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是做不好企业?

来源: 中国药店/zgyd666

 


医药业的会向来多,药店圈的会尤其多。

 

会多多半是好事。一来表明药店企业家心态开放,学习变革意愿强烈,事实上近年来经由频繁的会议、聚会,药店企业间无论是业务上的联盟还是股权资本上的联合重组已成热潮,为别的行业所罕见;二来充满不确定的年代,左一个风口右一个风口倏忽刮过,不但曾经势均力敌的同城对手遽然成了巨人,还有跨界打劫的一个个冒了出来……这种时候,也唯有学习,不断的学习,才是抵抗内心深处焦虑和恐惧的安慰剂吧!

 

于是,远到结伴世界各国学习考察,近到区域联盟内兄弟企业间密切交流;大到几千人的行业高峰论坛,小到几十人的私董会、俱乐部;清华、北大医药MBA、EMBA一班又一班地结业,又开班……但是,这么频密而高强度的学习和交流,是让你目标更明确了还是更迷茫了呢?是让你前路更坚定了还是更焦虑了呢?就像很多人“懂了许多道理,仍然过不好人生一样”,很多人学了很多招数,为什么还是做不好企业?

 

仅就学习来说,出了什么问题呢?麦肯锡有一个经典的领导力721发展法则,认为一个领导者的发展,70%靠工作实践,20%靠人际学习,10%靠各类理论学习和培训。可见,学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理论学习。但理论学习应是有意识的、体系化的,而不是赶场式的、碎片化的。

 

许多企业领导者因为千头万绪的事务缠身,所以学习时间都是碎片化的;因为学习多是被邀约,所以学习意识多是被动的;因为老是期望能够一招制胜、一蹴而就,所以学习是急就式的。学习为什么需要系统化?因为大量的知识点必须用逻辑支撑,任何事情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权变的因素,任何别人的成功经验都有其背景条件和关键要素。如果没有全面的思维体系和架构,就会在学习上判断失据,要么盲目照搬,东施效颦;要么简单地以不适合自己学习为由,丧失了变化提升的良机。

 

获得体系化的知识并不一定需要长期脱产坐在商学院的教室里,读书、上网、培训、聊天学到的各个知识点,通过思考,都能形成知识体系。企业领导者所需要的对大势的判断、对行业的本质、对企业管理、对人性的理解,有的人通过系统科学的商学院学习获得,有人通过心学、佛理悟道,也有人能通过草根“培训大师”智慧生发,每个人都能找到建立完整认知体系的途径。

 

第二,人际学习。对标最好的企业和人,向高手学习。

 

选定一个标杆企业,全面、全力、不打折扣地去学习,而不是好学的学,不好学的不学,长期坚持定会有大收获;向真正的行业高手去讨教他们的成功经验。而通过理论学习形成的完备的思维方法和商业素养,会帮你判断什么是对的标杆企业和行业高手。

 

企业家的直觉也能帮他们作出判断。自信、果敢、善于决策是成功企业家的特质,即便面对有限的信息和模糊的情势,他们也能敏感地嗅出机会点,并大胆尝试。大参林集团董事长柯云峰就常提起,十几年前因为听了PTO高毛利品种主推的做法5分钟,醍醐灌顶,从而摸索出了大参林独特的盈利模式,成就了今天的商业版图。

 

第三,不断于实践中反思和总结。

 

领导力的提升70%源自于实践。实践,是企业家不同于一般读书人的地方。但仅有实践是不够的,而要于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再运用于新的实践,方能达到螺旋式的上升。

 

为了让反思沉淀,企业领导者通过讲课或者写作,分享思想和经验,是一个好的做法。于企业发展来说,每一个高管都应该是一个好的人才培训师;于个人来说,梳理知识体系,把实践经验独立思考总结修正分享,也是一个最好的快速自我学习的过程。一心堂总裁赵飚,近来每有对行业、对企业发展系统的思考性文章广为流传,即来自于其丰富的实践和博览群书形成的知识体系;在一次次的行业论坛和交流聚会中,我常感动于作为演讲嘉宾的很相熟的企业家朋友每每有令人惊讶的见识和进步,这是他们于大量的实践中勤思笃行的结果。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