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功在祛风

来源: 瑞梅医药/ruimeizhongyiyao

瑞梅中医药有限公司以“独立自主,振兴中医药”为宗旨,旨在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发扬中医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获取更多资讯:

请关注官方微信号:ruimeizhongyiyao

或发送邮件至:rm_zyy2016@126.com

联系方式:021-61188339

天麻 

又称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等记录片《本草中国》,对天麻的种植、加工、入膳方法作了全面展示,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事实上,天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补药,其功用在于祛风,有治风痛、治风痰、治风湿的专长。由于本身补力不强,只有他药相佐使,用天麻才能起到补虚祛风的作用。


天麻是良品 功擅在祛风

在中药书中,天麻是被归入治风药的,主要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天麻入肝经,是治风之神药。现代《中华本草》记载,天麻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主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风”的表现各有不同,其中最突出的一种是“头目旋运、起坐不能”,这也是高血压的典型病症。在传统药方中,以天麻为主药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等,治疗高血压十分有效,客观上助推了老百姓对天麻的崇拜。


天麻入丸散 组方大不同

在现代中成药中,天麻丸十分有名。它来源于《景岳全书》,组成有天麻、川牛膝肉桂附子当归、生地黄、杜仲、元参、羌活独活茯苓等。主要功效是散风活血、舒筋止痛、补益肝肾。主治风湿阻滞,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头昏头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者。

由于天麻的祛风效果显著,许多祛风通络的中成药都会以此为主药,命名为天麻丸。方名虽同,药物组成则大不同。比如《圣济总录》中就有三个不同的天麻丸配方。

处方一:治偏正头痛、眼目肿痛、头目眩晕、起坐不能,用药有天麻、附子、半夏、荆芥木香、肉桂、川芎

处方二: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用药有天麻、地榆没药玄参、乌头、麝香

处方三: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用药有天麻、麻黄草乌藿香、半夏、白面。

比较三方,均以天麻为主药,治疗病症不离“风”,但由于辅助用药的不同,而有治风痛、治风痰、治风湿的专攻。处方一长于治疗偏头痛,处方二主治中风后遗症偏瘫,处方三用于风湿痹病。同是天麻丸,组方各不同,为人们用好天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选择。


天麻可洗头 皇帝就常用

天麻除了入药,还可以外洗。怎么用,在历代文献中记载得并不多,但是在清代,御医常常会给皇帝用这个法子。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了11个光绪皇帝洗头的配方,其中用到天麻的就有6个。

据载

自光绪二十九年始,光绪帝经常头痛眩晕,自述“系天寒未戴小帽,寒气凉风深入脑髓,以致频作头痛”,所用配方,多是祛风散寒,清头明目之品。如:天麻一钱五分、桑叶一钱、薄荷八分、白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羌活一钱、银花一钱、川椒六分。《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还收录了光绪用过的7个沐浴方,有5个方子用到了天麻。如清上止晕沐方:明天麻二钱,薄荷二钱,甘菊二钱,桑叶一钱,炒蔓荆三钱,川芎二钱,藁本二钱。陈可冀院士等评语:本方一派清热散风药,适宜于肝阴不足而兼有风热之眩晕头痛。

将药物加水煎煮取汁,用来浸洗沐浴,是中医外治法的一大特色。此法可使药力经皮肤吸收,发挥如同内服的保健与治疗效果。有医生在给病人开中药的同时,如果发现中药是病人带回自行煎煮的,嘱咐一句,除了两次煎煮内服外,再煎一次用来浸洗,临床证明确实能提高治疗效果。



天麻入药膳 别药相佐使

天麻药性和缓,药味不重,是入膳的好原料。天麻炖猪脑、天麻烧鱼头、天麻煲乌鸡,无一不在名菜之列。

《本草中国》里就详细介绍了天麻酒和天麻炖土鸡的做法。要说明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天麻酒是用于治疗手足不遂等疾病的,这与电视片里用来请客的天麻酒,配方、做法显然不同。

天麻入膳,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但其本身补益之力并不强,“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在这里,《本草衍义》说的“深思之”,是要求在天麻的处方中用好配伍药,这一点在药饵菜肴中也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