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顺丰控股在深交所敲钟上市。上市后,顺丰市值超过2200亿元,公司CEO王卫身价涨至1400多亿元,成为行业首富。
公司敲钟同时,王卫豪掷十余亿元给顺丰员工发了红包,感谢员工的辛勤付出。此外,敲钟仪式上,有三位顺丰的基层员工,其中一位快递小哥还是去年在北京骑三轮车送快递被现代车司机掌掴的小伙子。
对待员工如此有心,也难怪有声音称王卫在敲钟仪式上的表现是“史上最强PR”。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如何管理好数量如此庞大的员工?对于王卫来说,秘诀就是“走心”。
文 / 刘婕 本刊资深编辑
有人问王卫,你是如何管理几十万人的公司的?王卫说,自己没有特别独到之处,只是将管理回归到人性的本质上来。
仅2013年一年,顺丰速运的员工数量增长了五六万,从年初的16万人激增到21.5万人。要在全国范围内管理如此多的员工,除了流程化、制度化的“外功”之外,王卫还有着自己的四道“心法”。
王卫认为:比心法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它真正落地。
心法是什么?王卫用武侠小说里常有的情节做了诠释——只练外功而不练心法的人,往往很容易“走火入魔”。在顺丰,他用四道心法对待员工。
爱心
王卫强调,爱心的前提是真心。以家人似的感情关心、关爱身边的员工和同事,这尤为重要。作为领导者,一旦有了爱心,就会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他们辛不辛苦、工资够不够、是否需要加薪和福利、是否需要晋升——这些都是领导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舍心
很多老板也许会想:“凭什么呢?为什么要跟我分钱?他又不是我的孩子。”王卫自问:人们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舍得”,为什么不能对员工“舍得”?如果领导者对员工的爱心是虚伪的,那么面对很多可以给予、慰劳员工的机会,他们也不会与其分享。领导者只有具备了真正的爱心,才会有对员工的舍心。
狠心
王卫认为,管理员工并不是“有福同享”这么简单。好比父母对于子女的期待,领导者也会让员工接受历练,其中过程可能尤为辛苦。这样的狠心并非出于痛恨,而是爱心与舍心的结果。
恒心
在王卫看来,只有坚持围绕着这些工具,一层层真正地执行,才有机会将管理做好。这四道心法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如同练级一般,要将前面的心法练好,方能完成后面的程序。“本来下定决心练《葵花宝典》,结果却半途而废,那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
王卫说,“恒心作为最后的心法,让你保证整个过程的连贯性,这样才会成功。”他强调,比心法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它真正落地。
员工的命运并不掌握在他的上级手里,也并不掌握在某一个人手里,而是由整个组织的机制决定的。
在王卫看来,人从出生开始可以控制的东西很少。是男是女、何地出生、身高长相、家庭背景均由不得人来决定,运气的好坏更无从掌握。对他而言,人生只有一样东西可以控制,那就是态度。
“积极与消极态度之间有着很大差距,”王卫还拿跑车与道路做了比喻:如果将人比喻成一辆跑车的话,好的出身可能意味着前方有一条通畅的高速公路,然而,如果不加油,这辆车永远只能停止在路上。
态度也有正念与邪念之分。“在高速公路上以积极的态度加满油去开,这就是一种正念;邪念好比是喜欢逆行、在高速公路上飙车的做法。”
王卫十分相信“因果论”,他认同“好人有好报”的说法,他更坚信,因为有着正向的态度,顺丰才可以做到现在这个规模。他在管理企业、甚至自己人生中一直努力保持着平常心。
“当你看得越远,你对很多日常的事情就会变得更不在意,它们有那么重要吗?”他说,“当你有了平常心,你就可以做很多事。”换位思考就是其中的一种。王卫想,把员工当作上辈子的家人,真心关爱他们,以后也会获得回报。
如何管好21万人?王卫觉得这并不难。顺丰采用的是回归到人性上的管理方法。
“人性需要什么,你就给员工什么。”
他解释道,“员工需要公平,你给他公平。他需要多劳多得,你要帮他算得清清楚楚。尊重、照顾和发展机会都要给到他。”然而王卫也强调,这样的给予要有底线,如同父母不能过度宠爱孩子,有时也要“狠心”。
用刻板的机制管理员工,王卫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赞同。他觉得自己平时舍得下,也有一股狠劲儿。
“我们的员工很多来自基层,能吃苦耐劳,他们为什么跟着我走?”他说,“我给他1万块的工资,偷个手机才两三千块钱,为什么要偷?”增加可能出现的偷窃成本,是顺丰抑制员工盗窃行为的方法之一。然而一旦出现非黑即白的事件,王卫也是“打得狠狠的”——顺丰内部用“奖金猎人”的方式调查员工是否有偷窃的行为。
“人就是这个样子,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王卫说,“你只要掌握人性,以人性化的思维设计管理方法,其实并不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王卫表示,不论是21万人还是40万人,只要按照人性化的方法去管理,就不会存在问题。“员工的命运并不掌握在他的上级手里,也并不掌握在某一个人手里,而是由整个组织的机制决定的。”
他的观念里,外功、心法和信仰一脉相承、尤为重要。有了心法,可以为员工一舍再舍,把公司利润一降再降。这些都是顺丰打造稳定团队、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
王卫坦言,在管理企业上,自己并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一切都回归到面临什么、需要什么的本质问题上。“不把自己往别人的方法里套”,可能是他独树一帜之处。
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是一种修行,而修行中最大的敌人恰恰是自己。“人是过不了自己的心魔的,”他这样认为:“任何一个竞争对手,都是你修行、修炼提升的对象。”
本文全文原刊载于《中欧商业评论》,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