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新三联”:救治心梗的有效新方案

来源: 以岭药业/cnylyy




点击标题下「以岭药业」可快速关注



  在2月25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在大会上发布针对急性心梗的“新三联”治疗方案,成为令人瞩目的学术亮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在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发布“新三联”治疗方案。


血运重建是救治心梗的关键

随着我国逐渐走向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胆固醇高、生活方式不良、缺少运动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越来越多,心梗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长期居高不下。专家认为,心梗是心血管事件链中最为凶险的一个环节,从危险因素发展到心肌梗死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心功能降低、心脏扩大、重构等一系列病变就会随之而来,最后心衰、死亡,这是一条不归之路。

治疗心梗的关键在于血运重建。心梗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营养心脏的血管中出现动脉硬化斑块,斑块破裂堵塞在血管狭窄处,切断了心肌的血液供应。血运重建就是要重新恢复对心脏的血液供应,目前的主要手段有搭桥、支架、药物溶栓等,支架和药物溶栓主要是打通堵塞的大血管,搭桥就是用一条新血管绕开堵塞的大血管,总之都可以使大血管恢复畅通。

但临床上发现有一个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是心梗后心肌无再流及灌注损伤。据统计,经过放支架或溶栓治疗后,有37%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并没有恢复有效血流灌注,这是因为在大血管和心脏之间,还有无数细小的微血管因为缺血缺氧而无法保持畅通,而且开通大血管带来的血流冲击还可能对微血管带来进一步的伤害,这种现象被称为心梗后心肌无再流及灌注损伤,严重阻碍心梗患者的血运重建。


“新三联”:降低心梗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对于心梗后心肌无再流及灌注损伤,临床上并没有相应的指南、共识或建议可以遵循,常规的治疗措施也并不理想。无论是支架、溶栓还是搭桥,都只能疏通大血管,面对无数个微血管就不能去放无数个微血管支架,也不能搭无数个微血管桥。国外有人尝试过安装远端保护装置、旋切和抽吸技术等手术治疗,但经研究证实其对心肌无再流没有明显改善;钙拮抗剂等血管扩张剂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其疗效也没有得到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血小板Ⅱa/Ⅲb受体拮抗剂则有增加患者出血的潜在风险。直到人们认识了具有保护微血管作用的通络中药,才找到理想的治疗路径,这就是中西结合的“新三联”方案。


所谓“新三联”方案,第一个就是通络中药的代表药物通心络胶囊,一天3次,一次4粒;第二个是负荷他汀,就是大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第三个是尼可地尔。这个方案中的负荷他汀可以调节血液中高水平的脂质含量,尼可地尔可起到扩张微血管作用,通心络胶囊能够保护微血管,抑制微血管痉挛,从而减少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促进心肌有效灌注,保护受损心功。杨跃进教授在实验中发现,没有使用通心络的话,有大约80%的心肌是无再流的,如果要是给上中剂量和大剂量的通心络,无再流范围就可以降到25%,甚至20%左右。相关研究“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三药合用,功效协同,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为救治心梗患者、预防心肌无再流及灌注损伤提供了有效新方案。

另外,由于通心络胶囊也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即使在没有尼可地尔的情况下,单独使用通心络+负荷他汀也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现已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


心梗高风险人群用通心络意义重大

杨跃进教授还指出一个问题,对于心梗患者来说,微血管越早得到保护,以后恢复的就越好,现在医院都为这类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就是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但由于民众的知识水平和防治意识比较欠缺,误诊、迟诊的心梗患者特别多,没法让微血管得到及时的保护,怎么办呢?专家认为,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心梗高风险人群可以把通心络作为一个日常用药,这一方面可以降低心梗的发病风险,另一方面,即使发生心梗,通心络也可以起到增加组织灌注、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对心梗患者意义重大。

回文章顶部,点「以岭药业」进行订阅

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