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美好的2016年后(最好的时代|2016年国内生物制品申报审评回顾综述),2017年不知不觉已然过去了两个月。但制药人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歇,在节日中放松了身心片刻,回到工作后继续撸起袖子努力干,过去两个月中多个产品陆续进入审评或临床阶段。同时,小编为了更好地做好国内申报审评的速递工作,自2017年起将会在每月速递中增加进口品种部分。
国内部分,2017年1月共产生32条注册信息变化,其中新增IND 5个,25件临床试验申请批件,2个生产批件。2017年2月共产生46条注册信息变化,其中新增IND 25个,18件临床试验申请批件,1个品种申请上市,1个品种上市申请未得到批准。
进口部分,2017年1月共产生20条注册信息变化,其中新增IND 7个,12件临床试验申请批件,1个品种申请上市。2017年2月共产生9条注册信息变化,其中新增IND 6个,3件临床试验申请批件。
从1月和2月国内整体注册审评情况,可以明显看出春节假期效应。春节前,监管部门忙着尽快审批项目,而申报单位则赶在节点前把项目递上去,所以1月份的临床批件更多,而2月份进入国家局开始正式审评的IND申请就更多一些。
从注册审评的品种来看还是以单克隆抗体为主,传统靶点药物的开发仍然不断升温,如VEGF相关靶向药物已经达到了38个。但整体上仍然不乏一些亮点,主要看点如下:
科伦博泰VEGFR2全人源单抗为国内首个VEGFR2单抗药物,同时还有一项CN105646710A的公开专利。但显示的为2类新药,应该还是礼来于2014年推出的Ramucirumab的类似药。Ramucirumab在2016年的销售额达到6.14亿美元,年增量超过100%,明年应该可以迈入重磅药物行列。同时,考虑到Ramucirumab被批注的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直肠癌在中国都属于高发疾病,因此后续科伦博泰的VEGFR2单抗值得期待。
友芝友药业的EpCAM/CD3双特异性抗体为该公司也是国内申报的第二个双特异性抗体,该药物目前的适应症为“恶性肿瘤腹水”,同时该药也是2015年的“重大新药”,一切顺利的话,按照目前审评节奏半年内即可获得临床批件。
同时信达生物也递交了国内第二个PCSK9抗体的IND申请,此靶点一度被认为是抗体药物进入心血管领域的突破口,但基于近来该靶点相关药物知识产权、不良反应和销售低迷的原因,未来前景并不乐观(赛诺菲/再生元PCSK9抗体Praluent面临永久禁止生产销售的命运)。然而考虑到心血管领域的巨大市场,如果信达生物的PCSK9抗体具备部分优势,后续开发仍然值得期待。
东耀药业递交的TAB-014是一种靶向VEGF新型单抗,用于治疗湿性黄斑视网膜病变(wAMD)以及其他眼科疾病。 而早在2017年01月05日,IND申请递交之前,李氏大药厂就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兆科(广州)眼科药物有限公司取得由东曜药业研发生产的单抗药物TAB014中国地区独家授权。
刚刚申请IND的百奥泰的PD-1抗体和恒瑞的SHR-1316,使国内PD-1/PD-L1相关药物的数量达到了10个,虽然比传说中的200个还有一定差距,但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同时,1月份拿到IND批件的康宁杰瑞的PD-L1单域Fc融合蛋白于2016年4月获得CDE受理,评审时间历时8个月,是目前国内企业第一个进入临床开发的PD-L1抗体,也是为数不多皮下注册的PD-1/PD-L1药物。目前,国内所有PD-1/PD-L1药物中研究进展最快的是恒瑞的SHR-1210,在晚期肝细胞癌中进入II/III期临床试验研究阶段。
苏州晟济的重组人卵泡刺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为二胎概念药物,早前康宁杰瑞也申报过长效FSH(【小编】康宁杰瑞启动首个临床研究:不孕症药物长效FSH)。苏州晟济似乎特别钟情CTP长效平台,开发了多个CTP融合蛋白药物,效果如何还待后期检验。
医学科学院的轮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和辽宁成大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两个疫苗新申报品种同样值得关注。
▲2017年1月生物制品国内申报审评情况
企业方面,百奥泰和恒瑞生物这两个月的表现极为抢眼。
百奥泰两月内接连递交三个药物的IND申请,一个PD-1、IL6R抗体和一个阿达木抗体,早前百奥泰的1406(阿达木抗体)已经开展全球临床试验,此次申报应用于不同的适应症。百奥泰创立以来一直较为低调,却均是国内首家在全球开展贝伐珠和阿达木单抗临床研究的公司。目前公司正在投资4000万,为三个品种扩建总量为92 Kg/年的生产线。按目前规模推算,贝伐珠类似药产能将达到 36万支/年,阿达木类似药产能将达到 50万支/年。较为疑惑是,如此良好资产,投融资市场鲜有看到该公司身影。公开信息只有以PC和手机业务起家的七喜控股于2009年和2013年,两次总计216万美元的投资。分众传媒则于2015年换壳七喜控股,江南春成为实际控制人。在没有进一步融资的情况下,两个项目同时进行全球临床,百奥泰的实力深不见底。
