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发文,给这一科室带来发展利好?!

来源: 正吉药业/zjyybdn

来源:健康报、国家卫计委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十三五”时期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坚持依法防治、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的基本原则,明确了2020年总体工作目标和10个可量化的具体工作指标。


  防治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开展工作场所防护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等,其中个人剂量监测尤为重要。


01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情况


  我国约有35万名放射工作人员,分布在6万家放射工作单位,其中60%~70%是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放射诊疗的工作人员。(官方统计)医疗卫生机构放射从业人员共158072人。高级职称27799人,中级职称53089人,初级职称72370人。男性105129人,女性52943人。东部地区放射从业人员为66439人,中部地区59265人,西部地区32368人。


02

个人剂量情况


  全国有200余家个人剂量监测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也已经达到70%左右,人均剂量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2mSv(放射吸收剂量当量国际单位:毫西弗特)左右降低到现在的0.5mSv左右。


03

目前射线损伤情况


  现阶段,我国基本消除了事故照射导致的放射工作人员急性放射损伤,2015年诊断报告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为15例。但是,通过对国家卫生计生委《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系统》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各级放射诊疗机构中从事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以及某些基层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可能较高。


  2014年和2015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发现,部分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近源操作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特异性浑浊发生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非稳定畸变率等可能增加,提示要高度关注这类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很多时候,当我们到医院的影像科室接受检查时,都会担心辐射对自己身体有所伤害。那么:究竟哪些影像检查有辐射伤害?辐射伤害有多严重?接着往下看,答案可都在文章里呢!

  

  影像检查有辐射吗?

  “超声科”的检查项目是没有辐射风险的,所以做多少次超声检查,都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

  

  “放射科”的检查项目包括X线检查(各种拍片、造影、骨密度测量)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MRI)X线检查和CT检查中,要使用著名的x射线,是有辐射的。不过,可千万别错杀了磁共振检查(MRI),它不使用x射线,因此没有辐射,完全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

  “核医学科”的检查项目包括各种SPECT显像以及知名度极高的PET-CT。这些检查中,需要使用特殊的放射性药物,这些药物主要发射γ射线,从而具有辐射性。此外,PET-CT还需要用到CT,因此会叠加CT相关的辐射。

  总结一下,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MRI)是完全没有辐射的。除了这两种,其余影像类检查都是有辐射危害的。

  

  辐射有多强?

  我们对辐射其实并不陌生,由于存在氡元素及其子核、地表辐射、和宇宙辐射等,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受到自然界的辐射。自然界的辐射和医疗辐射的强度是怎样的呢?

  

  以吸烟者为例:如果每天1包烟,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约为35mSv,远大于大多数的医疗辐射剂量。再例如,一次X光检查,相当于坐飞机飞行2万公里。

  

  做影像检查一点危害都没有吗?

  医疗辐射有危害,尽管这种危害小到我们根本感觉不到,但还是要尽可能少地接触医疗辐射。

  国家规定,接受医疗辐射有三大原则: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简单点说,如果一个患者确实病情需要,接受多少医疗辐射都不算多;如果没有必要,就尽量不接触。

  总之,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MRI)没有辐射,X线检查、CT检查和核医学科检查存在辐射,但辐射量并不大,其危害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因此,为了病情的需要,应该坦然接受相关检查;但是,如果没有必要,请尽量避免接触医疗辐射,因为这种辐射毕竟还是有潜在危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