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医药人看不懂!“医生经济”必将崛起!

来源: 医药产品经理IMPPM/IMPPM2014

导读:医生经济必将崛起,是因为我们现在面临自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整体的行业、市场面临来自受到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的冲击,政府在出台各项政策积极干预的时期,一个大医疗格局的划分正在显现。


来源:赛柏蓝

特约撰稿:刘检(微信号LIUJ2593612811)


有很多的朋友和读者,都在询问笔者一直提及的“医生经济人”到底是指什么,今天笔者用一点时间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笔者所认为的,处在医疗大格局下的医生经济和医生经济人。


医生经济必将崛起,是因为我们现在面临自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整体的行业、市场面临来自受到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的冲击,政府在出台各项政策积极干预的时期,一个大医疗格局的划分正在显现。那么什么是大的医疗格局呢?现在国家三医联动的医改,其实已经传递了一个很强烈的信号,以后的医疗市场必将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笔者把它称为体制内市场,第二个板块笔者把它称其为体制外市场。


什么叫体制内市场?国家的三医联动,包括临床控费、限制医保支出,各种我们看到的砍价、降价、议价,医院内部的人事改革、行业渠道内的营改增、两票制,以及涉及工业生产单位的一致性评价、新药上市再审查等等他会指向的带来的是什么?就是由政府主导建立下保民生的基本医疗市场。


医保的收不抵支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缩影。我们把所有的政策都认为是要导向降价控费,阻止医保这个收不抵支的现象继续恶化下去,并通过分级诊疗为切入点渐进改变看病贵、看病难这个顽疾。


在笔者看来,这次的医改政策频出,最终国家释放的信号,就是保民生医疗基本,也就是说要确保十四亿国人,生病了人人有医看、有药吃,都能得到基本的治疗。我们应当看到,把十四亿人口所有的疾病治疗需求全部推给国家和医保去承担,是不太现实的。这个不只是中国面临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果完全是政策化来提供所有的医疗保障的话,任何一个国家都负担不起。


在笔者看来,本次医改,最终极可能会将现有的完全由政府主导兴办的医疗市场划分成两个市场,即以政府积极主导干预下的体制内市场和以市场自身主导的体制外市场。


要解决保基本这个体制内的市场上一系列的问题,首要解决医、药和其它医疗资源的共享,打破现有格局。从产品看就会出现国家的价格谈判、国家的定点生产和国家基药的扩容。基药再不只是停留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医保用药上,他将会升级满足基本治疗所需要的药物,不分级别医院都要保障其一定比例的使用。这才叫基本药物,即大量被用于临床,满足广泛人群基本治疗需求的药物,我们看本次北京的三级医院与社区用药目录打通,就是一个例子。


那么基本药物,从笔者来看,他会大量的出现在今后的临床路径、专家共识,还有各种指南里,如果说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各种指南纳入的不是以基本用药的产品为主,那么在保基本医疗这块上,产品首先就确保不了。因为他要解决的是大多数人易发生出现的一些病症,那么政府就要划分出能保证产品用于满足群众基本治疗所需的药物。


既然是要保基本就牵扯出来我们说的分级诊疗这个突破口,因为实施分级诊疗才能实现保基本,而要让分级诊疗得于顺利实现,就要把医生资源合理分配到基层去。如果说我们有了保障基本的用药,而我们没有保障满足服务基层医疗需要的医生,那么,国家的三医联动最后要倒向的保基本还是实现不了。


基本用药制度不会被模糊,它会升级,它会从原来的基层医疗单位用药目录变为基本治疗用药目录,笔者认为会是这样。


这些首先解决一个产品的问题第二解决的核心就是医生资源的问题。所以国家为什么提出来的三医联动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就是从内部开始,。也就是说院长变成CEO,实行总药剂师制总会计师制、到医生脱离编制成为自由的职业人。那么这个就解决了医和药的问题,只有医和药都下沉到基层,那么保基层保基本才能实现。


