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言医改】何建国:家门口看专家门诊? 医联体帮你实现

来源: 基层卫生智库/H4China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院长 何建国

分级诊疗,作为医改的基本目标之一,被视为有效改善民众就医感受、理顺医疗秩序的利器砝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这16字目标2015年就出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院长何建国表示,根据《意见》要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基层首诊”难点在哪?

基层首诊是分级诊疗的排头兵,从《意见》中看出城市二级医院将全面进入康复领域。按《意见》中三级医院30%和基层医院70%的首诊量规定,现在城市大量的首诊量将压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一是前些年大型医院快速扩张,医疗资源严重向大城市、大医院倾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较低,并且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比如儿童预防接种和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二是由于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大多数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不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认为平台低,实践机会少,收入不高,晋升空间有限,不能学以致用。医师资质和执业能力的不足,使基层医生无法有效分诊,基层首诊功能难以落实。

“紧密共生型医联体”如何使基层首诊落到实处?

为了解决居民首诊问题,要把目光转向医联体。何建国表示,从2014年开始与辖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派专家到该中心开设门诊、参与手术、定期查房、开办讲座、开设绿色通道等形式的合作。数据显示2013年门诊人次为34685,2014年开展了医联体后门诊人次为34833,2015年门诊人次为36632。从数据上看,此种松散型医联体模式并未明显解决分级诊疗中基层首诊的问题,群众看病依然沿袭惯性思维。从2015年开始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与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完全托管其基本医疗模式,医技科室、后勤支持均由医院派出,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负责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等工作,与医院形成一种共生型医联体模式。经过一年运行,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人次从87441提高到114572,住院人次从0到1090,基本解决了当地群众基层首诊的问题,而且该辖区群众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何建国认为紧密共生型医联体能较好解决《意见》中基层首诊这个重要问题。

如何扫清“医联体”模式的运行障碍?

紧密共生型医联体模式既可以让现有二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级医院的诊疗压力,并可为转型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技术、人才帮助,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这种医联体模式一方面可以接受三级医院专家指导、对口支援,同时能够承担起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职责,并提高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诊疗水平,形成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格局,引导患者合理流动,使基层首诊良性运转。

医联体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其中也有许多困难,特别是医疗人才的问题。何建国认为政府要做好相关政策的跟进,扫清“医联体”模式的运行障碍。首先解决人才问题,建议在医学院校设定向招收的社区全科专业,毕业后只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探索把一部分高年资低学历的医师经过短期培训转化为全科医师,总之政府应加大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并在工资待遇、晋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其次是医保问题,提高基层医保报销比例,降低大医院报销比例。此外,提高经“基层首诊”后转入医院就诊患者的医保统筹支付比例,使其高于直接到医院就诊的支付比例;三是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缺医少药”现象,应该尽快完善社区基本药品目录,扩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这三类药品,制定更加合理的药物政策。建立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信任,让群众自愿选择基层首诊,把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何建国表示,以城市二级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是让基层首诊落到实处的利器。只有基层首诊落实以后分级诊疗中的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才可能得以实施。可使13亿多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让“健康中国”建设持续释放“健康红利”,真正达到全民健康,全面小康。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