者是在首次眼底检查中发现的。因为糖网病越严重,治疗难度越大,药疗费用越高,预后视力相对要差,而且它对眼睛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然而,由于糖筛工作对眼底的检查流程较为复杂和漫长,且人工看片效率极低、误差也不小。因此,常常有漏检的情况,这给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隐患。 
    “医生人数少,有着更好技术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张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在彬县一天下来要筛查几十个病人,已经不堪重负。” 
    去年6月,西安边家村十字的中科创星孵化出一个科技团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名为“糖尿病视网膜病智能分级检测系统”的项目应运而生。 
    “我们的项目正在进行中,顺利的话一年左右就可以出样机了。”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要做一台外观类似于照相机一样的机器人,本质上是一个软件系统。“这个机器人的好处是在筛查初期可以节省医生人力成本,并且可以积累更多的样本数据库,还可以基于数据得出各种总体的和个体的病症趋势分析。总的来说,这个机器人织就了一张更细密的筛查网,能够更准确更早期更高效地找出患有视网膜病变的病人,及早治疗。” 
    张乐补充道:“彬县一个农村大娘,因为发现得太晚,现在做手术一只眼睛要2到3万元,她最终选择了放弃。但如果用我们的筛查机器人,在社区卫生中心或者小诊所,只花100多元就能早发现早治疗了。” 
    医疗需求倒逼技术革新渐成常态 
    两年前的一天,陈航接到杨江存打来的电话,说是要跟她商量点事。陈航是陕西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而杨江存是该院输血科主任。 
    不久后,因为两人的这次谈话,一个输血管理软件应运而生。原来杨江存主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信息化解决的问题,人工抄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他决定打电话给陈航,请求研发帮助。随后,该院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研发出一个输血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在近十家医院安装使用。” 
    无独有偶,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西京医院妇产科手术室,患者是一名49岁的女性,这位患者因妇科恶性肿瘤需要手术。正在为她手术的不是医生,而是医生用手柄操控的机器人。 
    在过去,医生需要在手术台上操作四个小时才可能完成手术。但此时,医生只需坐在手术室一角的机器人操作平台前,通过手柄控制机器人腔镜臂和手术器械臂,就可以熟练地控制机器人在患者的腹腔内做切除、缝合等操作。 
    “这就是达芬奇机器人,它已经突破了人眼、手的极限以及微创的极限,将手术造成的创伤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提高了手术的准确度。”西京医院妇产科主任陈必良主任说。 
    医疗行业将迎来颠覆性的科技变革 
    “目前,针对脑梗死,还没有国产的取栓支架。”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王虎清向记者介绍。“过去,做一个手术至少要8个小时,现在从造影到取栓也就4个来小时,同一台手术就可以完成。” 
    他表示,介入材料的进步,让这个疾病的治疗水准迈出一大步。“以前的材料是放得进去,收不回来。而现在可以取出和收回,还可以反复利用。并且手术时间缩短近一半。” 
    在材料学和医学技术的辅助下,该技术可以通过微导管技术沿下肢动脉通过体内动脉通道到达颅内动脉内,然后将取栓装置“抓捕”堵住血管的血栓,恢复血管通畅。目前,急性脑梗后,颅内动脉栓塞采用静脉溶栓血管的再通率为30%-40%,采用动脉+静脉的溶栓血管的再通率为40%-50%,而采用这个方法取栓血管的再通率为90%。 
    采访中,整个病区秩序井然,偶尔打招呼的病人及家属都淡定从容,显得安心。在王虎清看来,这项材料技术的革新是颠覆性的,因为它把无数脑梗死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夺回来。 
    目前看来,医疗水平的进步可以有效地缓解今后可能出现的医患关系。比如,信息化、移动化可以缓解由于排队而造成的烦躁情绪;机器人的介入可以替代身体疲惫的医务人员,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等等。 
    可以窥见,改变医院、医生、患者的一场医学技术上的变革已经悄然来临。 
    有专家表示,近两年,一场科技医疗的变革正在悄然兴起,它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与以往医疗形式不同的是,科技医疗的主要定位是“精准”,背靠大数据平台,它将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高科技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