老牌劲旅恒瑞医药自2012年左右进入抗体药物市场,前两年高歌猛进,贝伐珠类似药、PD-1、HER2 ADC和IL-17均是国内首个品种。但后期由于公司高层的部分变动,研发步伐有所减慢,高价出售海外权益的PD-1抗体负面消息不断使得情况雪上加霜。随着海外研发中心的建立,恒瑞生物逐步走向新的高度。2月份申报的SHR-1316(PD-L1单抗)早在年初即拿到FDA临床批件,根据公开信息该品种研发花费为2770万元。而2月份获得IND批件的SHR-1309为曲妥珠类似药,本品2015年5月承办,2016年6月发补一次,为非特殊审批品种。与此同时,恒瑞生物也正在苏州建立2*2500L的一次性反应器中试及生产平台,与海外研究中心一起助力恒瑞生物走向全球。
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和杭州鸿运华宁生物医药工程有限公司在2月份也各自递交一个品种的IND申请。两家企业的历史其实都算悠久,但基于各种原因发展较慢。值得注意是,随着辉瑞和JUST奕安济世等生物制药企业落户杭州,加上海正生物,标志着杭州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仅次于上海、苏州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地带。或许还是小马哥说地好:“杭州是全中国最适合创业的地方!”
▲2017年2月生物制品国内申报审评情况
进口部分,外企同样受到春节假期效应影响,2月份比1月份注册审评信息减少了50%以上。和国内部分相同,进口产品大量扎堆肿瘤免疫领域,当然Ixekizumab、Solanezumab和Dupilumab等其他领域的产品也不容忽视,在全球阶段均已进入最后的开发阶段。
▲2017年1月生物制品进口申报审评情况
BMS的Nivolumab在1月份再次收获两个临床批件,截止到目前Nivolumab在国内收获5个临床批件,4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包括在晚期肝细胞癌、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上进行的各1项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
Roche的Atezolizumab也不甘示弱,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加上1月份收获的IND批件,目前在国内也收获5个临床批件,4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包括2项非小细胞肺癌和1项膀胱癌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
此外一款名为OPT-822的Gloho H-KLH 疫苗更为引人注意,糖类抗原Globo H在乳腺癌中广泛表达,该药为台湾浩鼎生技开发的乳腺癌新药Adagloxad Simolenin (OBI-822,又称OPT-822),历经四年漫长的等待,借此IND批件,浩鼎终于可以同期开展亚洲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台湾浩鼎在2012年12月25日向CFDA提出OPT-822的IND申请,该计划亦于当年获台湾食品药物管理署(TFDA)评选为首批「两岸药品研发合作项目试办计划」五个新药专题之一。原拟在两岸2010年所签订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架构下,透过此一试办计划推动两岸临床试验合作与交流,以凝聚双方研究能量,减少重复实验,协合两岸新药研发规范。可惜这项专题计划后来并未落实,浩鼎排队等候审批四年后,CFDA的药物审评中心于2015年8月4 日正式审查本案,而于2017年1月16日通过,取得正式IND核准文件。
OPT-822在美国已经完成二期后(End-of-Phase 2)和三期前临床试验 (EOP2)。根据美国MSKCC癌症研究中心进行的第一期临床试验结果,接受OPT-822治疗的27位转移性乳癌患者,4年后存活率为78%。而在2016 ASCO公布的一项二期临床数据表明,在348例患者接受研究药物治疗(意向性人群,ITT)中,OPT-822/OPT-821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PFS;然而单独分析对疫苗产生免疫反应的患者,其PFS和OS均有显著获益。计划根据亚组分析数据设计III临床研究。
▲2017年2月生物制品进口申报审评情况
肿瘤免疫和生物类似药两个维度的快速发展,洗牌全球药物研发格局,得以让中国药企有幸站在更为接近的起跑线上与全球制药巨头们竞争。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短期来看,综合国内进口PD-1/PD-L1的研发格局来看,本土企业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但从长期来看,只要我们始终怀抱致力于全球市场的胸怀,如恒瑞、百奥泰和康宁杰瑞等勇于进行全球临床试验。未来鹿死谁手,仍不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