那么医和药解决了以后还面临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医疗资源的共享,主要指诊断、检查所需要的设备仪器,和患者信息的共享。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较合理的是险了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配置,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有几个省、包括在国家卫计委的有一些文件通知当中,提出建立中心化区域化的检查中心、患者的数据共享中心。原来所有的大型的检查诊疗设备都集中在三甲医院,每个医院都是各自为政,患者的诊疗信息都封闭于各个医院。


设备、仪器、患者信息不能共享,就把保基本的市场人为的聚集在一个个碎片里,保基本的各种通道就打不通,这根本和政府保基本的意图背道而驰,所以提出了建立检查中心和数据共享中心。这个中心的设计最有可能的是利用原三级医院的医疗检查设备治疗仪器变为共享,也就是说在各个医院的医生、个体诊所医生、民营医院医生,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患者的诊断需要送至中心去检查并分享患者大数据。


这样就打破了只有你的住院病人或者到你这里挂号看病的病人,才能接受你的检查诊疗服务,变成了共享。那么就是把你某一家医院原来等同私有的财产变为大家都可以分享使用的公共检查诊疗设备的一个联合体——中心。


在未打破这种不通前,一部份患者的数据会切归为A医院,一部分患者的数据又会切归为B医院,大家各干各的。那么在中心化的这种情况下,患者无论在哪家医院接受治疗,都能按照治疗需求到相对应级别的、中心化的检查中心数据共享中心那里去获得同等的支持和服务,患者的数据也就会被所有的医生所分享,就能帮助各级医生提高医技水平。中心象一个国立的公共图书馆,无论你从哪里来,都能在那获得共享。


所以说,在保基本当中,国家就要改良、撼动原体制内的一切,包括原体制内的药品供应机制,体制内的医生编制,体制内的医院结构,体制内的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


所以从国家到各地政府层面,才一次又一次高频率的出台很多措施来服务于为打破这四项桎梏,以此确保保基本的目的能够尽早实现。这四项的实现,确实能让医院和医生都失去大处方的动力。在此本文只是想简单分析原医疗市场格局是通过什么方法围着这四项被催化和打破的。


对于药品招标降价、挂网议价、二次议价,医联体实际真正能实现的带量采购议价,包括GPO,这种种的措施我们只看到降价,我们不禁要问当所有的降价手段都使尽所有的降价都实现的时候,那政府到底要的是什么?很简单。就像多年未理过发的人一样,你头发在疯长,我先全部一刀剪整齐,来控制医保的支出,即让疯长得于控制。第二步哪些是我需要留下的能纳入保基本的用药范围内的,我再来进行一一细化。


如必须要用到外企原研产品,或者高端药品时,政府就会启动国家层面的谈判,启动以政府为代表的议价。使得第一,基本的治疗需求得到满足,第二,保基本所需的所有产品定价控制在基本的医保支付范围内。对于那些不是广泛人群高频率使用的药物交则给市场,由市场自行去议价采购,政府只做监督,这样政府负担的比例会降低。


在保基本的层面,患者治疗要用使用的药物,那就是,如政府平均承担百分之七十,患者平均承担百分之三十。如果说不是在保基本的范围里的话,那可能就要倒过来,政府承担百分之三十,患者你自己承担百分之七十。那么患者要承担百分之七十的时候就会刺激市场真正的议价出现,患者能否接受因使用你的产品而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自付,他需要你价格定在哪一个阶段。


那么这部分产品的更多的是属于需要个性化治疗的,前提不是广泛的人群都必须要使用到的产品,而是服务于部分患者个性化的疾病特征和需要,那这种情况下就会启动市场的公平议价、自由供给。


谁来帮助患者完成这个过程呢?极有可能还是会由医院来代表患者进行。医院根据患者需求变化提出周期性的议价,或采用像GPO的模式让第三方又来代表医院和不在保基本内使用的产品进行议价。


