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回抽有回血 选择「进」还是「退」?

来源: 滨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bzsrmyyhlb



护士是患者用药的「终结者」,患者的静脉给药细节多,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几乎每个护士都会遇到注射时回抽到血液的经历,你曾经又是如何应对?


抽到回血,你怎么处理? 

分享两则案例


护士小陈:


这是一位 80 多岁的癌症晚期患者,每天三遍的皮下注射止痛针。我常规选择注射部位,消毒、进针、抽回血。糟了,回抽后居然有回血,我刚工作一年,虽然牢记书本知识肌肉注射一定要抽回血,没有回血才能推药,可我从来没有抽到过回血,也忘了老师有没有提到过抽到回血后该怎么办。


当时懵了,要不要拔针?赶紧检查了一下注射部位,没错,进针角度,没错,那进针深度…啊,难道是扎深了?把针头拔出来一些再抽回血,这回没有抽到血,推了一点药、再抽回血、再推一点药,把药推完了拔针之后,针眼居然也出血了,后来这个注射部位还肿了。求助,以后遇到这么问题该怎么办?


护士小赵:


那天,在注射前,我常规性进行摆体位、消毒、绷紧皮肤、进针、回抽……不秒!还没等我回抽,就看到一丝红线从注射器乳头那里,慢慢往上飘,一定是扎到血管了。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是拔针,还是推药?推药,肯定不对,会把药液推到血管内的,违反注射原则。拔针?又该怎么跟患者解释?拔了重打,那这药还能用吗?愿意再挨上一针吗?


为不惹麻烦,见回流到针管内的血液也不算太多,我就把针头往外拔出一点,再回抽,未见回血,硬着头皮,把针筒内的药液推完,心里特别忐忑!


忘记那次给患者肌注的是什么药物了,但至今想来,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进退两难:是进还是退? 

操作仍需按照规范进行


笔者点评:


相信护理同仁们有过注射时回抽到血液的「不爽」经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根据《基础护理学》注射给药法中注射原则第八条:


注药前检查回血:进针后、注射药液前,抽动注射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动、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后方可注入药物。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内。


所以,护士注药前的回抽动作,是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避免皮下、肌内注射变成动、静脉注射。如果不回抽,可能导致用药方法改变,甚至会造成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


那么,大家目前疑惑的观点是集中在:回抽有血,倒回一点,继续回抽,无血,注射。但这样做,对吗?


这种情况,虽然表面上完成了注射,一定程度上看似省事,但存在有一定的临床风险,容易造成注射部位的血肿,和把药液注入血管内,增加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


所以,这种做法,在临床上是不规范。为了确保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我们需要严格执行注射原则: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内。


五问五答:静脉注射的细节



问题一: 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此时,还需要更换针头吗?


解答: 这和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后,拔针重扎一样,需要更换针头。


问题二:肌内注射进针后是否真的都需要回抽血液?


解答:按照《基础护理学》注射给药法中注射原则第八条:


注药前检查回血:进针后、注射药液前,抽动注射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动、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后方可注入药物。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内。


但是,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推荐实践:不建议在常规的肌内注射进针后回抽血液。然而,注射某些进入血液可能导致潜在风险的特定药物(例如免疫疗法)时,如果药物进入血液可能导致高风险者,肌内注射进针后可回抽血液。


该领域目前的证据有:


一项针对婴幼儿采用肌内注射进行预防接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表明,进针后不回抽血液与常规回抽血液相比,均未发生并发症(Level I)。


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采用肌内注注射进行预防接种时,没有进行回抽的操作相较于回抽者,并未发现更高的并发症(Level III)。


在这些进行了回抽的操作者中,仅有 3% 按照推荐意见持续 5 秒回抽(Level III)。


按照正确部位实施规范操作的肌内注射,注射部位的解剖生理结构并不会误入大血管(Level V)。


通过对 7325 次肌内注射的前瞻性观察发现,回抽操作均没有抽到血液(Level III)。


对某些特殊药物的肌内注射(例如免疫疗法),如果没有回抽而误入血管,会导致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这类药物注射时需要回抽血液(Level V)。


但我们目前还是要先按照此前的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希望这些研究能尽快得到证实,规范我国肌内注射操作。


问题三:做局麻时边注射边回抽,这样的操作是避免什么呢?


解读:局麻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保持病人意识清醒,且并发症较少的麻醉方法,适用于部位较表浅、局限的手术。根据麻醉药物作用部位不同,分为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神经阻滞等,这种临床操作,也是一种注射。


边注药边回抽是为了预防局麻药误入血管,造成局麻药中毒。如果局麻药物进入血液循坏,那么局麻效果肯定很差,达不到局部麻醉目的不说,还会造成局麻药中毒。


问题四:注射疫苗回抽时有血怎么办?


解答:回抽时有血,立即拔出针, 换位置重新注射。注射疫苗多为皮下或肌内注射,按照目前的注射原则,需要回抽,以防直接注射到血液中。


问题五:原先这支有回血的药物还能用吗? 还是弃掉重新开药?


解答:如果回抽见血,说明扎到血管,要拔出,更换位置重新注射。如果药液未受污染,仍可使用。但要跟患者做好解释和沟通,如果患者有异议,可弃用。总之沟通方法要灵活掌握,安全为上,尽量不发生医患纠纷。


福利

护理时间对话框回复:绑定可获得 5 个丁当,丁当可以在丁香园免费下载课件、文献哦。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留置针 | 滴速 | 药物渗出 | 封管 | PICC

甘露醇脂肪乳 | 职称晋升脉搏 | 过敏

消毒 | 引流管 敷贴固定 |护理安全

护患沟通 | 夜查房 | 禁食 堵管


参考文献

1. 基础护理学/李小寒等主编.-并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2.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资料库(2014)

编辑:郑梦桔

投稿:zhengmj@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