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春特辑】 聊聊那些传统民俗中有意思的鸡文化,您听说过吗?

来源: 江西省德安县人民医院/jxsdaxyy


在中国人的眼中,鸡是吉祥如意的动物,鸡谐音“吉利”,鸡年的到来,鸡的形象也成了喜庆的象征。金鸡,是人们对鸡的美称。鸡性情温和、勤勉,每日清晨打鸣报晓,古人曾把金鸡啼晓当成国家大事。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关于鸡的民俗文化,今天不妨一起来了解下吧。

“迎春公鸡”

汉族民间有立春日佩戴“迎春公鸡”的习俗,流行于山西北部以及山东一些地区。迎春公鸡又称春鸡,是立春前年青妇女们用碎布缝制的佩饰物,挂在孩子身上。春鸡用纸底花布裹棉花,形同菱角,一角尖端缀花椒仁作鸡眼,另一角缝几根花布条作鸡尾,春鸡钉在孩子的左衣袖上,有新春吉祥之意。一般在正月十六到庙会上将布鸡扔掉。未种牛痘的孩子所佩戴的鸡还要衔一串黄豆,几岁串几粒,称作“鸡吃痘”

“踢鸡”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后来,“踢鸡”就慢慢变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鸡心袋”

汉族民间时兴在端午节佩挂鸡心袋,也称“端午袋”,流行于浙江金华地区。五月初五,人们用红布制成小袋子,形似鸡心,内装茶叶、米和雄黄粉,挂在小儿胸前,以驱邪祈福。“鸡心”谐音“记性”,民间认为,端午节小孩挂了鸡心袋,读书记性好,将来有出息。

“长命鸡”

旧时河北、山东等地的婚姻习俗中,以长命鸡作为象征吉祥如意的聘物。临近新娶,男方备红公鸡一只,女方备肥母鸡一只,母鸡表示新娘为“吉人”。出嫁时,女方所备的鸡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随花轿出发,并要在公鸡未啼鸣之前赶到男家,俗信公鸡还在睡觉,母鸡未睡,寓以气势压倒公鸡及今后不受男人欺侮之意。男家将公鸡交给抱鸡人,把这两只鸡一起拴在桌腿上,并不时打公鸡,直到公鸡有气无力。民间以为这是妻子以后制服丈夫的象征。这两只鸡不得宰杀,故称长命鸡。

“公鸡拜”

东南沿海一带流行“公鸡拜”的婚俗,这是用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的一种仪式。在海边或海岛上的渔民,男女两家择定婚期后,在成婚当天,如新郎出海捕鱼遇上风暴,不能如期赶上吉日良辰,男家便用公鸡行拜堂礼。由小姑或伴郎手提公鸡,按捺鸡头和新娘交拜。拜堂完毕,在公鸡的脖子上悬一条红布,并将鸡关进洞房,以饭食喂养。待新郎出海归来后,才将公鸡放出,故当地民间有“阿姑代拜堂,公鸡陪洞房”之谚。

“引路鸡”

台湾人有一种特别的婚俗,叫“引路鸡”。女方事先选购一只健壮、即将下蛋的母鸡和一只刚会啼叫的公鸡。到姑娘出嫁这一天,父母要扯两条九尺长的红绳,一头绑住母鸡的脚,一头捆住公鸡的脚,然后抱进一个大的新饭篮中,由伴娘带到新郎家。进门后则改称“公婆鸡”或“夫妻鸡”,寓意新婚夫妇和睦相处,恩爱到老。还有一种寓意是,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象征今后为人之妇须效法鸡德,而那九尺红绳则隐喻“长久(九)”之意。当新娘入洞房后,媒人或姑嫂赶紧上前松绑,将“公婆鸡”放到婚床底下,如果“鸡公”先出来,人们呼喊:“头胎生男孩”。如果鸡母先出来,则呼喊:“先生阿姐再招弟”。

鸡年吉祥


中国传统文化里,鸡与“吉”谐音,是阳性的象征,人们认为太阳的升起和降落与鸡有关,雄鸡一鸣,太阳升起,驱散阴霾。传统文化中,凤凰也是以鸡为原型创造出来的,同样也是生命和阳性的象征。在传统绘画、刺绣、剪纸等艺术中,鸡与凤凰的形象常与牡丹相伴,如“金鸡踩牡丹”、“凤凰戏牡丹”等纹样,都表达了自然阴阳和谐的状态。

最后,祝福大家丁酉鸡年吉星高照,万事大吉大利!

推荐专家Expert




杨  硕   副院长     主任医师

邓金保  内一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黄伟华  内二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吴学峰  内三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编辑/范静   审稿/魏方明)





德安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