政府主导的保基本和市场自行主导的的体制内、体制外两个市场一旦形成,必然重构医院的现有格局和医生的执业状态。保基本更多仍会依靠由政府设立的各级公立医院来承担,其重点是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


而原三级医院和会更多的倒向预防、研究、应对当下和未来广泛性重大疾病的出现。此时三甲医院会真正进入专科三甲、偏重临床的阶段,国家会保证投入,把全科三甲转变为专科三甲,避免资源的浪费。


保基本下,不得不提到国家的分级诊疗举措。在分级诊疗中政府提出大病不出县,其实就是要打造县级市场全科三家医院,当前的行业变化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药品、医疗器械、设备、耗材、还是外企正在实施的渠道下沉,无一不是表现在将新的投入全部导向县级基层市场。


县级市场的今天就是二十年前城市大三甲的昨天,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这块市场的投入当下呈现的是八个字:争分夺秒、重点投入!


分级诊疗还会触动渐进至打破现有的医生执业现状。在两个市场下的大格局形成后,这时的大部分医生还会因保基本的需要而留在编制内执业,政府主导保基本的市场和市场自身主导的市场格局,在笔者预判中,最终会走向百分之六十的基本医疗需求由国家买单,百分之四十交给市场自行去满足。


那在这两个市场下,国家提出的医生取消编制自然就会提上议题。很多人说医生不愿离开公立医院。但笔者在实际走访调查后,得到一个强烈的信号,占比不小的,确有一技之长,35——45岁之间的年青骨干医生是愿意接受脱离编制的,当然前提是破解了自由执业的种种桎梏。他们的状态会从多点执业——脱离编制——自主择业这三个阶段发展。


另在笔者看来,如国家实行不同事业编制的政策,就不会造成整体医院医生接受不了,笔者对此比较乐观,因为现在这不只是政府的单独行为,市场和行业内己经有很多创新机构和社会资本的介入,一旦脱离编制或多点执业真正落地那时起,这些新兴的社会资源就会真正助力去释放医生的价值,掀起真正医生经济的巨大浪潮。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解释,什么是医生经济?医生经济就是原有统一的、完全政府主导的市场供给被打破,重构为两个市场同时并行的医疗大格局形成下,医生由执业解放开始,催生出的一系列个性化、创新性的新一轮市场需求投入和回报性增长,其将会担负和带动整个医疗行业的又一轮繁荣和发展,因为医疗行业的一切生意,离开了医生去谈,什么都谈不上。


由医生执业解放后带动、催生出来的一系列经济行为,具有极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它是整个医疗板块经济繁荣与否的直接的体现和缩影,他是最敏锐的一个触角,也是一个将市场机会的五光十色展示得淋漓尽致的风向标。我们甚至可以说,医生的一举一动左右了整个医疗行业的走向。


原来的医生的价值是被限制在国家的公立医院的体制内,他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和释放时还谈不上带来什么经济。当医生只能局限于国家的医院、不能自由选择执业、不能自由选择药物、不能自由选择服务的患者,医生的价值就没有被充分激活和体现。


在笔者看来,此时国家提出“医生脱离编制,医生多点执业”这些是同时进行的,是最终推动医生经济暴发的第一个阶段。在市场方面,已经有很多具有前瞻性眼光和战略实力的企业己在积极为医生执业解放后的重新自主选择执业做了大量前期系统化的准备工作,比如阿里就让笔者产生这样的判断。


这些帮助医生顺利有效开展多点执业工作的机构,将为医生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一切所需的服务工作。在笔者看来从坊间曾传出的从提出消灭医生到现在包括春雨医生也许正在筹划帮助医生开诊所,最终都会走向由一个巨大的线上平台落地到帮助医生更好的执业,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让我们能看到雨后春笋遍地香的局面。


面对选择脱离编制和走向自主执业上,医生的核心需求是资源平等共享.享受和三级医院内医生同等的上升渠道,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参与社会竞争,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社会对个人的尊重、获得体面高质的收入,这才是医生真实的想法,他们一旦从体制内走出来执业并追求赢得市场的认同,就必会带动医生经济真正的崛起。


