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行各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新一轮跨界融合发展。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大健康产业有望突破10万亿元市场规模。
“过去,健康红利推动经济发展;如今,公众面对的是健康赤字。经济增长只是手段,最后目的是为了健康,‘健康+’的时代正在开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说。她说,以前人们用命换钱,现在是用钱换命。全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健康问题。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企业的责任担当和创新,更需要整个社会健康意识的提升。
中国开启“健康+”时代
当中国迈入大健康时代,如何让更多人受益,让健康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最重要的事往往最容易忽略,比如看不见的空气,比如我们的健康。”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表示,希望公众不要忽略最重要的事,在不断的努力实践中,让健康中国的脚步走得更快一些,让看得见的未来来得更早一些。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近日在中国新闻社和《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以“看得见的未来”为主题的“2017健康中国峰会”上呼吁,各方应该共同关注视力、听力健康问题,一同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健康中国拥有看得见的未来。
“如果说健康中国是一个宏伟的金字塔,那么青少年的健康就是金字塔的根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廖文科表示,只有让下一代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所长胡爱莲提到,2006年国家调查显示,我国有视力障碍需要康复的患者有两千多万,所以我们真的很期待有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我们在不断加强对眼健康的倡导,希望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发现眼疾,怎么预防眼疾。
常州市友晟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丽君从目前青少年视力、听力健康的普遍状况出发,讲述了企业在大健康时代的思考。她认为,真正的创新在于跨界、融合与应用。现在,视听健康问题日趋低龄化,它并不是偶然。“在视听健康问题上,很多人都是潜移默化的受害者,那些我们经历过的威胁,现在的青少年依然在经历。我们希望通过整合光学和声学的专业精神,用国际化的技术标准,用敬业的态度,为青少年制定一份健康的产品。”
探索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的视听现状如何?有哪些解决方案?国民健康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分享了他做助学项目时的经历。他说:“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正被两条线困扰:一是分数线,二是贫困线。一些孩子走出大山的出路就是学习。但面对视力问题,他们没有钱戴一副眼镜,也没有钱做科学的视力测试。”
胡爱莲表示,现在,连做作业都要使用ipad、许多地方都在使用PPT,公众已经无法拒绝科技。重要的是,如何把“弊端”克服掉,把生活习惯健康化。科普要放在第一位,要用科学的数据说话。我们不希望只有在科普的日子里才能看到知识,而是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科普的理念。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全国电声学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教授沈勇表示,人耳是一台精密的仪器,可以听到鸟语甚至是更小的声音,然而,目前,在我国残疾数据中,听力残疾已经排到了第一位。他认为,在视听产品中加入智能科技的元素,将对解决视力、听力健康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会尽可能提供技术内容,满足大健康时代对健康的需求。健康才是工作的本钱。有了健康的本钱,我们的征途才是星辰大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华说。
“视听产品的生产,应该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专家组专家、科技部863项目专家库专家刘延淮表示,社会各方都应该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及知识产权信息的有效利用,为企业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技术成果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