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点个外卖,成了很多白领工作日的常规动作。手机里下个外卖APP,就能轻轻松松坐等午餐上门,解决了多少公司没有配备食堂的白领的“燃眉之急”。
一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外卖,一边外卖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频频被曝光。3月8日,饿了么公布3月“食品安全月”行动的阶段性成果。过去一周,饿了么对平台上超过100万商家开展检查,共查出并下线违规餐厅5257家,其中杭州共下线407家。
餐饮业存在“拿了证照就一了百了”的认知误区
在饿了么的违规餐厅名单中,有一家位于杭州下沙区的“新XX便当”,曾被举报网上证照信息与实际不符,经实地核查,其系非法套用他人证照,且后厨卫生环境较差,生熟食没有分开摆放,有较大食品安全风险。
在广州,饿了么工作人员通过抽查某餐饮管理公司一家分店的后厨监控视频发现,当值员工未严格执行内部规范操作,如未按要求每4小时更换一次消毒池的消毒水,鸡腿加热后经3小时才弃置(内部规范为30分钟)等。以上行为虽未违反国家食品安全相关管理条例,但存在食安隐患,已被要求下线整改。
少量连锁品牌商家也被查出问题。如北京地区的某烤肉饭品牌,经线下走访,发现其多家加盟店环境脏乱、食材露天摆放,个别分店甚至未能出示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
目前,饿了么已将以上涉事餐厅下线,并对涉事外卖品牌的其他分店加强监管。违规餐厅大部分为个体经营商家,存在问题包括证照过期、使用虚假证照、非法套用他人证照、商标侵权、卫生环境恶劣、后厨行为操作不当等。
饿了么食品安全部负责人称,以往的检查,饿了么主要是引导无证商家把证办齐,合法做生意。但在线下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餐厅虽然证照齐全,但卫生环境和操作流程都不规范,老板们存在“拿了证照就一了百了”的认知误区。
据悉,检查将持续到本月底,届时还将委托第三方机构以“神秘买家”的方式订购部分餐厅的菜品,随后对食品的各类理化指标,如菌落总数、农残等进行检测。发现餐品质量不合格的,除停止其在平台的经营之外,还会将其信息同步至监管部门。多次收到食安投诉和单量较高的餐厅,是该项检测的重点对象。
网络餐饮新规能否治软肋?
5257家违规餐厅下线,一方面可以看出外卖平台的打击整治问题餐厅力度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也足见经过几年跑马圈地大浪淘沙,如今的外卖早已不是方便面的“替代品”,已经成为了消费者在家做饭、餐厅就餐以外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
据《2016在线外卖消费大数据洞察》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926.5亿元,占整个餐饮行业规划的5.3%,在2015年5%的基础上稳步提升。而据美团点评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外卖用户已达1.5亿人。外卖App在女性、35岁以下年轻人以及一二线经济发达城市人群中广受欢迎。今年年初,饿了么发布年度外卖数据时,杭州一位外卖狂人被“曝光”,一年竟然点了913份外卖。
红火的数据背后,卫生安全问题却始终是一些网络餐饮平台的软肋。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作出说明时强调,“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实体店作支撑,新规能否堵住黑作坊利用网络进入市场,尚未可知。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新业态、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网售餐饮缺乏行业标准,包括预定、支付、诚信等,都需要从无到有,新规制定或是一个好的开始。
怎样选外卖更靠谱?
1.尽量选择大牌连锁商家
现在一线餐饮品牌也都依托互联网转型,加入了外卖行业。这些商家的外卖,一定程度上更值得信赖。
2.尽量选有实体店的外卖店铺
如果长期要点外卖,可以在附近先考察试吃几家实体店,一来尝尝口味,二来看看营业环境、厨房卫生、营业资质。如果合适,就可以列为个人点外卖的榜单中。
3.点餐时可以先看看营业执照
现在外卖平台上的店铺都可以查看地址、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点餐之前可以先仔细看一看,地址是否和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上的一致;证件执照是否过期;证件经营的范围是否和外卖业务相符等。
4.尽量别点凉菜
凉菜忌长时间放置,不然很容易菌群超标,造成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另外一些蔬菜做凉拌时,也很容易洗不净,造成农药残留等问题。做凉菜的工具也很有讲究,要是没有洗干净,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建议点外卖时,尽量少点、别点凉菜。
5.不用商家提供的筷子和餐纸
少用、不用一次性筷子、商家使用的餐巾纸,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是对环保的一份小贡献。