第二个阶段就会波及从城市等级医院里,首先释放出来走向自由执业的医生,只要他们愿意出来,都会有专业的机构为其服务,帮助解决医生实际执业时所会面对的一系列的问题,医生只要专心为病人看病即可。这一类选择自主执业的医生,将会选择个人门诊、医生集团、合伙人诊所来执业,而合伙人制将是他们优选的一种方式。


因此综上所述,国家在保基本的意图和目的下,必会带来体制内医生职业属性的变革,也会在分级诊疗为爆破点上实现基层又一轮的高投入、高速增长的市场的繁荣。总体市场在2020年前销量不会有大的变化但会呈现两极分化,以城市三级医院为首的药品支出将回归到一个平走的线条阶段,而基层会渐进抬升呈螺旋式发展,总体相对稳定。而另一头,更多人加入到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医生组织或合伙执业或个体独立执业,还有优质的民营医院等,带动了自身主导下市场上出现更多对具备价格合理、安全有效的药品、器械、耗材等更多具备个性化的需求。


当医疗资源打破体制束缚成为真正的公共资源时,两个市场的大医疗格局就会快速形成,笔者上述的种种推断就不会只停留在文字上。解决了医生自主选择执业的心病,包括医生的职称、在体制内体制外都能得到同等的程序准入、医生的多点执业独立选择执业等的满足,以及中心化大数据共享资源的建立,都会促成医生真正脱离编制,真正激发医生个体价值,实现其价值的利益最大化,医生到体制外执业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它必将带动整个的医疗市场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医生经济人这一概念是笔者一直在提及的,很多人误会认为笔者所提出的这个医生经济人是不是像王宝强经纪人那样?当然不是!医生经济人是“医生经济”在前,“人”在后,这是因为由医生自由自主执来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行为的背后,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激活和服务才能更好的引导这一经济的发展。


有笔者问为什么不是提“互联网+医生经济”或“医生经济+互联网”而是“医生经济+人”呢?因在笔者看来,互联网只是工具,我们不可能颠覆到不需要人就能激活市场、撬动经济,人是第一位的,工具为人所用,至少在医疗这一特殊行业里,没了人这一重要原素,工具再高端也没有用。那医生经济后面的“人”呢?就是各种各类型服务于医生经济的,满足医生执业需求而存在的另一系列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精英个体或群体。


医生自主自由执业下,他可能需要一个自我宣传的平台,我们可以帮助医生建立一个基于其个人的平台;在医生自由执业当中,他需要与专业的健康顾问合作共同满足慢病、康复这一类的病人;面对长期签约的客户,他也还需要与提供基于医生信用背书,为个体患者甚至全家提供定制化医疗保险的机构推广人员的合作等.


他更需要与能为其提供获得更多继续教育资源的培训顾问合作,帮助他走出去,打开世界的窗户,提升医疗技术,进而更好治疗患者。而这些,都需要能提供专业服务的人,他们和医生一样,都是医生经济发展之初就不可或缺的。这一切由医生执业的解放价值的释放开始,然后带动更多经济的激活!


医生经济不是一个现象,而是国家保基本的意图通过采取三医联动,以分级诊疗切入,以医生逐渐脱离编制、医院体制改革持续走向后出现的一场巨大变革!在医生经济崛起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更多的人加入到服务和满足医生经济蓬勃发展的需求中去,他们会依据专业的需要、依据不同执业医生的需要,在各个环节体现自己的价值,通过满足不同渠道、不同市场、不同客户对象需求找到各自的定位和职业发展,笔者对这一前景抱非常乐观的态度。


刘检(刘三笑),医生经济人平台创始人,赛柏蓝高级顾问,知名医疗市场独立观察作家、分级诊疗营销专家,《医药经济报》《医师在线周刊》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