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惊蛰将至,疏肝理气养身心

来源: 内江卫生计生/nsjwsjs

转眼今天就是第三个节气—惊蛰

有木有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惊蛰将至,疏肝理气养身心:“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惊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惊 蛰

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为“惊”。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第一候:桃始华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

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惊蛰第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

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




惊蛰第三候:鹰化为鸠


鹰,鸷鸟也。

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有人认为

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

已经不见迹影

只有斑鸠飞出来

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

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比喻

意为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惊蛰坐功




具体方法:每天一~五时之间,盘坐,两手握固。头项向左右缓缓转动各四次。两肘弯曲,前臂上抬与胸齐平,手心朝下,十指自然拳曲。两肘关节同时向后顿引,还原。如此反复做三十次。然后如前做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可治:腰脊脾胃蕴积邪毒,目黄口干,齿鼻出血,头风面肿,喉痹暴哑,目暗羞明,鼻不闻臭,遍身疙瘩等。





惊蛰起居




“心平气和,以养身心”


《内经》中说:春天的三个月,万物复苏,应当早卧早起,悠然地缓步行走,减少杀伐,多付出——“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气和,勿生气、发怒,以应春天生发之气。

所以,惊蛰时节养生应该是在天气好的时候进行如散步、太极拳等舒缓的活动,切忌过度劳累。活动或锻炼的时间也以午时前后(中午11点到13点)比较合适,因为此时外界阳气较为旺盛,其一能补充人体的阳气,其二感受风寒之邪的概率也会减少。



惊蛰防病  “警惕旧伤复发”




所谓“旧伤”,指的是以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的扭、挫、跌伤及手术后的损伤。这一时段气候多变,造成损伤组织血液循环、压迫和刺激,中医称之为经络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预防方法是适度的动静结合,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活气血、通经络。另外要注意身体局部的保暖,也可进行正安四季遵生外疗推拿,通经活络。



节气食谱



“惊蛰养肝先行,润肺清肝枸杞粥”
春季易使肝旺

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

非常重要

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

以养肝为要务


杞子性平味甘,功能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是滋补性强壮药,为广东民间煲汤的常用药材,如《食疗本草》说它“坚筋耐老”, “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做法:枸杞子30克,大米60克。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


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