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议案】陈静瑜:建议加快脑死亡立法

来源: 医药经济报/nfsyyjjb


  3月3日下午15:46分,在与时间赛跑了五个多小时后,一台肺移植手术终于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顺利完成。紧急主刀的就是前来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教授。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陈静瑜教授

  

  这场生命之约来得紧急。据称,“前一天接到医院的消息,这位病人晚上出现呼吸衰竭现象。”走出手术室的陈静瑜这样描述道,“北京这位女性病人已是肺纤维化晚期,当晚衰竭现象出现后,如无合适供体,可能会在短期内去世。而得知当晚在湖南浏阳正好有一位脑死亡病人做了器官捐献,陈静瑜的团队立马赶往接肺源地,临时决定在北京手术,与国航联系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抢救病人,我们责无旁贷。”

  

  作为“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近年利用各种机会为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奔走疾呼、利用各种时机为患者治疗服务,这也正是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最大关注。在京城刚刚忙完了这台手术后,晚上他便把精力又拉回到自己的两会建议上,今日(3月4日)大清早,《医药经济报》记者便收到了他2017年全国两会的部分议案内容。今年他仍在为之鼓与呼。

    

加快脑死亡立法

  

  “今年,我在两会上的议案将再次提出加快脑死亡立法的建议。”陈静瑜告诉记者,“2016年的两会我提了脑死亡立法,相关部门回答我,‘目前尚没有群众基础’。然而,2016年我国完成捐献4080例,捐献器官11296,比上一年提高近50%,占累计捐献总量的41%。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己达2.98。大部分病人家属认可了脑死亡,这说明我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今年我再次建议要加快脑死亡立法。”

  

  他的理由是,脑死亡立法一是有利于维护死者尊严;二是实施脑死亡标准体现了人类在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等观念上的进步,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三是利于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据估算,我国每年为此支出的医疗费用高达数亿元。一项调查显示,ICU病人的费用是普通病房病人的4倍,在ICU抢救无效而死亡的病人的费用又是抢救存活病人的2倍。我们把大量的资源浪费于100%不可救活者,这与我们卫生改革目标是不相称的。以脑死亡为死亡标准,将能大幅度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四是利于满足司法实践需要。脑死亡若不在法律上得到清晰界定,诸多法律问题难以解决。我国《民法》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死亡的界限标准不统一,确定死亡的时间不一致,可引起遗嘱纠纷、保险索赔纠纷及器官移植纠纷、“不合理”死亡的认定等法律问题。总之,在国际上,脑死亡立法是大趋势,卫生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迫切呼唤脑死亡立法。为了司法实践和医学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脑死亡立法势在必行。

  

  陈静瑜教授在分享给记者的议案中,另一个建议则是聚焦交通事故脑死亡的器官捐献。他在今年两会上拟建议,“各级红十字会、卫生部门要在全社会深入广泛地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宣传普及。特别要主动会同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在驾照申领年检、车辆年检、交通事故调解等服务窗口,采取开辟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重点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高危人群的人体基础器官捐献知识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站、电视、报纸宣传栏目等平台,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宣传。”

  

  他认为,“在处置发生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时,公安交管部门要及时向当地红十字会、卫生部门通报信息。配合其向受害人亲属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的知识,协助动员自愿无偿捐献。对已做出自愿无偿捐献人体器官的交通事故,要从利于人体器官安全、健康移植的时间要求,优化依法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程序,对符合捐献条件的,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卫生部门启动捐献程序。为提高获取器官的时效性,保证器官质量,改善受益者的生命质量,对受害人交通事故死亡原因的法律认定工作可与器官获取同步进行。”

    

器官移植认知尚待破局

  

  从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陈静瑜的人大代表之路已走过了九个年头。记者注意到,他每年的议案或多或少都与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有关,作为一名肺移植专家,手术需要的大量供体可能不在无锡本地,航班、列车延误、安检问题、随时可能影响手术患者的生命,为解决供肺送往无锡的交通问题,陈静瑜多次通过微博向社会和有关部门求助,他的呼声得到了积极回应:2015年提出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建议,一年后被采纳落地,大大提高了器官利用效率。

  

  四年前,记者第一次专访陈院长时,他曾对记者说过,“国外肺移植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为了救命,这就是理解的差异性。我国大部分肺移植手术近似于急诊救命手术,影响了整体成功率。我国肺移植发展滞后的最大原因不在于肺源短缺和技术,而在于肺移植认识的不足。”几年过去了,记者留意到,前段时间,他仍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图”,暗示当前社会公众对肺移植的理解仍不够科学。他呼吁,公众应摒弃传统观念,关注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这样的手术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非救命;此外,要积极加入到器官捐献行列,为更多的肺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几年前,他就开始在微博上从专业视角向大众做科普教育,甚至在微博上直播肺移植手术,让大众看到肺移植手术是成熟的,肺移植就是一个常规手术。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