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一附院: 让优质医疗资源与百姓“零距离”

来源: 陕西科教卫生报道/sxrbkejiao


    本报通讯员 路高信 朱尔曼 记者 车喜韵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终以履行大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服务大众健康为己任,成为破解三秦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排头兵,为城市大型公立医院改革的可持续推进,提供了可学可鉴的宝贵经验。 
    路径一:超前思维、创新实践,首创城市分级诊疗医联体 
    西安交大一附院主动承担城市医院助推分级诊疗的主体角色,在全国首创了“医联体+全科医师”的城市分级诊疗新路径。2015年4月20日,作为陕西省推进新医改的重大民生项目——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正式挂牌成立,构筑了以交大一附院为龙头,雁塔区辖区内的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西安航天总医院、雁塔区中医医院、祈康中西医结合医院4所二级医院为枢纽、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协作机制,形成了以19家医疗机构为成员的医联体平台,建立了院领导牵头的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及分级诊疗办公室和全科医学办公室,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探索出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患者到基层就医的新途径。 
    医联体成立后,交大一附院组建专家团队到社区坐诊巡诊,开展二级医院查房及业务指导,设立了全省首家“知名专家社区工作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医院还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路径二: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拓展百姓健康服务半径和职能 
    西安交大一附院在推行分级诊疗过程中,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拓展优质医疗资源外延下沉的务实之策,因地制宜、点状布局,对症施策、辐射带动,不断探索造福百姓健康的新路径。 
    交大一附院确立了“对内精细管理促内涵提升、对外优质资源外延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思维,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着力打造“两院四区”的规划布局。“两院”包括医院本部院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陆港医院,“四区”包括一附院托管的第一附属医院彬县医院、延安医院、韩城医院及兴善寺院区四个分区,依托不同形式的人才、技术等优质医疗资源输出,拓展了服务半径和空间,带动提升了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该院还相继在陕西、海南、新疆等9省区15个地市,建立了130余家协作医院,创出了殊途归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多种路径。十余年来,全院共有约5000人次的专家教授和医务人员奔赴省内外各市县,为基层医疗单位和群众送去技术和医疗服务,开展免费讲座约5000余次,实施免费手术1000余人次,为万余名患者和群众医疗咨询和免费义诊或治病,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双向转诊。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全院共接待协作医院转诊的住院、门诊患者高达3万余人次,其中住院患者近7000人。 
    路径三:精干队伍、对口帮扶,尽心尽责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多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医院特色和优势,精心选派骨干力量参与援疆、援藏、援外等各项医疗援助工作任务,为当地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级专家的医疗技术服务。 
    自2008年起,分批次选派9名医疗专家对口支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工作;2015年受国家卫计委派遣,由8位专家教授组成的西安交大一附院国家医疗队奔赴新疆塔城地区,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在一个月的巡回医疗中,合计门诊诊疗患者约1200余人次,开展手术162台。 
    医院选派普通外科陈进才、心血管内科谢小鲁两位资深专家,赴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援助工作,把新理念、新疗法、新技术传授到西藏。医院自1971年4月代表国家向苏丹派遣第一批援外医疗队起,40余年共参与援苏丹医疗队派遣工作29批次、派出人员113人次,跨越国界树立了优秀的“陕西医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