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公检法共同为和谐医患关系开方

来源: 烟台卫生计生/ytwjwgw


“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实既需要人文关怀,以人文关怀为本位,又需要法治智慧,以法治智慧来保障。”


3月8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社主办的“声音•责任”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与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医师协会、12位代表委员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法制社会下,如何预防与处理涉医违法犯罪、推进多点执业等议题,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

纠纷与涉医违法犯罪三年“双下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介绍,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制度政策、实施专项行动,开展督导考核等多项措施,全国医疗纠纷和涉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风险隐患明显减少,医疗纠纷数量和涉医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实现连续三年“双下降”的良好势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患者就诊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郭燕红介绍,2016年,全国医疗纠纷总量10.07万件,比2015年下降6.7%;涉医违法案件4037件,比2015年下降14.1%。第三方人民调解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主渠道。全国有7万余家医疗机构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为处理、化解医疗纠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长马岩:

坚决对涉医犯罪“零容忍”

人民法院一直发挥着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涉医犯罪,审理了一批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院打砸扰序的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长马岩介绍,在依法惩处涉医犯罪的同时,人民法院切实做好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2016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医疗损害赔偿案件20833件,其中调解结案6489件,撤诉3572件。

“涉医犯罪成因复杂,治本之策在于综合治理。刑罚是一种后置措施,是标本兼治的重要手段,但绝非唯一手段。”马岩表示,今天会议的主题非常好,“人文关怀与法治智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实既需要人文关怀,以人文关怀为本位,又需要法治智慧,以法治智慧来保障。

“今天的会议的名称为‘声音•责任’,看似简单的两个词,寓意非常深刻。”马岩说,暴力杀医、伤医、打砸医院等犯罪行为,严重侵害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严重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挑战的是人类良知和底线,毁掉的是人民健康这一社会根基。因此,从法院的角度讲,强调依法严惩涉医犯罪,对涉医犯罪“零容忍”,就是我们向社会发出的“声音”、传达的信号,服务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服务保障民生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使命。这就是人民法院的“声音”和“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副厅长元明:

坚持对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应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发挥了积极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副厅长元明在会上表示,对重大涉医案件,坚持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应机制,组织精干力量办理,加强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对有案不立、以罚代刑、重罪轻判等问题,依法监督纠正。进一步加强与卫计委、公安部等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完善信息通报、案件移送、侦查取证等衔接机制,形成打击合力。加强基层办案人员培训,提高办理此类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边清江:

半年及时制止违法犯罪近千起

公安部为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多发势头。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边清江介绍,2016年7月部署开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截止目前共破涉医刑事案件662起,刑事拘留687人,查处治安案件3047起,治安处罚2542人;稳控扬言伤医人员1842人,及时制止现行违法犯罪行为911起。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会同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重点开展几项工作:始终保持对涉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涉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强化安全指导、严密防控措施,构建医疗机构治安防控工作新格局;强化部门协作、抓好工作衔接,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

医患关系需要法制与机制维系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声音•责任”全国两会委员座谈会连续第九年召开,在今天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公检法的四位厅局长与各位委员一起交流,委员的真知灼见,国家高法、高检、公安部、卫计委局长们的通报令人感慨和激动。

他说,医患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综合的问题,需要依靠法制、机制来维系。医患关系和谐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就像盖一座大厦,有各种结构,医生和患者是柱子,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是楼顶,是上层建筑,用法制维持着医患关系。

张雁灵会长在会上对媒体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要提高医疗新闻报道质量和内涵;第二要树立正确的报道观;第三要做有引导性的媒体,传递正能量。



委员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温建民教授:

建议将被杀害医生定为“准烈士”

希望基层民警也能意识到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重要性,知道打骂医生、杀医生、在医院烧纸钱的行为是违法的,是要判刑的。

希望检察院以后对涉医违法案件的批捕要快,建议法院专设医事法庭,解决医疗纠纷。

希望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医师协会保障受伤受害医务人员及家属的权利。能否出台一些“意见”、“办法”,或以部门法规将他们定为“烈士”或“准烈士”,对其家庭进行救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孙建方教授:

实现分级诊疗要解决资源分配不均

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甲医院,这对分级诊疗带来先天不利。三级医疗机构能力很强,因此看病动力很强,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常见病,都一起看,否则无法保障“基本生存”,因为国家补偿不到位。反过来,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动力也不够,竞争格局可想而知。现在医联体大多是上头往下转,下头往上转是少数,分级诊疗要切实贯彻下去,这些障碍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挺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

伤医事件与大众法制概念和法制素质有关

希望公众能正确看待伤医事件,医患关系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样的,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法制健全问题,整个国家公众法制概念和法制素质的问题,而这些需要社会整体提高,只是单一地要求医疗行业,是不够的。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范利教授:

患者被感动  医患问题好解决

医生的医德是关键,没有医德,就不能与患者形成友谊和真正为患者全心服务的感觉。患者如果能被感动,即使你做得不好,但他能体会到您的真心实意,问题也就能化解。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俞光岩教授:

尊医敬医要从娃娃抓起

尊医敬医,营造医患和谐环境,要提高全民素质,这是全民素质的问题。涉及到对法律法规,对社会公德的敬畏之心,这个工作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开始培养,将其作为社会文明的行为准则,这是一种社会的公德教育。

因此,这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问题,包括中宣部、教育部、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重视,加强德治,才能营造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文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

处理伤医事件要从严从速

从2016年的报道来看,暴力伤医事件仍然存在,多名医护人员致死,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追责。我个人认为,伤医事件应比伤害别的职业的公民事件,处置更严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处理速度和惩治力度上,都需加强。


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赵铱民教授:

建议设预防机制和医疗事故保险机制

医院无过错状态下也要赔偿的做法,产生很多严重后果。一方面不公正,医院和医生不能接受,没有责任,硬要赔偿,反而对法律产生了疑问。另一方面助长了“医闹”气焰,无助于长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甚至埋下隐患。   

医患矛盾源头在哪?源头是要建立预防机制和合理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保险机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法治智慧的体现。这种机制就是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可信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全世界都证明了的一条最重要的解决医患关系的基本解决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医院副院长 姚树坤

优秀医生的三要素

作为医生,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使命。我自己的定位是:第一位是医生,虽然目前也在做一些管理工作,但我的大量时间精力还都是在治疗患者上。每个月门诊患者都会超过300人次以上。所以,在这方面我还是呼吁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生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是高尚的医德,第二是精湛的技术,第三是高超的艺术。三者缺一不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霍勇:

不能让大医院成为巨无霸

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医联体,这是对医疗体系改革非常重要的举措。但在现在的医院管理和整个医疗体系构架中,如果不注意一些问题,会使医联体变成大医院垄断的平台,会更加抑制基层医疗的发展,不利于分级诊疗的推进。

要想实现分级诊疗,决不能让大义医院变得越来越像巨无霸,而应该使医疗体系扁平化,基层兜底,真正增强县医院的实力,而不仅仅是国家中心或地区中心。让基层变得更强才是医联体的初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